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和大脑,谁支配谁

时间:2022-06-28 09:17:40

身体和大脑,谁支配谁

“洗掉它,这该死的污点!我说了,洗掉它!”这是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的台词。麦克白夫人教唆自己的丈夫杀死了国王,随后她每晚都在“梦游”中不断搓洗双手,试图洗掉心中难以消弭的罪恶感。

20世纪初,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就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有负罪感的心理疾病患者往往会有强迫性洗手行为。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清洁不仅能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也会让人们对其他人的罪恶看得更淡。由此看来,基督教、印度教等诸多宗教非常重要的洗礼仪式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在某种意义上确实能够净化人的心灵。

洗手等清洁活动只不过是生理上的行为,它是如何将内在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感洗掉的呢?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具身认知理论”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具身认知”就是我们把嘴角上翘露出牙齿、做出微笑的表情时,心情也会趋向于开心,即身体的感知激活了心理体验,反之亦然。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身体的结构、活动方式、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我们的认识和思维。我们内在的、抽象的心理过程是被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塑造出来的。根据这个理论,我们清洁身体的同时其实也是在给自己的精神洗澡,因此才会觉得自己能洗掉罪恶感

身体影响思维

此前,心理学家一直将身体仅仅视为信息的接收器和行为的执行者。就像计算机的硬件一样;而人类思维则像是运行在“身体硬件”之上并可以指挥身体的“心理程序软件”,对身体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独立的处理和操作——思维是完全独立于身体的。不过,越来越多的实验都表明,身体对我们的思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美国西北大学和斯坦福商学院的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一个人是否会像掌权者那样行事,取决于他的身体姿势而不是他所拥有的头衔或地位。在实验中,研究者让一部分参与者以伸展的姿势坐在椅子上,将一只胳膊放在椅子的扶手上,另一只手舒服地防在身旁另一个椅子上,同时把腿伸远并翘起二郎腿;另一部分参与者则采用收缩的姿势,将腿并拢,肩膀下垂,并把手放在大腿上。然后他们保持这样的坐姿进行角色扮演,研究者随机安排他们扮演经理或下属。结果研究者发现,尽管在角色上经理比下属权力更大,但伸展姿势的下属都比收缩姿势的经理表现出了更强烈的掌权行为。

科学家也在理论上论证了我们的思维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和发端于身体的。我们的抽象思维看似与现实无关,但实际上是以思考熟悉的事物为起点向前延伸的。如果追根溯源,我们最初熟悉的事物是什么呢?显然就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以及身体与周围世界的互动为我们提供了对世界最原始的认识。

我们通过身体感受到冷和热,然后有了冷淡、热情等情绪,这也是为什么手捧着热咖啡的人会觉得一个陌生人更加友好、热情。下次你和朋友吵架时请不要待在户外,外面寒冷的环境会让彼此的关系更加僵化,换一个温暖的地方更有助于缓和你们的关系。

科学家还发现,当我们在比较高的地方时更容易回忆起积极的事情,当我们登高望远时心情一下子开阔起来,忧郁情绪会一扫而光;而在低的地方则更容易回忆起消极的事情,我们在山底仰望山顶时,心情总是没那么偷快。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以身体为中心建立了对上下左右的空间以识,然后有了提拔、贬低的概念。

这种影响随处可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思维受到身体影响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朝着同一个方向上班的夫妻感情会更好,因为同一个方向给人“同舟共济”的感觉,相反的方向则会产生“分道扬镳”、“各奔东西”的感觉;人们走来走去时意见容易摇摆不定,所以做决定时要静止不动;拿着比较重的文件时我们也会觉得它更加重要;坐在坚硬的椅子上谈判更容易导致双方陷入僵局;吃苦味的东西时会对周围人的道德评判更苛刻;心里装着很多秘密的人会感到身体非常沉重;与他人说话时不断点头会感到对方说的更有道理,而摇头的身体运动则会强化消极的态度;低头、耸肩、弯腰会让人情绪低落,而腰背笔直、昂头挺胸则让人情绪高涨。

由此看来,我们的思维并不是独立于身体之外的,身体感受和行为对思维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明。现在,也许还有人会质疑:麦克白夫人每天都洗手,为什么她的罪恶感并没有减轻,最后仍然精神失常而自杀呢?是擅长捕捉人性的莎士比亚写错了吗?还是这一理论不足以解释这一现象呢?

密西根大学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清洁哪些部位明显取决于不道德行为的具体执行器官,这也进一步说明身体运动经验影响着人的思考、判断。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诱导参与者去撒一个恶意的谎言,有的是通过写邮件的方式,有的是通过语音邮件。后来,通过语言撒谎的人认为漱口水比洗手液更有价值,通过手写邮件的人则相反。这个实验说明,嘴上说了假话要清洁嘴,手做了坏事要洗手。因此,密西根大学的研究者认为,麦克白夫人可能洗错了身体的部位。她教唆丈夫去杀人,所以她是通过她的口去犯罪的,然而她却试图通过洗手来降低罪恶感,这显然不能达到目的。所以,她的罪恶感还是没有被洗去,最后精神失常了。

(摘自《科学之谜》)

上一篇:奇思妙想 第11期 下一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