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中的方寸精华

时间:2022-06-29 07:31:01

中国刀剑文化源远流长,历朝历代都有绝世兵器及华丽装具问世,但由于时间久远,加之战争损耗,明清之前的很多著名兵器及其样式被永远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不为世人所知。因此,今天我们能看到、接触到最多的是明清时期的刀剑及其装具。明清时期,中国手工业发达,各种器具的制作工艺更加丰富、完善,这也为刀剑装具的设计、制作提供了前提,可以说,当时各种流行的纹饰都能被工匠们以不同的材质、工艺及表现手法展现在刀剑装具上,其中,高规级别剑格、刀镡的样式及装饰更成为展现工匠手艺、彰显佩戴者身份的重点,其上精美的纹饰、丰富的寓意、精湛的技艺让当今观者叹为观止。

如今,剑格、刀镡上的纹饰既是鉴别刀剑级别、年代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研究中国刀剑文化的窗口,因此,收藏刀剑就必须了解装具上的纹饰,研究、欣赏明清剑格、刀镡,我们可从以下四大类纹饰入手:

1.动物纹饰

①龙纹:我国对龙的崇拜历时已久,1987年河南濮阳市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出土的蚌塑龙,是目前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龙形,距今已有六千多年。刀剑装饰龙的形象可谓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到明清时期的钢铁刀剑一直未曾中断。龙纹是明清时期刀镡、剑格做装饰最多的纹饰,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的刀剑装具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明清两代的龙纹多种多样,大体上有云龙、海水龙、穿花龙、火珠龙、团龙、螭龙等。明代中早期的龙纹身形粗壮,凶猛矫健,龙发上扬,龙鳞细密,龙爪张开如车轮状。明中后期,龙身日趋细长,龙身扭曲幅度增大,鳞及爪的刻画日趋简化。

清初时期的龙纹尚有明代早期龙纹的风格,龙形苍劲有力,躯体粗壮,此时的龙爪拇趾和其他三趾距离逐渐拉开。清中期的龙形端庄沉稳,龙头的下颌开始增长,鬃发分束向后,尾鳍呈放射刺状张开。晚清时的龙纹呆滞,纤细无力,龙鄂下垂,尾鳍增大,鳞及爪的刻画简化。

睚眦是刀镡、剑格上的龙纹装饰之一。中国神话传说称睚眦是龙的第二个儿子,性格刚烈,嗜杀好斗,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因此,古人多将它的形象置于刀剑吞口处,以增加刀剑的威力。明清时期,工匠们常将剑格制成睚眦状,以此来美化剑身,震慑对手。

②凤纹:凤纹亦称凤乌纹,是一种吉祥纹饰。青铜剑上常用凤纹作装饰,在剑格、刀镡上使用,寓意吉祥长久。

同时,凤纹还常与龙纹一起使用,寓意龙凤呈祥,也有象征阴阳调和之意。

③狮纹:中国人认为狮子作为百兽之王,威武凶猛,可以驱邪纳吉,因此,狮子在民间有“武吉祥”的美称。“狮”与“师”字的发音相同,民间多以大狮小狮暗喻官职中的“太师少师”,民间喜庆会典,常以耍狮之戏预示吉庆祥瑞。明清剑格、刀镡上的狮子纹饰构图多为双狮戏球、三狮戏球样式,含彰显权贵,祈愿官运亨通之意。

④鹤纹:鹤纹始见于唐代,常与云纹组合,习称“云鹤纹”古人认为鹤为仙禽,能长寿。明清剑格、刀镡上用鹤纹也是取其延年益寿之意。

⑤鹿纹:“鹿”与“禄”字的发音相同,常与蝙蝠纹饰结合,代表“福禄”。

⑥喜鹊纹:喜鹊在古代被认为是报喜鸟,“梅”与“眉”谐音,明清剑格、刀镡上常出现喜鹊落在梅枝上的纹饰,以此喻意“喜上眉梢”。

⑦蝙蝠纹:蝙蝠纹为传统吉祥纹样,因为“蝠”与“福”谐音,古人将其作为吉祥图案象征幸福美满。明清时期,将剑格、刀镡设有蝙蝠纹饰或直接制成蝙蝠形状,以蝙蝠的飞临喻意“进福”、“纳福”,希望福从天降。

