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小金库”:好莱坞的片库资源

时间:2022-06-29 04:25:57

无敌“小金库”:好莱坞的片库资源

片库资源的价值'

在长达近百年的悠久历史中,好莱坞大制片厂积累了丰富的片库资源。如表1所示,截至2010年,好莱坞七大制片厂的片库资源数量达到20100部,这些不断累积的影片成了好莱坞重要的财源。拿华纳和环球这两家拥有4000多部片库电影的大制片厂来说,片库资源每年会为其创造5亿美元的现金流。这样的现金流能够帮助大制片厂维持运营的稳定性,甚至能在片厂遭遇危机时力挽狂澜。

如表2所示,在好莱坞的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好莱坞大制片厂出让部分片库资源以换取运营资金或是巨额利润的故事。其中米高梅堪称最突出的例子。这家成立于1924年的制片厂命运坎坷,曾多次遭遇经济危机,所幸其片库里有4500多部电影,包括《007》等王牌,常常成为其“救命稻草”,例如2007年和2008年,片库为米高梅分别创造了5.25亿和5亿美元的现金流,帮助其在背负着37亿美元沉重债务的情况下仍能维持运营。在开发片库资源方面,好莱坞大制片厂可谓颇有心得。

升级换代再重映'

在好莱坞对片库的开发方式中,声势最大的莫过于利用新技术对经典电影进行升级换代,然后于影院重新发行。例如,在1980年代中期到晚期,一些制片厂曾展开对黑白电影彩色化的计划。到2002年,随着IMAX公司开发了一种能将35毫米的传统电影通过数字处理转换为70毫米胶片格式影片的影像处理技术,IMAX放映开始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一批经典电影如《狮子王》、《美女与野兽》、《阿波罗13号》等片被转制成IMAX版重新发行。

而近年来,随着3D银幕数量的激增,一些大制片厂开始通过转制经典电影的3D版本来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如表3所示,已有10部电影被转制为3D版本重新发行。其中蒂姆·伯顿的《圣诞夜惊魂》最先被转制为3D版本于2006年上映,并于随后的几年间每年都重映。《狮子王》是迄今票房最好的3D重映电影,在北美取得了9424万美元的票房,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8340万美元票房。尝到甜头的迪士尼公司又陆续推出了《美女与野兽》、《海底总动员》、《怪兽电力公司》等3D重映电影,《小美人鱼》等经典动画也排上了上映计划。

相较于动画片,真人电影转制为3D更为复杂,不过也有制片厂开始尝试,如20世纪福克斯和派拉蒙影业斥资1800万美元将《泰坦尼克号》转制为3D版本。于2012年4月发行,以纪念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光是在中国的票房就达到了9.5亿。而乔治·卢卡斯也已花费了几年时间将其导演的《星球大战系列》转制成3D版本,首部已于2012年上映,并计划接下来以一年一部的速度推出5部续集的3D版本。

相对于直接用3D技术拍摄,转制3D成本比较低廉,且呈日益降低的趋势。据Legend 3D 公司的总裁介绍,2010年时,一部2小时的电影,转制成3D每分钟成本约为10万美元,而到2011年时,其成本已降为2.5万美元每分钟。用3D技术转制那些片库中曾广受欢迎的经典电影几乎成了稳赚不赔的生意。

电视重播和音像发行'

当然,大银幕能容纳的电影比较有限,大多数影片得不到在影院大规模重映的机会。但他们仍然能通过其他可容纳更多影片的发行渠道创造市场价值,从1960年代后开始普及的电视、1980年代的录像带,到1990年代的DVD,再到新世纪以来的蓝光碟,每次出现新的发行方式,都会掀起一轮开发片库资源的热潮。

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电视登上历史舞台后,曾一度被好莱坞大制片厂视为仇敌,然而在一番磨合之后,电视成为了制片厂重要的财源,而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新的电视网络发展起来,一些专门的电影频道,如HBO、Showtime、Movie Channel、圣丹斯电影频道、独立电影频道等纷纷涌现,对电影播映的需求日益增大。制片厂的片库资源也焕发出无尽的商机,例如米高梅2008年推出了一项电视服务This TV,向各地的电视台全天候提供其片库里的电影和电视节目资源,双方进行广告分成。这项服务迅速得到了频道激增的地方电视台的欢迎,如今已有近8000万户美国家庭可使用这项服务。

音像发行更是好莱坞开发片库资源最重要的方式,尽管近年来美国电影DVD和蓝光碟总体处于下滑趋势,但片库电影在音像发行方面的境遇要好过新电影,因为喜欢老电影的往往是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高的电影迷,他们带着收藏性的目的购买片库电影的音像制品,消费比较稳定。2012年,片库电影取得了21亿美元的发行收入,占到了美国电影音像发行总收入的44%,比2004年高出了10个百分点。

对于好莱坞片厂来说,重新发行老电影能产生较高的利润率,尤其是蓝光碟,其售价通常会超过20美元,而一般一种比较成功的电影蓝光碟可以卖出10万-20万张。为了增加收入,制片厂开始增加发行老电影的数量和品种,还会进行特别的选题策划或促销活动,例如发行套装、纪念版等。例如2012年环球影业迎来了百年纪念,以此为契机重新修复了其部分最知名的电影,以蓝光碟发行,包括《西线无战事》(1930)、《斯巴达克思》(1960)以及1983年的《疤脸》等。而20世纪福克斯家庭娱乐部门也于去年发起了一场影迷投票活动,邀请他们推荐9部经典的电影作品,发行蓝光碟,最终获选的作品包括1930年代的电影《荡寇志》(1939)和《野性的呼唤》(1935),1940年代的《幽灵与未亡人》(1947)和《黑天鹅》(1942)以及1950年代的《卡门·琼斯》和《一见如故》(1957)等。

在线开发新机遇'

继音像发行之后,随着在线播映的发展,像Netflix这样的视频网站为制片厂的片库资源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光是Netflix一家网站每年向好莱坞几大公司支付的授权费就高达10多亿美元,其多达上万部的电影片目中多数是来自好莱坞片库的资源。而好莱坞大制片厂也日益意识到片库这一长尾市场的在线开发价值。例如2013年 纳片库即赏”(Warner Archive Instant)服务,用户每月支付10美元,便可以看到1920年代到1990年代之间来自华纳兄弟、米高梅、雷电华和联艺等公司的经典电影。到5月份,华纳、米高梅和环球更从Netflix撤走了它们提供的2000部片库电影,将其放在华纳片库即赏网站上播出,致力于培育这一新的市场。

除了在线播映外,一些公司更瞄准了在线娱乐应用市场,挖掘片库的价值。如Yoostar娱乐集团发展出了一套游戏系统,他们事先从片方购得授权,选取一些经典的电影片段,让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机抹去其中的主要人物,而用户可以将自己的形象合成到电影片段场景中,与电影原有的角色一起表演,用户可以说电影原本的台词,也可以说自己创作的台词,游戏软件还配有电子提词机、位置提示程序,用户可以尝试任意次数以得到满意的效果,并可将合成后的视频上传到Yoostar的网站上,抑或分享到其他社交/视频网站如Facebook、Myspace、Youtube等。为了使用这些功能,用户需要花169美元购买专门的摄像头,并以1.99或2.99美元一个的价格购买电影片段,电影片段原版权方则能从每次下载中获得分成。正是这些不断创新的开发方式,使片库成为了好莱坞大制片厂名副其实的“小金库”,在好莱坞的长盛不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一篇:张玮:我要完善自己的阅历 下一篇:周冬雨:我已经不是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