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县尚志乡火山地质遗迹的形成与特征

时间:2022-06-28 12:03:52

辽宁朝阳县尚志乡火山地质遗迹的形成与特征

摘要:尚志乡位于辽西地区朝阳县南部,这里是著名的“热河生物群”产地之一,位于金岭寺—羊山盆地南部,为火山沉积构造。陆相火山岩极为发育,形成国内罕见的火山岩峰林地貌,规模之大为东三省之最,但尚未有人对其进行研究,本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该区火山地质遗迹的形成与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尚志乡;火山岩;地质遗迹;特征

中图分类号:P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地质遗迹依其形成原因、自然属性等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有重要价值的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及其产地;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

尚志乡位于辽西地区朝阳县南部,这里是著名的“热河生物群”产地之一,位于金岭寺—羊山盆地南部,为火山沉积构造。陆相火山岩极为发育,形成国内罕见的火山岩峰林地貌,规模之大为东三省之最。本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该区火山岩峰林地貌的形成与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当地的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自然地理概况

1.1 交通位置、地形地貌

尚志乡位于辽宁省朝阳县南部,北距朝阳市区60公里,省级206公路、朝青公路贯穿全境,乡内村级公路四通八达,具有便捷的交通优势。

该区位于金岭寺—羊山盆地西南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式降低,属于冀北辽西侵蚀中低山区,全区在内外地质营力长期作用下,形成了现在总体呈近东西~北东向,低山丘陵与山间盆地相间分布的地形地貌特征。

1.2气象水文

朝阳地处中纬度地段,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降水偏少。多年平均气温8.3—8.9℃;年降水量平均472.8—493.6mm,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是全县的汛期。秋两季多风易旱,冬季盛行西北风。

朝阳境内主要河流有大凌河和小凌河,各自注入渤海。小凌河及地下水贮量丰厚,各山岭间多山泉,水质良好,富含锶和偏硅酸。

2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本区位于金岭寺—羊山盆地西南边缘,为中生代侏罗纪拗陷盆地,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盆地狭长,长约200km,最宽处达40km,东、西两侧均以中、新元古界为主体的隆起带,为一中型非对称盆地。区内地层单一,以髫髻山组和土城子组最发育。髫髻山组岩性为紫灰色、绿灰色安山岩,底以玄武岩与海房海组平行不整合接触,顶以安山岩结束与土城子组一段砾岩分界。土城子组具有三分性:一段岩性为中粗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底与髫髻山组平行不整合接触;二段岩性为紫灰色巨厚层不等砾复成份砾岩,底与土城子组一段整合接触;三段岩性为绿灰色薄—中层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底部与土城子组二段整合接触。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以早全新世洪冲积最发育,分布最广。

2.2地质构造

本区的大地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辽西台陷之朝阳穹褶断束中,基底为前中生代地层。中生代以来,朝阳地区被卷入濒太平洋活动带,受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板块俯冲作用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朝阳地区位于华北地台(板块)东北部、燕山台褶带的辽西台陷区,南部为山海关隆起,北部与内蒙地轴相邻,属于环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岩浆活动带(环太平洋火山环)的一部分,中生代(2亿年一6千5百万年前)发生明显的构造“活化”,形成一系列的火山——沉积盆地。

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强烈的火山作用形成了金岭寺一羊山盆地的早期岩石——中侏罗世髫髻山组火山岩,一亿四千万年前的干旱气候形成了盆地中的红层和沙漠沉积——晚侏罗世土城子组沉积岩。进入早白垩世(大约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在金岭寺—羊山盆地的北部,开始形成了大面积的义县组火山—沉积地层。沉积并保存了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化石,其中以带羽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孔子鸟(Confuciusornis)化石群和早期被子植物而闻名于世。

3 火山地质遗迹的形成与特征

3.1遗迹的形成

由区内地质背景可知,中生代陆相火山岩最为发育,自下而上划分为两个火山岩喷发旋回,即中侏罗世髫髻山旋回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义县旋回。髫髻山旋回最发育的一个火山岩相是喷溢相,岩石以安山岩为主,呈大面积熔岩被状展布,其它岩类呈熔岩流产出。这些岩体暴露在地表,为地貌景观的生成提供了物质条件。

中侏罗世,随着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力的明显减弱,地壳处于拉张环境,在三叠纪—早侏罗世形成的褶皱基底上,早期形成的小型陆相盆地进一步发展,相连成片,形成现今金—羊盆地的雏形,之后陆续沉积了海房沟组冲积扇相夹河湖相杂色复陆屑建造、髫髻山组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土城子组红色磨拉石建造及红色复陆屑建造,且呈互层状态。在这些河湖相沉积中发现了驰名中外的动植物化石群,热河生物群。“中华神州鸟”化石的发现为古鸟类的起源与演化起到了重要见证作用,代表了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中间环节,证明了辽西是“世界上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辽宁古果”化石的发现推动了国际古生物学界对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的科学研究,充分证明了辽西是“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因此,沉积物和生物为化石遗迹的生成提供了物质条件。

3.2遗迹的特征

在尚志乡、羊山镇和王营子乡交界处,有大约40km2的火山岩地貌,这些地貌景观是由火山喷发和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地质遗迹。地层为中侏罗世髫髻山组。出露部分为该组上部,可见两次酸性火山岩喷发的界面。界面以下为灰白色流纹质熔结晶屑凝灰岩,岩石致密程度稍差,垂直节理及劈理发育,排列较密集。界面以上为黄褐色(风化面)流纹岩,岩石致密,垂直柱状节理发育,排列较稀疏。流纹岩与熔结凝灰岩之间的界面有较大的落差,形成向西倾斜的层面。形成东北地区罕见的极具观赏性的石林景观,尤其“五行山”和“南天一柱”构成独特的峰林地貌,极具观赏性。

4 结束语

地质遗迹保护是自然保护的重要内容,许多地质遗迹是相当脆弱的,一旦遭到人为和自然的破坏将不可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是保护这些地质遗迹的重要手段,人类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利用是通过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实现的,切实保护好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按原有形态和环境条件加以保护,避免人为造景,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上一篇:园林建筑中园路的设计施工 下一篇:探析建设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