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测量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探讨

时间:2022-06-29 12:51:32

关于测量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探讨

【摘要】测量专业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但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社会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课程教学中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测量专业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测量专业;教学;实践;问题;对策

引言

职业院校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学特点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具备工程测量专业的职业技能,具有解决工程测量、记录和计算的能力,同时可以分析工程中的测量数据。近年来,我国对于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职业学院的教学工作也面临了更多的问题。职业院校在进行教学工作中,如何更好的结合社会生产的需要,并且针对于用人市场的具体需求,来设置与调整教学内容,更好的进行新技术与新理论的教学,成为了职业院校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 职业院校中工程测量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设备与教学内容难以满足现代测绘的需求现阶段,测绘技术不断的发展,我国对于新的测绘仪器与技术的应用上,存在着教学过程中相对落后的现象。这种滞后现象对于测绘专业教学的开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对人才专业技术水平的培养。整体来看,虽然工程测绘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善,但是还难以达到新技术应用的需求。教学过程中的测绘仪器的应用,虽然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但很多中职院校不具备较现代化的仪器,导致好多中职院校测绘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现代化测绘人员的需求,使得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面相对缩小。

1.2 学生自身基础知识水平不足

现阶段,由于教育水平以及相关政策方面的影响,职业院校中学生的知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水平不足的现象。工程测量专业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要求较高,教学工作开展遇到了较多的困难。另外,对于新的测绘技术与理论的教学上,如果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不足,就难以进行良好的掌握与接受。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不足,限制了对创新型、实用性的技术人才培养。

1.3 教学方式的落后

目前,在工程测绘的教学工作中,教学方式大多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学习过程过于被动,对于知识的掌握不够灵活。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方式的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更好的适应工程测量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

1.4 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水平急需提高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水平进行提高,完善自身的教学知识结构,更好的适应现代工程测量学科的教学需求。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中,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卫星定位、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且转变教育观念,将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教学的目的。

2 职业院校的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对策

2.1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

现代教育工作,重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具有合格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并且结合工程测量教学的实际特点,让学生具备更好的适应工程测量工作的能力。

2.2对于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更新

教学内容的陈旧会限制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使得传统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更新与调整。现代工程测绘技术不断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显得十分密切,各种新技术以及新仪器的应用,使得工程测量教学内容必须进行及时的更新。例如,现代工程测量中,GPS 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对GPS 定位技术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相关定位设备的使用方法。在数字地图的绘制过程中,所采用的CAD 以及GIS 技术,是现代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使用相关软件的培训,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现代测绘技术的实际需求。在现有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要重新审视工程测量专业的发展方向,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在课程设计中,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计算机类课程,让学生具备足够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与良好的测绘专业水平,从而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2.3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也是实现对学生培养的重要角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教师的知识体系结构应该与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现代教学中对于学生素质培养十分重视,教师要在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提高自身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利用多种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改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并更好的进行运用。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测绘工作的相关具体内容,更深入的学习新技术。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还要切实的了解工程测绘工作对于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日后更好的走入到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较为被动。新的课程改革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了新的定义,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重点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的结合,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教学期间,教师要提高学生对于实际工程测量工作的接触时间,让学生更加的了解所学专业,并且促进学生的就业信心。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参观与讲座的方式,聘请专业测绘人员对学生讲解测绘技术以及行业的发展,带领学生参观实际工作场地与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结束语

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职业院校还要加强对自身专业的宣传,提高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知水平。在教学的投入上,要保证相关测绘仪器与设备的先进性,并且做好长期的教学规划,完善现有教学体系,保证工程测量专业教学工作长期、良性的发展。工程测量是工程专业的基础学科,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只有真正的保证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才能真正的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杜春玲.谈工程测量课程建设中资料的建设与积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

[2]杨春艳,肖静.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3]卢士华.“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上一篇:新潜意识心理观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和高效培... 下一篇:教学诊断原则及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