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式”教学法的探索与体会

时间:2022-06-28 09:54:15

“动车式”教学法的探索与体会

动车,一般是指运营载荷并且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由同样自带动力的车头部分牵引运行。其优越的性能在于:动力效率高、再生动力好,并且其加速能力远远高于传统列车。“动车式”教学法,顾名思义,即:学生像一个个独立的动车,每一列动车都自带强劲的动力,在教师这个“车头”的引导下,高速高能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笔者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在教授《酒店前厅管理》(双语)以及《酒店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动车式”教学法主要包括以下探索与实践:

一、动力源:心理上独立的学习态度

大部分学生接受了多年的“填鸭式”教学来到大学,依然从心理上默认大学教师也应该采用强灌知识的教学方法,从而学习专业知识。其实这样的心态是不正确的。在很多国外的大学里,开学期初连教材都不会发,任课教师告诉学生,需要阅读的知识都在图书馆里,需要自己去找。连书名都不会告诉学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挖掘知识的能力。而我们国内的大学生正是缺乏这样的学习态度和精神。

所以,笔者在授课初期,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和学生分享自身的学习心得与体会。特别是《酒店英语》课程,作为一个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在学习英语的方法上和传统的方法有些区别。把这些心得都分享给学生。先建立学生能够学好的信心,端正学生自主学习、自愿学习的态度。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英语有先入为主的排斥感,认为英语课非常枯燥、乏味。所以,第一节课的内容安排尤为重要。笔者准备了一个3分钟的全英文无字幕的,和酒店相关的英文视频。让学生看了以后反复听这个视频的英文旁白,争取能够理解旁白的意思。很多学生就被这个视频的画面吸引住了,发自内心的想知道旁白的含义。这就是学习的第一步:对知识的渴望(Eager)。有了这个E,每个“动车”就有了动力源,接下来的一切就顺其自然了。

同时,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明确学习的动因即必要性。很多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是被强迫的。就像传统的列车是被车头拖着前进的,车头走多远,车厢就行多远。但这样的学习方法不适合专业学习,不可能在专业领域上有所创新。所以,要明确学习的动因即必要性,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把每节车厢变为动车,再生动力,自己前进。

二、轨道:轻松的课堂环境

有人曾经提出过一种观点:“不要用点名留住学生。”要想做到这个程度,教师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环境。这个轻松不是真的就轻松,而是看上去轻松。例如,我会告诉学生我不爱点名,即使是迟到,甚至偶尔旷课都可以。这样的课堂看上去很松散,无纪律性,但其实真的迟到和旷课的学生,我会“奖励”他们背诵一篇英文课文。通过实践发现,我的课很少有人迟到和旷课了。因为这种看上去“轻松”的课堂氛围,已经在学生心中催生了不努力会很难堪的无形动力。

三、燃料:小组学习、网络平台学习

建立了主动学习的信心之后,就要让学生进行自学的实践。就像是安装上了动力的动车,是需要燃料进行推动才开始它前行的第一步的。这个燃料就是小组学习和网络平台学习。例如《酒店英语》课程,笔者授课采用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分组进行课题策划与制作为辅的模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机房集中进行分组课题设计制作,从第9周延续到第16周(每周2个课时)。其中,有4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分组自由进行课题的讨论制作,其余的时间进行英文答辩。这样,教师也有充分的时间当面对学生课题的设计、PPT的制作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这样做会让授课更加灵活,肯定能大幅度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同样,在授课过程中,故意提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阅读资料和视频资料,简单的进行介绍,勾起学生的兴趣。并告知这些资料都已经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和观看。这样,学生就更愿意打开网络教学平台,补充课外的一些知识。

四、加速度:培养兴趣,学以致用

首先,每个人都想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教师在讲授一些知识点时,需要调整讲授的重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笔者讲授的重点不完全是这堂课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而是这些知识点所代表的背后的含义,或这个知识点的来历,用法,甚至会给学生讲和这个知识点相关联的一些有趣的故事。用这些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再强调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点,明白了这些问题以后,学生才会自发的去学习和记忆这些知识点的内容。同时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法找到学习的动机、自信、兴趣。

其次,让学生明白“理论指导实践”这句话的含义。怎样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使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授《酒店前厅管理》课程时,笔者会用大量的自身或者他人的行业案例来解释某个知识点的重要性。每个知识点都有对应的案例,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在讲授《酒店英语》课程时,这个方法就显得更重要了。学习英语这样的语言类课程,如果不把学到的东西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这门语言就算是白学了。笔者发现,即使是一些英语成绩相对好的学生,能通过CET-4/6级的考试,但是让他们说一句日常工作生活中很常用的话都不能够完整的表达清楚。这是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弊病。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词汇量和语法的学习,必须要学以致用,“哑巴英语”没有任何用处。所以,在讲授一个生词时,笔者的重点不是放在拼写和语法搭配上,而是重点在教学生如何正确的发音,以及告诉学生,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哪里会用到这个生词,以及如何说出这句话。并且还会让学生动脑筋想和他相关的所有的词,包括近义词、反义词、拼写上很相近的词等等。通过回忆,加深印象。在每周的2次课上,反复强调一些重点词汇,让学生最终能够记住。

五、小结

“动车式”学习方法,是以教师作为车头,学生作为动车箱,独立的学习态度作为动力,轻松的课堂环境作为轨道,小组学习作为燃料,兴趣作为加速度的方法来推动动车的不断自主的高效、高能前行。这样做不但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还注重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把传统模式下的“被动”转变成“主动”,让整组动车节节激活、节节发力。

上一篇:江苏房价上涨影响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下一篇: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路径选择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