2.植物纹饰

①缠枝纹:缠枝纹也称“缠枝花”,它是一种以藤蔓、卷草为基础提炼而成的传统吉祥纹饰,以牡丹为花头的叫“缠枝牡丹”,以莲花为花头的叫“缠枝莲”,以为花头的叫“缠枝菊”等等。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有生生不息之意,故又名“万寿藤”。缠枝纹在明代十分流行,至清代也有延续,在剑格、刀镡上常与龙纹一起使用,以此图案寓意长久,以示吉庆。

②宝相花纹:宝相花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盛行于中国隋唐时期,它是以某种花卉(如莲花、牡丹、等)为主体,中间加入其他花和枝叶组成。宝相花因外形圣洁、端庄,也常被定义为佛教图案。剑格、刀镡上使用此图案,不仅美观,还有希望佛祖保佑使用者平安的含义。

③卷草纹:卷草纹因盛行于唐代,也称唐草纹,它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枝叶处理成“S”形曲线,然后再以二方连续式的形式进行排列,早期卷草纹主要运用于碑刻边饰,明清时期多用于建筑装饰及染织、家具、陶瓷等,象征生生不息,也是中国佛教装饰中最普遍使用的纹样之一。明清剑格、刀镡上多采用以荷花为主体的卷草纹,常将其作为其他图案的陪衬使用,也有单独使用作装饰的情况。

④牡丹纹:牡丹纹是以牡丹花为主体的纹饰。牡丹在唐代颇受世人喜爱,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明清剑格、刀镡上常使用此图案,寓意繁荣昌盛、美好幸福。

3.吉祥纹样

①杂宝纹:此纹样多有珠、球、磬、祥云、方胜、犀角、杯、书、画、红叶、艾叶、蕉叶、鼎、灵芝、元宝、锭等组成,杂宝纹在明清两代均很流行,剑格、刀镡上常使用此图案,作为龙纹的点缀,时代特征十分明显。

②八宝纹:八宝纹有“道家八宝”和“佛家八宝”之分。道家八宝是指道教八仙手持的扇子、宝剑、葫芦、阴阳板、花篮、渔鼓、笛子、荷花八种器物组成的纹饰,也称为“暗八仙纹”。佛家八宝始见于元,为、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肠结八种器物组成的纹饰。

八宝纹在明清十分流行,明清剑格、刀镡上的八宝纹常与缠枝花卉组成图案,配合龙纹使用,寓意吉祥。

③云纹、水纹:云纹、水纹在明清剑格、刀镡上为常见纹饰,主要用于点缀其他图案。还有一种由翻滚水浪、立石、祥云组合的图案,称为“海水江崖”纹,其常饰于古代龙袍、官服下摆,寓意福山寿海,也带有一统江山的含意。明清剑格、刀镡上出现此纹饰,基本可以判断此刀剑为政府官员使用的制式武器。

④几何纹:常见有棱格和“万”字纹等,“万”字纹在民间又称“万字不断头”纹饰,寓意好事连连,子孙万代不绝之意。明清剑格、刀镡上出现此纹饰多是用它对其他图案作陪衬。

4.吉语纹饰:

明清剑格、刀镡上常制有如“马到成功”、“天下太平”、“福寿”、“必胜”等吉语,以此来表达使用者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也有逢凶化吉,遇事呈祥之意。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中的话体现了古人对战争的重视,刀剑作为冷兵器时代战争中的重要武器,其生产一直为历朝历代统治阶层所关注,不同朝代的国家都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武器制造,可以说,今天遗留下来的每一把刀剑都是那个时代高科技的结晶。随着大家对古兵器认识的加深,相信更多的人会喜爱上它,而凝聚着古人智慧和心血的剑格、刀镡也会随之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众人的不断收藏研究中,古人蕴含在方寸之中的情感和秘密将被进一步揭示出来。

上一篇:“村”双十年 下一篇:互联网+艺术的新势力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