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的城市

时间:2022-06-29 07:01:40

“死去”的城市

城市的 死去有很多注解,消亡一座城市,最可怕的就是消亡这个城市的精神、文化和记忆,很不幸,中国许多城市正走在这条不归路上,而让其消亡的正是城市自己,这简直就是自我灭亡!

精神、文化、记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而构成他们的核心又是建筑、街区等等。著名的城市都有一座精神地标或者承载这种城市精神记忆的街区。例如,伦敦我们会想到泰晤士河、大笨钟,巴黎我们会想到凯旋门、香榭丽舍,这些地方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百年千年这些地方的建筑从未改变,一个城市的个性在这里世世代代的传承。而在中国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中,许许多多的精神地标、灵魂建筑却一个个轰然倒地。而后在任由厚颜的开发商建起一座座与这个城市精神、记忆无关的各类项目。中国城市的灵魂与个性就在这种扭曲的运动中,逐渐消亡,中国许多城市正成为没有根的城市。那些新造的城、新建的项目,与城市总是那么格格不入,它无法担负起传承一座城市精神文化的重任,项目其中的业态充斥着舶来品却经常缺失一座城市本该具有的本土代表业态。

2011年,我曾经为某周刊操刀过一个大型专题,矛头直指昆明市中心某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一万个XXX也换不回我的搅搅糖》,我们用直白的口语向项目开炮。诚然新项目带来了新玩意儿,带来了方便。可新项目里原本街区的传统和精神业态被毁之殆尽,曾经的美好、曾经的记忆,在这里不见踪影,让人不胜唏嘘。其实,我从来不反对新项目,毕竟城市是发展的,但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都是直接照搬别人的、别国的建筑、业态,而从不去考虑为城市传承做点什么,保留点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外不愿呆在中国的城市中而去了古镇,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些地方才是中国,才是有中国灵魂的地方,而中国的城市和他们所生活的国家越来越像,却唯独没了中国自己。

这,是个可怕的问题!如果往深层次去分析,这已经上升到了民族自卑心的层面。我们总觉得别人的是好的,别人的是优秀的,总想把自己和别人嫁接。却不认真想想,自己的碗里其实也是内容丰富的,为什么我们要先把碗里的丰厚倒掉,而去另外盛一碗呢?“东方日内瓦”“东方威尼斯“这样的说辞我们听的太多了,强加一个别人的名字来标榜自己,这完全是否定自己看不清自己的劣根性表现,更有甚者动不动就把自己的产品说成”XX的曼哈顿“”XX的巴黎“,请听好了,巴黎只有一个,曼哈顿只有一个,它属于它自己,不可复制,复制出的永远是变味的,是怪胎。而你是中国,是北京、是成都、是昆明。你也只有一个,好好看一下你脚下的城市,它真的有那么不堪么,它的文化它的灵魂真的就那么不入眼么?这样一味否定诋毁自己甚至毁掉自己的举动,究竟何为!更何况你在诋毁自己的时候拆掉的是一个个城市的记忆是将城市的传承拦腰截断。你拆掉的很可能就是一个遗产,是一种记忆,是一个城市真正意义上的根!遗产不可再造,精神遗产毁了更回不来,难道百年老宅里不能卖LV?为什么中国百年品牌就成为不了你新项目的选择?为什么你新项目的景观经常和这座城市的文化没有半毛钱关系。你要抄袭和学习的欧美都做到了,为什么你就不能!这与顾炎武所说的”亡国与亡天下“又有什么区别,亡城可怕,更可怕的是亡掉灵魂。而动手的人居然是我们自己。

“死去“的中国城市,你愿意反思吗!在这一点上,我不敢奢望!

上一篇:刷光大信用卡“吃喝玩乐”打五折 下一篇:孙冕:把自己种在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