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谈“人居环境”

时间:2022-06-28 10:32:51

吴良镛谈“人居环境”

人物简介:

吴良镛,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著名的建筑学家、城市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在建筑教育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6年被授予国际建协教育/评论奖。他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工程项目,特别是为旧城区改造整治规划设计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他主持的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试点工程,获1992年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2000年获得国家建设部颁布的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并在火热的城市化进程中,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Q:作为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及城市规划学家,是什么促使您走上学建筑这条道路,并颇有建树?是您儿时的梦想吗?

选择学建筑,这与我早年的经历有关。1922年,我出生在南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失守,我离开了南京,这期间我目睹了战争造成的破坏。记得1940年,我在四川合川参加高中考试,最后一门考完已是中午,这时日本人开始轰炸,天崩地裂,大火整整烧了一天,合川的大半座城都被大火吞噬了,这人间惨剧让狗儿都哭了,我此后再没听过一条狗的声音有那么凄惨。基于此,我对学建筑、为人们建个家的愿望是很强烈的。之后,我怀着“从事建筑行业、立志修整城乡”的愿望,挥手告别合川,走进中央大学建筑系。

Q:1988年,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您主持了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试点工程,并获得1992年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菊儿胡同是您最满意的作品吗?菊儿胡同在后来是否对实际的城市改造起到借鉴作用?

菊儿胡同的设计得到了国际各方面的肯定。我把它称为“菊儿胡同的试验”,这个试验始于1979年,应该被视为北京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当时我与朱自煊等教授研究什刹海的时候,就提出了居住区的模式:四合院的门面在街道占据较小空间,大街在两边,居住空间要大而安静。可以说,这种模式是好的。那么,是不是拿这个模式建设新的住宅呢?1979年开始研究这个模式时,最大的挑战是争取较好的密度,如果我盖3层的房子所拥有的空间相当于5层楼,那么这个试验就成功了,这个探索过程一直进行到1987年。

我想这是一个过程。菊儿胡同的设计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肯定,但是同行的建筑师对它的评价是:一般稍好。菊儿胡同在国内报道很少,是受之于国际学会的推荐,才被广泛知晓。虽然菊儿胡同的设计得到了国际各方面的肯定,但我希望我最满意的作品是下一个。

其实,并不是说让所有的房子都盖成菊儿胡同,这是一个方向,每个地方都具有地方特色,提高住宅的舒适度是根本追求。菊儿胡同是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产生和发展的,即使在北京,不同的地方也会有不同的做法。

Q:在改造与设计菊儿胡同时,您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人居环境科学”究竟是怎样的理论?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提出就是为了各种建设都要与人的居住、居住环境结合起来。人居环境应该包括建筑、城镇、区域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被综合考量。例如现在的农田水利,没有水就没有田,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1993年提出,1995年清华大学建立了“人居环境研究中心”,2009年,“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的“陈嘉庚科学奖”,说明这个理论得到了业内的认可。本世纪初,我决定要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经过10年,我出版了《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进展2002-2010》,这本书包含了对人居环境的探索、人居环境史的归纳,建构了一个科学体系。尽管如此,我们做的工作仍然是初步的,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

Q:“人居环境科学”内含着“宜居”这个概念。在您看来,中国现代城市的“宜居”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您认为中国哪个城市最宜居?

过去,我们以为建筑只是建筑师的事情,后来有了城市规划,有关居住的社会现象都是建筑所覆盖的范围。目前,我们城市建筑方面问题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你问中国哪个城市最宜居?这个问题好大。我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研究宜居问题了,现在还没有得到答案。其实,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城市在这方面做得好,那个城市在那方面做得好;每个城市又都有做得不够的地方。

Q:2012年2月14日,您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这个奖之后,您最想做的是什么?您的声音听起来充满了力量。

其实也没什么力量不力量的,我就希望工作做出点成绩,有成绩才有力量。至于下面最想忙什么?我想,需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Q:您是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起协助梁思成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您构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框架,是引领学科发展的科学家,又是规划事业的实践者。您最认可您的哪一个身份?

