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方法才会更有效

时间:2022-06-28 11:53:12

教方法才会更有效

针对学生对作文的修改不知如何入手这一情况,在这次微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摸索出了以下几种方法,感觉效果还不错。

示范法:示范修改前,我先行浏览了全班学生的习作,了解并归纳出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选取较典型的文章作“镜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找准修改点。再以学生的佳作为“向导”,指导学生找到“治病的良方”,从而悟出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之后,便可让学生为自己的病文“对症下药”。修改时,对修改困难大的学生,再进行个别化指导。

诵读法: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改完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这也是个好习惯。要跟平常说话一样地念。”对于作文中语言不流畅、衔接不紧凑、情感不相称等表达方面的毛病,光看文字是不容易察觉的,只有运用“读读改改,边读边改”的方法才能很快发现毛病。如:王一博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一进校园,首先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高高的大大的丁香树”。当他朗读此句时,总觉得别扭,后经仔细思考,认为“首先”与“第一个”保留其一即可 ,犯了重复的毛病。他又觉得用“高高的大大的”来形容作为灌木的丁香树有些不妥,改为用“枝繁叶茂”更为贴切。修改好的句子再来读一读,觉得流畅多了。看来“耳朵”这个老师还真挺称职,把毛病都挑了出来。可见,朗读自改法,对于作文中的丢字落词现象,明显错误的句子的修改是最有效的。

互评法: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自己写的作文,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而别人并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只能凭文字来理解。往往会出现自己写得虽不清楚,但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的现象。正因如此,同学互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如:我班一位写作能力挺强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不断,比喻拟人交错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师”那儿就通不过了:“你一会儿写花,一会儿写蓝天,一会儿又写树,一会儿又写小草,按着你这样的顺序,读完作文害得我像吃了‘点头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气,辩解自己就是按这个顺序观察的。二人争执不下,找我来评理。我因势利导,讲解了观察顺序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两个孩子连连点头称是。不见得“小老师”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挑出毛病来加以改正,再加上小作者的辩解,老师因势利导, 写作水平就会在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

上一篇:“教研员能走多远, 教师就能走多远” 下一篇:东胜学区制管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