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加托和他的“墙中洞”

时间:2022-06-29 04:21:07

苏加托・密特拉(SugataMitra)在位于印度新德里的一座办公楼里工作,与办公楼一墙之隔就是贫民窟萨尔瓦达亚。他是一名教育研究专家,每天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看着墙那边的孩子光着脚在泥水里不知疲倦地嬉戏,他常常在想,这些没有上过学的孩子如果有机会接受教育,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改变?

一天,苏加托突发奇想,他和同事们在那面墙上挖了一个洞,把一台电脑镶嵌到洞里,在旁边放上触摸板,并且联上网络,在电脑里装上了网络浏览器。他和同事们心里有很多疑问:这些孩子与计算机交流的语言障碍怎么解决(那些孩子没有一个是会英文的)9我们的机器摆在那里安全吗?会不会有人偷?有谁负责教会孩子使用那台电脑?苏加托相信那些孩子会跑到他们的办公室里来,请求这些“有文化”的大人教他们如何使用电脑。

不久,附近贫民窟的孩子们就发现了它。这些大多为6至12岁的孩子不但没有把这台电脑抢走,反而开始玩起来。一两天之后,他们就自己学会了如何往外拖、往下拉、创建文件和文档,进行其他的操作和浏览互联网。

一周后,最早去碰触电脑的8岁男孩阿迪在教他6岁的妹妹如何使用这台电脑上网,旁边还有很多孩子在围观并热烈讨论。

3个月之后,孩子们已经创建了1000多个文档,访问了迪斯尼动画,玩了网上游戏,画了数字图画并且观看了板球比赛。他们共同分享他们所学到的一切。

让孩子们独立使用电脑这个想法还要追溯到1985年,那时苏加托在新德里教计算机程序,刚花了500美元买了自己的第一台家用电脑。4岁的儿子告诉爸爸他也想玩电脑,苏加托告诉儿子不可以,于是每次苏加托用电脑的时候儿子都站在旁边看着。几天之后,苏加托的一个文件找不到了,“试试敲命令dir/w/p”,儿子告诉他,苏加托果然找到了文件。

一个月之后,关于电脑的使用儿子已经每件事都比苏加托强了,“和很多家长一样,我和妻子觉得我们的儿子是个电脑天才,后天我和其他家长聊了聊,发现他们的孩子也都是电脑天才。”

1988年,苏加托给全国教育委员会写了一份材料,阐明如果给孩子们一立的电脑,就能发现特别聪明的孩子,可以挑选出来集中政府的投入来培养他们。但是信件如石沉大海,苏加托逐渐淡忘了这件事。

现在,嵌入墙中的这台电脑和周围的孩子让苏加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是不是因为他们毕竟还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对电脑和互联网多少有些了解呢?于是他很快来到印度中部的一个村子里重复这个实验。那是一个很闭塞的村子,没有公路,没有电视,没有人教过孩子们任何的新鲜事物。苏加托把电脑装好后,就迅速来到对面的大树下乘凉。那天的气温是43摄氏度,他感觉皮肤都要着火了。就在这时,第一个孩子过来了,这是一个13岁的男孩儿。他来到机器面前,把弄了一下触摸板,发现屏幕出现了一些变化。过了两分钟,他才明白是自己的操作使得画面发生了变化。他不小心碰到了触摸板上的一个按键,浏览器弹出新的页面。8分钟之后,他已经懂得上网了。后来他还把村子里的孩子郡带到那里,教会他们上网,等到夜幕降临,已经有70个孩子学会上网了。

只是一台镶嵌到墙里的计算机,还有一位孩子的8分钟的探索,就做到了这些?苏加托几乎不敢相信看到的一切,在他所有做过的研究项目中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完全超过了这位教育专家的想象。苏加托决定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这个实验,并把它命名为“墙中洞”实验。

有人曾建议苏加托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印地语的操作界面。苏加托摇头,“我不可能把整个互联网翻译成印地语的,他们只能靠自己,我相信他们行。”