我认为,我之所以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首先是因为我来到了清华建筑系,有机会遇到了梁思成先生,以及很多的专家,比如那个时候文学系有朱自清,社会学系有费孝通等,清华的学术环境让我非常满意;第二就是创办建筑系的事业,这一点离不开梁思成先生,梁思成是个特别爱才、特别诗性的人。我个人也没有辜负梁先生的爱才之心,在工作上很尽力。

至于回答“最认可的职业身份”这个问题,我想我首先是教育工作者,因为教育工作者不光教书,还要研究问题;作为研究者又要参加实践,自1947年梁思成先生出国回来后,我作为他的助手参与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呵呵……其实这些都是我要做的事情,没有哪一个最认可的。我现在还在带7名研究生,还教书,坚持每学期为本科生上《人居科学概论》第一课和最后一课。同时,我还要研究理论,不研究怎么教呀?研究理论就要时间,就要搞城市规划,不能脱离实践。

Q:2003年,在南京市支持下,您主持、设计了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苑。对于这个作品,您本人满意吗?有人说,这是你的收刀之作,是吗?

我最早知道南京要建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苑,是在2001年9月9日的北京一次座谈会上。2003年11月,南京有关领导来到我家,在谈到江宁织造府建筑工程主持人选时说道:“在南京当地找一位设计家并不难,念及您是南京人,希望您能够为家乡留下一个作品。”我虽是南京人,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只在南京住过不到1年的时间,之后一直在北京从事教学与规划设计研究,每次到南京也只能是短暂停留,行程匆忙。随着年岁渐长,“白头相见江南”,这话说出了我多年的心愿。尽管难度很大,但我还是欣然受命了。

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苑所在位置,据考证是原江宁织造府的西花园位置。方案设计五易其稿,工程由原本设想的“一府三馆”——江宁织造府、曹雪芹纪念馆、红楼梦文学馆与云锦博物馆,最终演变成所有内容的博物馆,以及象征“西园”的园林、红楼梦文化俱乐部等组成部分。推敲来推敲去,博物馆主体建筑最终采用了现代风格,将传统园林层层叠叠立于其上,形成立轴山水之盆景,这也是红楼梦文化的缩影。

从开始接手设计以来,我一直惦记着它,以前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南京去,看看建得怎么样。后来为了这个建筑,我还专门写了一本书——《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苑》,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在那么小的场地里设计红楼梦文化博物苑,这就好比螺蛳壳里做道场,一个字“难”!这个作品不能说是我的最后一件,但我是尽力而为了。

这个建筑目前已经建好了,现在就是布展还没搞好,如果布展搞好了,就可以开门迎客了。我其实也很希望它早点开门迎客,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嘛!

Q:您参与、主持过北京奥林匹克建设规划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及美院附中校园规划、中国历史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前期方案、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北京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北京长安街规划设计、北京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其实,岂止在北京,全国其他许多城市,如秦皇岛、北戴河、邯郸、保定、唐山、北海、厦门、桂林、酒泉、张家港、苏州、无锡、柳州、三亚……它们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项目,都凝聚着您的智慧。您不但被誉为“新中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先驱者之一”,还被称为杰出的建筑教育家、著名的水彩画家、多产作家。是什么原因让您在多个领域做出一项又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你说的很多事,其实不是我一个人在做的。但说到这个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学习,人要一辈子受教育,我自己也不断地在学习。如果不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你的创造性是从哪里来?要善于向古人学习,向身边人学习,向外国人学习,向大自然学习。我的案头最近摆了一本《乔布斯传》,乔布斯可以说是一个传奇,和其他许多人一样,我对他也很感兴趣。他有他自己独特的方法论,我想从他的方法论中借鉴和学习一些精髓,看能否运用到建筑规划的方法论中。

人是很平凡的,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善于学习,要善于从各个方面找到自己可以学习的人和事,要随时随地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现在的青年学生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上一篇:风筝风电 别具一格 下一篇:“隐形奔驰上路,请多关照”等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