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利通片治疗慢性胆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29 01:30:10

胆石利通片治疗慢性胆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69-01

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系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大多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85%~95%。今使用胆石利通片治疗慢性胆石性胆囊炎,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0例,均应用了胆石利通片治疗。其中男32例,女38例;年龄35岁至85岁;病程一个月至10年。

1.2 诊断变准

符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胆囊结石均小于0.4cm其中40例是泥沙样结石,胆石利通片2片日三次口服,疗程一个月。用药一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

1.4 疗效判定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结石明显消失;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B超检查结石数目明显减少1/2以上或结石体积变小1/2以上;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减轻,B超检查结石较治疗前减少或变小;无效:症状或体征无好转或无变化。

2 治疗结果

在70例患者中,痊愈14例,显效37例,好转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0%。

从上表中看到胆石利通片能有效缓解胆石性胆囊炎的疼痛腹胀厌油腻等症状。

不良反应: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胆石利通片,是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之中的“硝石矾石散”基础上加理气、化淤、利胆、排石的药物。主要成分:硝石、白矾、郁金、三棱、猪胆膏、金钱草、陈皮、乳香、没药、大黄、甘草。金钱草清热利胆,软坚化石;大黄泻火利胆;方中所用药物,经药理研究也证实,具有促进肝胆胆汁分泌,扩大胆酸池,增加胆管舒缩功能,促进胆汁流通,降低胆固醇合成;调节胆固醇代谢;降低游离胆红素,促进胆红素结石溶解,并有一定的抗炎抗菌的作用。从而预防结石复发。

本次临床研究显示胆石利通片治疗慢性胆石性胆囊炎有效率达90%,效果好,未见不良反应,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应作为此类疾病的首选药物。

(接第1968页)

又通过对MRSA及MSSA耐药模式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163株MRSA都对青霉素耐药(1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都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66.3%、52.8%、56.4%,对头孢菌素类及阿米卡星耐药率高达93.9%~100%,对利福平、复方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23.9%、25.2%、28.2%,除万古霉素无耐药(0.0%),对其余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大多数的MRSA示多重耐药性,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多重耐药常可作为耐甲氧西林可能的线索,可用苯唑西林琼脂筛选试验证实。临床治疗MRS的有效抗生素不多,MRS轻度感染建议临床可选用利福平、复方磺胺甲恶唑和环丙沙星等治疗,对其全身严重感染时只能选用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医院内的葡萄球菌不论是否为MRS株,95%以上都产青霉素酶(TEM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采用苯唑西林纸片(或头孢西丁),检测区分是否为MRS,在临床上可避免万古霉素的过度使用,且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参考意义。

上一篇:芦荟《药性论》 下一篇:1例重症型戊型肝炎合并严重口腔溃疡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