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胜利 “农伯情”为农民搭台唱戏

时间:2022-06-29 08:20:51

曾胜利 “农伯情”为农民搭台唱戏

将风生水起的缝纫机生意交给别人,自己却开着轿车、穿着西装,办起了“农伯情”专卖店,卖起了地瓜干、芥菜干等土特产;顶着家人和朋友不解的目光和质疑,自得其乐地执著于其中,并成功将农家土特产品带进了五星级酒店,他就是福建晋江的农伯情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胜利。

短短半年多时间,他成功开设了30多家“农伯情”专卖店。凭借“养生+土特产”的特殊模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加盟人士,将专卖店顺利开到了北京、西安、天津等地。

朋友们称他为“最牛的人”,称他的店为“最牛的连锁店”。

“我想做的一直很简单,就是想依托‘农伯情’这个平台,为农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在古香古色的“农伯情”煮茶养生馆里,已过不惑之年的曾胜利动情地说道。

缘起为农民做点实事

身为农民的儿子,曾胜利对农民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愫。27岁时,他开着摩托车载客。1994年,他开始做缝纫机生意。高峰期时,曾胜利缝纫机专卖店员工达到了100多人。

正当缝纫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时,曾胜利却做出了一个令大伙儿瞠目结舌的举动:将缝纫机生意交由合伙人管理,自己转行做起了跨行业的休闲产业。

说到自己的这个决定,曾胜利笑着对记者说:“我是个很执著的人,认准的事情,十匹马也拉不回来。”

“农民真的太苦了,辛辛苦苦种出的产品,却没有销售渠道!”曾胜利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外出,遇到自己70多岁的亲堂哥。大冷天的,堂哥拉着满满一板车的地瓜干,到四公里外的镇上叫卖。

当时的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同为农民出身的曾胜利。“整整四公里啊!”曾胜利长叹一口气,“我的堂哥只是几亿农民中的一个,什么叫惠民,真正能帮他们解决难处的才是真!”

就是抱着这种简单的为农民做点实事的想法,2008年,曾胜利注册了“农伯情”商标。据曾胜利介绍,“农伯情”之名取自“农伯有情,世间才有爱”的名言。他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唯有对农民的爱才是大爱。

土产走进五星级酒店

“真的,特别感谢中国农产品协会会长张玉玺和中央党校马珂教授对我做法的认可和鼓励,”说到这,曾胜利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给我增加了前进的勇气,使我更坚定地朝着心中的目标奋斗。”

2010年5月1日,“农伯情”将地瓜干等土特产带进了第一家五星级大酒店――石狮建明大酒店。

如今,牛蒡茶、灵芝茶、养肝茶、金线莲、一条根等原生态产品,辅以煮茶这一传统方式,在崇尚自然的“农伯情”煮茶养生馆里正尽情演绎着我国古代煮茶养生之道……“我希望两年内,我们的专卖店能达到300家,为更多的农民带来实惠。”曾胜利乐呵呵地说,不久之后,消费者就能在“农伯情”专卖店买到地道的德化黑鸡、绿蛋、台湾金门三宝等土特产。

传承百年老字号

身为农民的儿子,曾胜利同样对原生态、自然的东西有着特殊的喜爱。

“我喜欢回归自然,喜欢寻求童年的味道!”说到这,曾胜利陷入了美好的回忆中……晋江东石南天禅寺的“神曲”袋泡茶、百年老店正泉成的饼至今仍是曾胜利念念不忘、津津乐道的话题。

然而让曾胜利忧心忡忡的是,这些传自祖宗的东西正在逐渐流失。曾胜利痛心地告诉记者,童年时,他喝的南天禅寺“神曲”袋泡茶已失传,吃的百年老店正泉成饼也面临销量不畅而逐渐沉寂的困境。

“现在,正泉成的饼通过我们‘农伯情’特殊的销售渠道,销量渐渐上去啦!”曾胜利边说着边从冰箱里拿出了两盒正泉成的饼。

有了渠道之后,曾胜利开始考虑如何重新打响这些老字号的品牌。曾胜利说,厦门鼓浪屿馅饼和杭州的天堂伞都是很好的借鉴例子,他们的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都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

“消费观念重在引导,我们的最大竞争力就是与众不同。”曾胜利表示,返璞归真将成为一种趋势。“农伯情”融健康养生和土特产为一体,消费者在这里享受的是原生态的乐趣,买的是健康和舒心。

“我们将从源头把控,建设原生态的种植基地。”据曾胜利透露,一个规划4000多亩的原生态种植园正在申请中。他打算,申请成功后,引进台湾的专业种植人员和专业种植技术,将台湾特色产品通过“农伯情”这个特殊销售渠道,带到大陆,让大陆的消费者吃到纯正、地道、放心的台湾特产。

为农民做点实事,为传承百年老字号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或许就是曾胜利一个淳朴的农民儿子,对生养他的农民群体最特殊而又赤诚的爱。(编辑/俞晓兰)

上一篇:吼了86年的雄狮死于“贫血” 下一篇:贵州谋划工业强省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