一次,他们把项目带到了马丹图斯(Madantusi),这是印度北部的一个村子。那里由于缺乏英文教师,所以当地的孩子都没学过英语。他们同样在堵墙上挖了个洞,把电脑镶嵌到里面去。在那个村子里,到那台电脑旁边去的更多是女孩儿(而在新德里的贫民窟里,女孩儿通常不会去接触这样的东西)。因为没有办法联上网络,他们就留下了300张CD在那里。3个月之后,当他们再次来到那个村子时,孩子们正在电脑上玩游戏,他们看到苏加托的第一句话是,“我们要更快的电脑,要更好的鼠标!”苏加托问他们怎么学会的。他们说,你们只留下这些英文CD,我们没别的办法啊,就自己学呗。苏加托粗略估计了一下,他们已经懂得了约2000个英文单词,虽然读音有误,但是使用得当。像退出(exit)、停止(stop)、文件(File)、保存(save)等单词不但在玩游戏的时候使用,还应用于日常的会话中。看来孩子们假如觉得有需要,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英语。

作为一名教育专家,苏加托常常奔走于印度的边远地区,考察当地的教育状况。每到一所学校,他都会问那里的老师同样的问题:“假如有可能,你愿意到城里去教书吗?”69%的老师给予肯定的回答。看来老师们内心都渴望自己能在大城市教书。那么,他们怎么能够持续地迸发出工作的激情?

苏加托得出的结论是:老师们的心理与动机对于教学结果有巨大的影响,而孩子们是否贫穷的状况倒不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教育质量本身与教室的大小无关,与基础设施的质量没有关联,也与当地的贫困程度无关。所以,他认为,在那些没有学校、教师不够,或者教师的水平一般的地区,可以推行“替代教育”的教育模式。就像“墙中洞”实验,孩子们自己充满对世界的好奇,虽然是在玩电脑,实际是自己完成了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过程。这成了苏加托在贫困地区推广“墙中洞”实验的动力,而这也吸引了印度IT教育巨头奈特,他特别为此提供了专项基金进行推广。

苏加托和他的同事走遍了印度南北大部分的地区。他们发现,孩子们通过电脑能够学会基本的Windows的操作,学会浏览器的使用,学会电脑绘图,在线聊天,收发电邮,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在6个月的时间里,有300个孩子以这样的方式学会使用电脑,而这一切仅仅需要一台计算机。通常是由一个孩子站在电脑前,身边有3个孩子在边上指点。于是他们4个一起获得进步。而在这4个孩子周围还会有16个孩子在指手划脚,不过他们边观察,边实践,最后他们也都学会了。

通过“墙中洞”实验,苏加托和他的同事得出的结论是,6至13岁的孩子可以自己组织起来学会一切新事物。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他们就能学会这一切,这与任何别的因素都毫无关联。但是,前提是这些孩子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学习。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在没有大人的干预下,孩子们自发组织的学习小组是多么有力量。

“墙中洞”项目引起了世界银行的重视,它从千年发展基金中为苏加托提供了180万美元,用作在印度的23个地区推广“墙中洞”项目。

2004年,作为印度政府的礼物,“墙中洞”项目在柬埔寨和南非的实施也获得了成功。

到目前为止,这个实验已经持续了十年,苏加托和他的同事们在印度600多个地区安装了“墙中洞”电脑。成千上万个贫困地区的孩子通过这个项目接触到了电脑,并知道了互联网是什么。

“墙中洞”实验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个例子是,卡德姆的父亲是学校的一名校工,她家住在简易棚里。2002年,苏加托在她所住的村子安装了一台电脑,她被有关空间的文章迷住了,电脑教会了她如何学习,她下决心要成为一名宇航员。她说:“如果没有这台电脑,我从学校毕业几年后就会成为一名家庭妇女,现在,我正在攻读航空工程学。”

让苏加托没有想到的是,随着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成功,他和“墙中洞”项目也得到了曝光。苏加托说,“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但我的梦想是看到一位贫民窟的诺贝尔奖得主,而不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也许,这能成为这部电影的后传。”

上一篇:邓顺涛:从镜中花到学思用 下一篇:捷捷林:从钢琴家到儿童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