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是课堂教学最好的资源

时间:2022-06-29 08:43:06

“错误”是课堂教学最好的资源

【关键词】错误资源 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29-01

特级教师华应龙曾经说过:“正确,可能只是一种模仿,而错误绝对是创新。”诚然,对于学生来说,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产生错误是必然的。教师要允许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把错误当成教学资源,这样才能发现学生认知上的误区,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保护好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以错误为契机,通过纠错和反思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由“表象”到“抽象”、由“片面”到“全面”的提升。

一、容错,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容错”既表现出了教师的大度,又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确面对。正确或错误的答案都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存在的缺陷,正视错误就是要让学生经历错误的过程,给学生提供扩展认知范围、接触新发现的机会。容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自我尝试、探究意识的支持,也培养了学生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勇气,让学生在矫正错误与发现新知中收获快乐。

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笔者提出问题:“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探究、发现。在汇报时,有学生说:“我将平行四边形沿中间的一条高剪开得到两个梯形,它们正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有学生说:“我将平行四边形沿一个顶点引一条高剪下来,将剪下来的三角形平移到另一侧也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还有一个学生说:“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所以我将斜边拉直就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边的乘积。”在学生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想法后,笔者表扬了他们的探究能力,但在评价第三名学生时,笔者说:“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但是否成立呢?请这位同学为我们演示一下。”该生用两支相同的铅笔和两支相同的钢笔搭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移动得到长方形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此时笔者顺着他的操作将长方形继续拉,让学生观察,等到接近重合时,学生就会发现虽然长宽没变,但是面积在不断缩小,由此得知这样计算是不正确的,也就摆脱了思维的误区。

二、纠错,让学生记忆犹新

“纠错”是一节课的根本,在发现了学生出现错误并尊重学生错误的基础上,教师及时的补偿与纠正,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本质。纠错的方式可以是由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让学生在互帮互学的平等氛围中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小组的共同进步。而对于学生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错误,则需要教师视情况进行重点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纠错胜于教,因为“教”只是在教师预设的前提下“先教后学”,而纠错则是在“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先学后教”。

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时,在练习时有这样一道判断题:“一个数乘以一个比1大的小数得到的积比这个数大。”结果90%以上的学生都判断为对。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数进行分类,很快就有学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即0乘任何数所得的积也为0,所以答案是错的。由此教师在总结时强调审题要细心,分析要全面,且不可无视0的存在,0很重要,就像我们已经知道的0不能作为除数、0不能作为分母……这样的纠错方法,既让学生明确了解题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记忆犹新。

三、思错,反思是成功的推进器

“思错”对于学生来说绝对是一种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是我们的最终追求。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能让学生犯同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进行反思,从教的方面反思是否没有将重点突出,没有将难点剖析清楚;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是否存在知识的缺陷或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缺失。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必然会使学生更好地运用错误引领学习,在不断反思中更好地推进学习。

如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笔者给学生出示了这样的练习:

-÷、÷4×。结果学生做得乱七八糟,什么情况都有。根据学生出错的情况笔者先从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主要原因在于对于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培养不够,只是单项训练而没有综合训练,同时练习量也不足。在学生反思时,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对于运算律不能灵活运用,运算顺序还存在一些问题等,导致出现了错误。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后,在进行补偿性练习时,他们都能主动避开这些问题,再出现错误就很少了。

总之,充分利用好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就要给学生营造出和谐的氛围,允许学生展示自己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及时地纠正和反思出现的错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路更广泛,视野更宽阔。

(责编 林 剑)

上一篇:有一种集体抱团不配称为朋友 下一篇:提高中职化学知识记忆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