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区银行发展对策

时间:2022-06-29 02:56:34

辽宁省社区银行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发展社区银行的对策。

【关键词】辽宁省 社区银行 发展对策

一、完善农村信用社社区银行功能

(一)农村信用社必须牢固树立为社区经济服务的经营理念

1.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社区金融业务是农村信用社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含大中型商业银行在内的所有银行都加大了对中小企业和居民客户的金融支持力度。在这种形势下,本来就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村信用社,如果不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坚定自己为社区经济服务的经营观念,不完善自己社区金融服务的方方面面,这部分客户就有可能被实力比自己强得多的大中型商业银行抢走,农村信用社就被剥夺了自己的唯一。到那时,农村信用社生存都是问题,更谈不上发展了。所以,必须认识到为社区经济服务是农村信用社的立身之本。

2.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社区金融业务是满足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方面的金融需求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多,社区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金融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必须主动融入社区生活,将人缘、地缘做透,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差别化和组合化的超值金融服务,满足其生产、生活方面的金融需求,增强社区居民客户的黏性。可见,发展社区金融业务是满足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方面的金融需求的需要。

(二)提高农村信用社社区经济服务水平

1.从战略的高度明确适合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各类社区银行业务。(1)适合农村信用社开展的贷款业务,贷款业务别适合农村信用社开展的是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的各种贷款,如满足社区居民住房需要的按揭贷款,解决社区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困难的助学贷款,满足社区居民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的个人消费贷款,等等。(2)适合农村信用社开展的中间业务,应大力开展代收代付、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其中的代客理财业务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大营销力度,让社区居民尽快了解、熟悉社区银行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的主要内容;二是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控制各种理财产品的风险,坚持规避风险第一、获取收益第二,而不是相反。(3)互联网金融业务,应下大力气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为客户提供又快又好的金融服务。在当今世界,互联网金融势不可挡,谁认识不到这一点,谁就会被客户所抛弃。

2.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如对信贷决策进行创新,设计出快速便捷的小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对利率定价进行创新,设计出较低费用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服务;对风险控制机制进行创新,设计出“概念性抵押”;等等。所谓“概念性抵押”,是指将传统上只能抵押不动产的抵押方式,改变为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甚至私人财产都可以做抵押,极大地扩展了抵押品的范围。如农民向社区银行申请贷款时,土地承包经营权、专利、存货和零售门店订单都可以做抵押,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申请贷款的可得性。

3.加大社区金融业务的宣传力度。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农村信用社通过金融创新研发出来的金融新产品和新服务,只有通过深入社区大力宣传,才能为社区居民所了解和购买。为此,农村信用社首先要取得所在地社区组织的大力支持,将社区组织的各种资源为己所用,如通过社区组织了解社区居民的信用状况和金融需求或推销自己的金融新产品和新服务等。当然,农村信用社要想获得这种支持,必须积极参与社区组织举办的各种社区活动,为其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其次,农村信用社要在社区常年开办金融学校,向社区居民推介自己的金融产品,使之耳熟能详并进而使用和购买。尤其是在有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出时,通过金融学校为社区居民进行现场演示、答疑,可大大提高社区居民对金融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使用率。

4.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强化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社区银行业务是一种基于人缘、地缘优势而非标准化开展的银行业务,所以,社区银行业务的开展尤需加强客户关系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农村信用社充分了解客户各自不同的信用状况,进而拓展其中的优质客户,规避或化解高风险客户;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农村信用社充分了解客户个性化的金融需求,进而有的放矢地加以营销和满足。

5.加快人才培养速度,提高员工社区金融业务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根据管理学原理,人是任何组织中最关键的因素,农村信用社当然也不例外。农村信用社必须拥有一批不同于大中商业银行的、能够满足社区金融业务特殊需要的人才,即能够调查、分析社区客户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并据此不断开发、设计出满足这种个性化金融需求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型人才。此种人才可通过以下三个渠道培养和获得:一是通过录用高校毕业生或其他渠道积极从外部引进优秀的金融人才。二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现有员工逐步培养成能胜任社区金融业务的人才。这里的“走出去”是指选送员工到浙江等社区金融业务比较发达的地区考察、学习;“请进来”则是指邀请金融专家对员工进行社区金融业务培训。三是经常举办或积极参加各种社区金融业务研讨会,与其他农村信用社同行交流切磋,从而使大家的社区金融业务水平都得到提高。

二、继续发展和完善村镇银行

(一)引导村镇银行深化支农服务工作

督促村镇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改进服务方式,进一步扩大服务“三农”和小企业的广度和深度。为总结和推广村镇银行支农做法和经验,辽宁省在某村镇银行召开了支农工作现场会,选择省内5家村镇银行交流了支农工作中的有效做法和经验。针对全省村镇银行支农支小工作参差不齐的状况,印发了《做好村镇银行支农支小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监管要求,推动村镇银行加大了支农支小工作力度。

