“和商”理念下的中国商业文化建设

时间:2022-06-30 01:57:35

“和商”理念下的中国商业文化建设

[摘 要] 惟有确立“和气生财”的经商理念与行为文化,完善“和谐生机”的商业制度文化,塑造“和合共赢” 的商圈环境文化,中国商业文化才能实现与人、与制度、与环境“共和”的大美前景。

[关键词] “和商” 商业文化 和气生财 和谐生机 和合共赢

所谓“和”,即和睦之意,含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意涵。 “和商”理念是和谐社会追求的商业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文化建设的呼唤。本文主要阐述“和商”理念对于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

一、确立“和气生财”的经商理念与行为文化

“和气生财”是中国传统商人的生意经,这一朴素而简单的中国商业哲学观点,却蕴含了奇妙的经济与文化间的关系。我国自古就有“人无和气休开店,会打圆场自招财”、“和气能生财,强横客不来”的商业谚语。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形成并广为流传的晋商、徽商、西商、鲁商等几大商帮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及其成功之道,是对“和气生财”的历史诠释。在长期商品交易和经商活动中,人们不仅认识到“和气生财”的重要,同时也认识到“和睦相处”的必要性。和气是前提与桥梁,是良好的服务与形象;和睦是相处的手段与方法,是商品交换得以成功的法宝,是获取丰厚利润的良方。由“和气”而沟通,由“和睦”而达成交换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由此,“和气生财”经营理念的发展,必然导致“和睦相处”的经营战略。

“和气生财”的经商理念与行为文化包括:(1)确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商”理念,这个“和”是多元的,它涉及到方方面面,诸如活力问题、公正问题、有序问题等。这就要把商业建设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系中去,形成与之相协调的和谐商业。(2)商业内部上下左右之间要“和”,要合作,即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商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能够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必然同心协力,共创利润。(3)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要“和”,要合作,即态度和蔼、以礼相待。一个商场要想赢得市场和顾客,顾客至上、童叟无欺、售后服务一条龙的营业宗旨以及和蔼可亲的态度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4)商业企业之间要“和”,要合作。“和”并不排斥竞争对手之间的明争暗斗,而是要求合理的经营之道,反对尔虞我诈。商业经营的上策是既竞争又合作,把竞争对手变成朋友,变成伙伴,实现“合作互赢”。(5)商场在处理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时,如供应商、金融机构、媒体等,也要“和”,要合作,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局面。

二、完善“和谐生机”的商业制度文化

建设和谐商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完善“和谐生机”的现代商业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其中,“和”是指人的观念、行为在组织中的“合意”的“嵌入”,更多地反映人的精神现象与心理感受;而“谐”则是指物的要素在组织中“合理”的“投入”,讲究的是科学安排与比例协调。“和谐生机”就是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对能科学安排的内容尽可能地进行合理设计,使商业能自主地适应环境、自动调节和充满生机。商业制度文化强调的是在商场经营管理中应建立一种广大员工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制度机制,通过它调整商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并强化商业的经营责任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它促进正确的经商观念和员工价值观念的形成,并使员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谐生机”的商业制度文化包括:(1)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树立科学和谐的制度文化观念。(2)体现刚性与柔性相结合,规范化与人性化相协调,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相融合,按照自觉遵守与民主参与、控制与激励、权利与责任的平衡来设计和实施。(3)不仅重视对人力资本进行激励的各种制度的制定,而其充分考虑到广大员工的主观感受;不仅使用统一、公平、合理的定量考评和物质奖励,而且经常运用非物质激励手段。(4)不断根据商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让“不断完善”成为商业和谐发展的永恒制度。

三、塑造“和合共赢”的商圈环境文化

把“和”与“合”两个概念联用,是中华民族独创的文化概念。“和合”曾被儒、释、道三家概括为本身宗旨的综合性概念。儒家阐述“和合”是人所共知的;佛家始终在谈“因缘和合”;道家也强调“和合”概念,如《太平经》指出“阴阳者象天地以治事,和合万物,圣人亦当和合万物,成天心,顺阴阳而行”。一般说来,这里的“和”,是指异质因素的共处;而“合”则是指异质因素的融汇贯通。把“和”与“合”联用,强调了事物是不同因素的相异相成与紧密凝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想与系统观念。“”和合共赢”,就是在“和合”理念及其战略思维指导下,通过合作伙伴之间“和”与“合”的互动及各种相关因素的优势互补,从而形成有利于各方共同发展和增加赢利的“共赢”结果。

商圈环境文化指的是与商场生存息息相关的各种关系网中的文化现象,其主要构成有股东、金融机构、供应商、合作伙伴、行业协会、新闻界、政府、社区等等。商业企业与其关系网成员的关系是以各自利益为纽带的价值观之间的对话,彼此对“价值”诉求点的不同导致了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产生。这就要求:(1)商业企业必须具有兼顾八方的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及“和合”的思想态度和做事原则,并始终使自己拥有主动权,化矛盾冲突为发展动力。(2)加强伦理道德建设,倡导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当前重点要治理企业与社会的诚信问题,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没有“和合”,更没有“共赢”。(3)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强有力的商业企业与社会的“和合”管理体制和自我协调机制,完善开放畅通的商业与社会的流动机制,从而实现“和合共赢”的商圈环境文化。

上一篇:中国企业并购中的跨文化整合 下一篇:浅谈烟草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