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的进击和思虑

时间:2022-06-28 09:39:16

自十几年前珠江经济带概念提出后,规划几经浮沉,如今仍在浮沉。何时跃出水面,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成为珠江沿岸十几年的一块“心病”。

那种一直在努力,总是缺点火候的感觉,让珠江沿岸屡受挫折。却又不退反进,愈挫愈勇,尽力争取未来一丝一毫的可能。这种感觉,就像一道不知何时才能解开的方程式: X是国家战略,Y是地方措施,等号那边就是珠江经济带(X+Y=珠江经济带)。目前的状况是,Y一直在努力摸索和X契合的那个答案,却总是没有达到完全匹配的程度;而X又迟迟没有浮出水面的迹象。

到底是难解,还是无解?目前,谁都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解释。我们采访了珠江沿岸几个省份的领导、航运企业和有关区域专家,得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姑且不论支持或反对,单以乐观和不乐观两种态度之间,就难以取得一个平衡点。

就以珠江经济带成功审批后带来的可观效益而言,珠江沿岸各省市是乐见其成的。他们都希望能够建设这样一个经济带,给珠江沿岸带来新的活力。但在能否得到国家支持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珠江:难以跃升的“一横”

有专家分析,近年来国家针对珠江流域的政策措施,少之又少。

以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为例。该会议提出了“两横三纵”城市群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所谓“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主要是针对中国已经形成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3大城市群,同时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

政策出台后,华南各省表示不理解:为何不是“三横三纵”?珠江作为华南地区唯一横贯东西、且内河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的河流,该河流的沿岸经济带为何没有作为另外的一横纳入到国家城镇化总体战略布局中?国家对珠江―西江经济带究竟持什么态度?

再向上追溯,交通运输部在“九五”期间规定的重点建设项目“两横两纵”国道主干线和三条重要路段,形成的贯穿我国东南西北的“井”字形快速公路运输大通道。其中与水路联运有关的有一横一纵:一纵是指同江一三亚的高速公路干线,它与我国沿海的南北海运线共同构成与对外开放格局相吻合的沿海运输大通道;一横是指东起上海一重庆的高等级公路干线通道,它与长江航道一起成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带梯度开发的综合运输大通道。

其中,珠江同样没有机会成为其中重要的“一横”。

2013年9月,在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贵州省社科院副院长宋明表示:“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国家层面没有协调机制,重大项目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就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统筹。”所以他又无奈地说:“泛珠十年合作有所进展,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这虽然说的是泛珠合作,又何尝不是说出了其他珠江经济规划(抑或设想)的心声?西江经济带和珠港澳自贸区目前都面临这样的尴尬境地。

乐观:各省见机行事

尽管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也很少得到高层的正面回应,但珠江沿岸的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省也在不遗余力地推进珠江经济带建设。

持续10年历史的泛珠三角合作算属于其中的佼佼者。早在2003年,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就联合提出了“泛珠三角经济区”的设想。次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举行,并形成了“9+2”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机制。此后十年,每一年都会如期举行。尽管只属于地方同盟,这项合作也为泛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解决了许多难题。

珠江―西江经济带算是一匹黑马,近几年异军突起,吸引了来自各方的目光,甚至“上达天听”,进入高层决策领域。最初,只是广西一个省份借“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建设之际,提出西江经济带的设想,并且搞得有声有色。去年8月底,全国政协调研组来广西调研后,建议将珠江考虑进去,因此,最后形成珠江―西江经济带。

这样一来,广西多了几名小伙伴,结束“单兵作战”状态,进入战略合作新局面。经济发达的珠江下游省份广东从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转移、延伸经济腹地等多方面的考虑,还有上游城市从带动经济发展的角度,对这一设想进行了积极配合。

目前,粤桂已经开展了试点工作。以广西梧州和广东封开县两地边界为轴心,在靠近西江和321国道的100平方公里区域(两地各50平方公里)建立“粤桂特别合作试验区”,建设一条梧肇经济走廊,为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打头阵。

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等待,等这个试点取得成功。然后才能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然后再由点到面,将合作经验扩大到整个珠江流域。

担忧:火候仍有欠缺

但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航运专家分析说,现在谈珠江经济带尚为时过早。

首先,“国家不太可能在同一个地方同时建设两条经济带”。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而这条经济带上有很多路线与珠江是重合的,尤其是直通东南亚部分。所以,“珠江经济带即使能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不是现在。”

另外,长江经济带风头正劲,“国家不一定愿意这个时候分出精力、财力等再做一件同样的事情。”或许等长江经济带试点成功以后,将这个经验在全国重要河流推行开来也未可知。这位专家还分析,现在看来,2013年国家通过上海自贸区规划,可能就是在释放出一种信号,或者说为珠江经济带打头阵。从这方面来看,国家对珠江方面,显然作出没有大的决策。

他分析说:“如果国家能够及早通过港珠澳自贸区,珠江经济带或许能够成功。”

这位专家还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长江和珠江做了一个比较。他分析说,从河流管理部分来看,珠江和长江相比处于弱势。如长江的管理属于国家体制,如交通运输部针对长江专门建立水利局、海事局等直接管辖部门,长江治理也是由国家财政部直接拨款;珠江则没有这种待遇,它属于地方体制,主要由地方出资管理,中央只是以转移支付或者配套资金的形势给予支持。

就像中国的高校,有些部级直属,有些是省部共建。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珠江显然是后者。

上一篇:海工市场重新洗牌 下一篇:观点:未来全球海工浮式生产装置市场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