(二)组织高管人员培训

辽宁省举办了以“立足支农、有效管理、合规经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村镇银行高管人员培训班,就村镇银行监管指引、合规管理和新资本管理办法进行了培训,村镇银行“三会一层”150多名高管人员参加了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深化标杆行创建活动,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为推动省内村镇银行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打造以“支农支小”为市场定位的精品银行,按照《辽宁银监局创建村镇银行标杆行示范点实施方案》,结合监管评级工作,评选了省内2家村镇银行为2013年度标杆行示范点,颁发了示范点牌匾,并安排其在全省村镇银行监管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起到了典型引路作用。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推广标杆行示范点的有效做法和经验,发挥其在引领全省村镇银行实现稳健发展和改善支农服务中的正能量。

(四)促进村镇银行合规经营

制定2014~2016年全省村镇银行现场检查三年规划,分期分批完成对开业两年以上村镇银行的全面现场检查,同时结合日常的非现场监测,有针对性地确定专项检查项目。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据有关法规及时处理和纠正。

(五)引导村镇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深入开展支农服务

按照机构下沉、增加服务面的有关要求,继续推动分支机构的组建工作,且把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作为重点。同时,推动村镇银行进一步扩大支农支小贷款覆盖面,创新信贷产品,改进服务方式,体现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特色和优势。

三、将地下钱庄等非正规金融机构改造成为社区银行

近年来,随着对非正规金融利弊的深入分析,我国对非正规金融的态度越来越趋向理性、正确,由过去一味地对其进行取缔和封杀,到现在的“疏”、“堵”结合,趋利避害,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进步。但从目前我省非正规金融依然活跃的客观现实来看,这种“疏”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而将地下钱庄等非正规金融机构改造成为社区银行就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这样做,既强化了地下钱庄等非正规金融机构原有的弥补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空白的积极作用,又通过组建社区银行将非正规金融机构引向正规化、合法化的发展道路而规避掉了它原有的消极作用。

四、继续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

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鼓励创新

据不完全统计,沈阳市居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社区还有600多个存在银行服务覆盖不足问题,可见社区银行服务有客观需求,总体上也符合普惠金融的要求。监管部门应鼓励以便民惠民为宗旨的社区银行服务创新,但必须以风险可控为前提,必须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原则,为社区居民带来真正的便利和实惠;必须在业务拓展中坚持规范经营各项要求,不能打着服务社区的旗号搞不正当竞争。

(二)坚持引导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社区银行服务应因地制宜、因行而异,要与自身发展战略相契合,与风险偏好相适应,与核心信息系统支持和保障能力相匹配,要有利于发挥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不能不考虑条件,盲目相互攀比。在我国当前银行业分类不够科学、全能银行牌照过多的情况下,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宜轻易打破扁平化管理结构,不顾基层管控能力增加机构层级,比照大型商业银行设置基层网点,导致进一步同质化。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社区银行在绩效考核上应摈弃一味追求规模指标不断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防止过度的业绩指标考核压力诱导社区银行员工采取不审慎的经营行为,应引导社区银行网点把精力更多地用于对社区居民金融服务需求的深度发掘和有效满足方面,用于与社区居民建立长期业务联系、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和优质服务等方面。在社区客户开发达到一定比例后,工作重点应放在存量维护、精耕细作上,更多考虑服务满意度等方面,业绩指标不能年年加码。

(四)推动持续服务于社区

一个社区内部和周边空间有限、金融需求也有限,不可能设立过多的社区银行网点,往往是一个社区只有一家社区银行网点为其提供服务。所以,社区银行网点一旦建立,就应立足于为目标社区提供长期持续服务。即使由于客观原因不得不搬迁,也应在原服务的目标社区附近重新选址,避免给社区居民带来不便和不适。

五、由民营资本新建城市社区银行

和国家对农村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户家庭的金融需求的重视程度相比,国家对城市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居民家庭的金融需求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目前,在我省广大农村,专门“支农支小”的村镇银行正在如火如荼地铺开,而城市除了极少数仅以中小商业银行支行形式存在、刚刚起步、社区金融业务远未做透的社区支行、小微支行以外,还没有一家专门为城市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居民家庭服务的银行。事实上,由于城市经济比较发达,人们的收入水平较高,和农村相比,城市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居民家庭的金融需求要旺盛得多,其中的城市居民家庭经常冒着极高的风险去购买各家老板随时可能跑路的公司的理财产品就是一个明证,而这种旺盛的投资需求却缺乏正规的渠道加以满足。所以,由民营资本新建城市社区银行很有必要。但不能一蹴而就,可按下列步骤逐渐完成。以行业为依托的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城市社区银行。

参考文献

[1]吕家进.邮政储蓄的普惠金融路[J].中国金融,2013(24):19-20.

[2]周鸿卫,文慧.基于小银行优势影响因素的中国社区银行改造研究[J].上海金融,2011(06):100-104.

[3]郑小萍,刘盛华.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09):48-52.

上一篇:国际结算方式的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下一篇:控制过敏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