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及自尊对自我妨碍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2-06-29 04:00:24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及自尊对自我妨碍影响的研究

摘 要:本研究以滨州学院42名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效能问卷、自尊量表及自陈式自我妨碍量表,对大学生在健美操考试中表现出的自我效能感、自尊及自我妨碍分别进行了测量,揭示了自我效能感及自尊对大学生自我妨碍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自尊 自我妨碍

自我妨碍是个体在评价情景之前有意地减少努力投入或人为的夸大取得成功的困难程度,以保护自我价值或者影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能力形象的一种策略,在评价情景之前,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转移人们对其能力的归因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

自我妨碍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在成就情景到来之前的拖延行为、破坏课堂纪律以显示自己在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上网熬夜、喝酒、或者过多地参加各种活动等,也包括个体在投入活动之前主动报告的焦虑、紧张、心情或身体状况不佳及创伤性生活事件等。这些自我妨碍策略从行动上来看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为式自我妨碍(behavioral self-handicapping),指个体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而事先采取的行为策略,主要是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给自己的成功带来负面影响,如拖延行为、上网熬夜、喝酒、或者过多地参加各种活动等都属于行为式自我妨碍;另一类是自陈式自我妨碍(self-reported handicapping),指个体在从事活动之前,主动声称存在一些可能会影响自己水平发挥的不利因素,过分夸大通向成功道路上所存在的障碍,特别是一些具有状态特质性的事件,如焦虑、紧张、抑郁、心情或身体状况不佳等都属于自陈式自我妨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滨州学院体育系2006级4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最后有效被试为39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9人,平均年龄为20.04±0.2岁。

2.研究方法。⑴问卷调查法。本实验的问卷调查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一般自我效能问卷,以集体施测的方式测量被试的自我效能的高低;第二,Coopersmith的自尊调查量表,以集体施测的方式测量被试自尊的高低。第三,自陈式自我妨碍量表,测量被试的自陈式自我妨碍的高低。⑵实验法。该研究把个体的自我妨碍行为置于具体的实验情景中,将期末考试课做为实验场景,以增大被试对正式测验产生的压力感并提高对考试的重视程度。通过测量练习时间和练习强度两个变量,间接反映行为式自我妨碍的程度。

二、结果与分析

1.自我效能及自尊对自陈式自我妨碍的影响。

根据实际统计的需要,我们将被试的自我效能得分、自尊得分、自陈式自我妨碍得分转化为标准Z分数,然后按照Z分数的大小把被试划分为高、中、低组。然后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可把所有的被试分为九组(3×3):高效能-高自尊组、高效能-中自尊组、高效能-低自尊组、中效能-高自尊组、中效能-中自尊组、中效能-低自尊组、低效能-高自尊组、低效能-中自尊组、低效能-低自尊组,简称为高-高组、高-中组、高-低组、中-高组、中-中组、中-低组、低-高组、低-中组、低-低组。对九组被试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九组在自陈式自我妨碍上存在极其显著的组间差异。进一步的LSD多重比较结果可见表2、表3:

表1 九组被试在自陈式自我妨碍上差异的方差分析表

表2 九组被试的自陈式自我妨碍得分

由表由表2和表3可知:

⑴自我效能越低,自尊越高,那么最有可能进行自我妨碍,所以,自陈式自我妨碍得分显著地高于其他各组;

⑵自我效能越高,即自信心比较高,而自尊又较低,个体也不太可能进行自陈式自我妨碍;

⑶在同等低自我效能水平下,随着自尊心水平的升高,自陈式自我妨碍呈上升趋势;同样在同等高自我效能水平下,随着自尊心水平的升高,自陈式自我妨碍呈上升趋势;

⑷在同等自尊水平下,随着自我效能水平的降低,自陈式自我妨碍呈上升趋势。

2.自我效能及自尊对行为式自我妨碍的影响。

如1所述,仍将被试按自我效能和自尊分为九组,对九组被试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九组被试在自陈式自我妨碍上存在极其显著的组间差异。进一步的LSD多重比较结果可见表5、表6:

表4 九组被试在行为式自我妨碍(练习时间)上差异的方差分析表

表5 九组被试的行为式自我妨碍(练习时间)得分

表6 九组被试行为式自我妨碍(练习时间)的多重比较结果(P值)

由表5、表6可知:

⑴自尊和自我效能都较低时,个体最有可能进行行为式自我妨碍,而自我效能较低同时自尊心比较高时,个体也很有可能进行行为式自我妨碍,所以,低-低组与低-高组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⑵在同等自我效能水平下,自尊太低或太高,个体都有可能进行行为式自我妨碍。

⑶在同等自尊水平下,随着自我效能的降低,个体的行为式自我妨碍呈上升趋势。

⑷在自我效能和自尊都不太高或不太低时,个体表现最好,进行行为式自我妨碍的可能性最小,所以中-中组的练习时间最多。

三、结论

1.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自陈式自我妨碍与行为式自我妨碍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自我效能越高,自陈式自我妨碍越低,反之,自我效能越低,自陈式自我妨碍越高。

2.自我效能越高,练习时间和练习强度越高。即行为式自我妨碍越低,自我效能与行为式自我妨碍之间也呈显著地负相关。

[基金项目:滨州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BZXYQNRW200611)。]

参考文献:

[1]李春方:《成就情景中的自我妨碍研究述评》,《宁波大学学报》,2004。

[2]李晓东、袁冬华、孟威佳:《国外关于自我妨碍的研究进展》,《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4。

[3]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4]林杰斌、陈 湘、刘明德著:《SPSS11.0统计分析实务设计宝典》,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7。

张美叶:山东滨州学院体育系。

上一篇:分层次教学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创新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