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

时间:2022-06-29 10:37:09

试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

摘 要: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后,很多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甚至不知道如何学习高中地理。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如何衔接的问题,日益受到教学一线教师的重视。文章将就这一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衔接;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6-0084-01

“八年级会考,九年级暂停,阔别一年,进入高中再修地理”是当前我国地理课程设置的现状。这种设置,形成了对初中地理教学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地理知识薄弱。而在学生进入高中后,由于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联系密切,学生会感觉高中地理太难理解和学习,原有的知识系统的缺陷,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很大障碍,甚至造成很多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厌学、弃学,严重影响着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此,文章对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的衔接加以探究。

一、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初中地理侧重于自然,主要讲述是什么,在哪是,而高中地理侧重于地理的“理”性,怎么样,为什么。再加上初中地理不受重视,九年级不设地理课,学生的地理基础可想而知。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了如指掌,也要理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知识设计和内容要求,对中学地理整体知识体系做到胸有成竹。哪些知识学过,学到什么程度,哪些尚需在高中阶段进一步拓宽和加深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了解和观察到的学情,结合高中地理课标要求,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例如,在地球的运动上,初中学生只是简单地理解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了昼夜现象和四季变化。而高中地理则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增加了抽象分析、判断及准确计算地球运动程度,显得很深奥,给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了个“下马威”,学生会感到很困难、难消化。此时,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演示,化抽象为直观,尽可能将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化难为易。讲到晨昏线的判断与应用时,学生在初中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些知识,学习起来很困难,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看动漫、看图、学习分析、进行练习,使难点细化,最后达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的目的。

有些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之前,先将初中地理教材重新蜻蜓点水般地讲一遍,然后再按部就班地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这种简单的重复,产生不了新鲜感,学生无法产生兴趣,只是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而已。如果把初中地理与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时将初中知识穿去,用拓宽延伸的方法,让学生看到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加深学习印象,培养学习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上通常以地理事物或事件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学习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控制度较高。而高中教学中,则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品质,要求学生的思维具有较高层次,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地理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并能自主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因此,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上的衔接。例如,有的学生由于区域地图掌握得不好,头脑中没有形成空间立体图像,拿到一幅地图时,与整个区域地图或空间联系不起来,甚至看不出这幅图含有哪些地理信息,更不要说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了。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图文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了解地理事物、事件或现象的同时,逐渐在头脑中形成空间地图。注意把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学会用图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使知识与地图有机融为一体,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其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长足发展。

三、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方法是获得成功的快马”,要善于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师的知识传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更应该重视“授人以渔”。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喜欢死记硬背,不注重分析、理解、推理和归纳,习惯于死记硬背,学习效果不佳。而高中地理教材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注重分析、理解、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气候知识上,初中地理只要求学生了解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和特点。而高中地理则要求学生从气候的分布、特点、成因上理解和掌握,要求能根据相关或图或文材料,分析、判断其气候和特点,包括分布规律,具有一定的深度。假如,学生还用原来的死记硬背方法进行学习,会感觉高中地理很难学,当然也不会学会。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给他们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能很好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可从问题的设计入手,促使学生多讨论、多交流、多合作,教师要敢于放手,多给他们自学、讨论的机会,多给他们交流、合作、创新的时间。教师是在教学,而不是“讲学”,要大力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让学生掌握地理的学习方法,具备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既能取得优异成绩,又能受益终生。

总之,在学生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后,做好地理教学的衔接工作,对高一学生的顺利过渡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地理教师教学之成败,也关系到学生高中学习的成败,是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潘永成,葛为劳.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初探[J].教学月刊,2009(12).

[2]杨怀志.谈地理学习中的多种合作形式[J].山东教育,2007(26).

上一篇:词块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