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护理及预防

时间:2022-06-28 06:38:47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护理及预防

【摘要】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护理及预防。方法:通过本院2008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的43例喘息性婴幼儿的病历资料分析,针对性的对本病常见的诱因、症状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加强随访。结果:所有患儿经细致的护理,尽量减少诱发因素,喘息得以控制。结论: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通过治疗,辅助雾化吸入,有针对性的护理,尽可能减轻患儿不适,促进康复,同时与家长沟通,减少顾虑,密切合作,加强预防,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婴幼儿; 喘息性疾病; 护理

婴幼儿时期的喘息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多见。以发作性咳嗽和(或)喘息,以夜间或清晨为重。喘鸣音音调比较低钝,呼气用力,呼气时间延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在哭闹活动后加重。肺部叩诊呈鼓音,两肺布满哮鸣音。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和婴幼儿哮喘,全年均可发病,主要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生活环境的改变、变应原的增加[1]等引起。虽然治疗措施日趋成熟,但中、重度气喘急性发作仍有发生,如不及时控制,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需机械通气,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本文对2008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经过抗炎、平喘止咳、雾化吸入,对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均在1~3周治愈或缓解出院,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43例临床诊断喘息性疾病的婴幼儿,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4~12个月26例,2~3岁17例。其中伴有心力衰竭的患儿3例。主要诱因是受凉感冒和护理不当。多数患儿较胖,不同程度喘息,呼吸困难,咳嗽频繁,哭闹,两肺布满哮鸣音及粗湿啰音。X线检查:无异常改变或肺纹理增粗或有淡薄均匀阴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8~10×109/L,中性50%~65%,淋巴35%~40%。

1.2 病因分析 婴幼儿期呼吸中枢调节功能较差,肺组织分化不完善,呼吸肌较弱,呼吸运动表浅。当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诱发婴幼儿反复喘息的主要病原体之一)[2]、细菌及其他微生物侵袭引起呼吸道感染,气道高反应性和支气管痉挛时呼吸道不畅,分泌物增多积聚在管腔内,加之免疫功能低下,因而导致咳喘、呼吸困难等。

1.3 治疗方法 控制炎症,抗病毒、抗变应性炎症,止咳化痰平喘,吸氧及静脉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辅助雾化吸入2次/d,疗程7 d。

1.4 护理措施

1.4.1 一般护理 由于重症,最好住通风、整洁、安静舒适的单间。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对流风,相对湿度大,利于呼吸平喘。采用湿式清洁,避免刺激,包括物品、气味等,减少对支气管黏膜的刺激。物品经消毒处理。对神志不清加气床栏以防坠床。患儿喘息、呼吸困难,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干扰和操作,对严重呼吸困难者应暂禁食。卧位时可抬高头胸部,并经常变换、拍击背部,促进排痰。保持充足的水分、营养,多次少量喂水。减少活动或哭闹。保持口腔清洁。建立患儿生活日程。

1.4.2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惧怕医护人员的接触,家长对本病的知识缺乏,焦虑、紧张情绪。医务人员应耐心、热情,有技巧的与患儿沟通,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并感到护理人员的真诚与关爱,增强其安全感和信任感。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告知其可以获得相关帮助和需求,讲解本病的发展及治疗方法、诱发喘息的因素,让家长在治疗中给予配合。

1.4.3 生命体征观察及临床症状的护理

1.4.3.1 T、P、R每15~30 min观察1次,高热者行物理降温,多饮水等。当心率加快、紫绀患儿每隔1~2 h翻身扣背。如有烦躁不安、呼吸暂停,肝脏在短时间内增大,同时有心律的改变,要按心力衰竭处理。使用洋地黄制剂时,剂量要准确,注意毒性反应(呕吐、恶心、嗜睡,心律不齐等)每次用药前至少听心率1 min,儿童低于60次/min,婴儿低于80次/min或较前少20次,通知医生停用。呼吸困难者给氧气吸入,尽量给予面罩加压。按缺氧程度给湿化氧。必要时应用呼吸机正压给氧,严密观察给氧效果,防止氧中毒。喘憋严重者,常因CO2潴留而出现呼吸性酸中毒,要严观神志、呼吸深浅节律,皮肤潮红、震颤是否存在,并及时抽血送检血气分析,通知医生。痰液黏稠时,行雾化吸入,勤翻身、扣背;勤吸痰,较大儿鼓励咳出。吸痰时由于婴幼儿呼吸道黏膜柔嫩易受损,动作要轻、敏捷,并执行无菌操作。

1.4.3.2 皮肤出现出血点、瘀斑,呕血、便血等,考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注意观察有无腹胀,出现嗜睡、惊厥、昏迷等提示有中毒性脑病的发生,及时通知医生,备好止惊、脱水要等。

1.4.4 补液 喘息时呼吸深快,从呼吸道排出水分较多,加之进水不足,常发生程度不等的隐性脱水,需及时进行补液。准确执行医嘱,严格掌握剂量和滴速。一般可经口保持液体入量。对不能进食者可进行静滴,总液量以60~80 ml/(kg·d)为宜,速度应控制在5 ml/(kg·h)以下。严密观察心肺功能,防止肺水肿。

1.4.5 营养与喂养 由于咳喘、发热等消耗增加,消化功能受到影响,故需加强营养,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饮食。要耐心喂养,保证足够的营养。小婴儿无力吸吮者,该用小匙或滴管喂。如孩子呼吸困难,边吃边喘,可让其少量多餐,并注意不要让食物呛入气管,喘息、紫绀缓解后再喂奶,咳嗽时应暂停喂食,以免引起窒息。同时应多喂水,有助于痰液稀释。

1.5 雾化吸入

1.5.1 优点 药物以气雾形式经气道直接到达肺部病变部位,起效迅速,避免了对非病变器官的影响,且雾化柔和呼吸过程舒适,用药量小、易操作,可作为婴幼儿喘息的首选治疗方法。

1.5.2 方法 配好雾化药液加入雾化吸入器中,将雾化吸入管及氧气管同时插入患儿头罩内行雾化吸入疗法,氧流量4~6 L/min完毕予拍背,吸痰。

1.5.3 护理 吸入药物时加强护理指导,创造温馨及可爱的吸入环境,护士应耐心解释,语气温和,做示范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握持姿势及正确怀抱小儿,解除患儿及家长对雾化的恐惧,让患儿安静更好地接受雾化,迅速减轻患儿喘息症状,缩短疗程[3]。治疗前做胸部X线检查,治疗1周后复查。每天观察记录体温、咳喘、心率、精神状况,哺乳、进食、肺部体征等情况。雾化面罩一套只供一位患儿使用。雾化吸入时,必须专人守护,雾化同时轻拍背部,拍背方法即五指并拢成空心掌,由上而下,由外向内,有节律的轻拍,以通过外力使痰液排出。治疗后擦净口鼻周围的雾水[4]。

1.6 健康教育,加强随访 多进行户外活动,加强锻炼,增加体质。毛细支气管炎与日后反复喘息及哮喘有着密切的关系。反复发生喘息的婴儿在进入青少年期时发生持续性哮喘的风险更高,故就婴幼儿反复喘息发作的常见原因,作好预防极为重要。病毒感染与气道反应性疾病为常见原因。早期预防:在季节变换之际,家长要注意给婴儿适当增减衣服,不要着凉,预防感冒。流行病季节,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加强家长的卫生知识,少量多次喂水,给充足的营养。避免污浊或有异味的室内空气。告知家属不要抽烟,让患儿被动吸烟,母乳喂养可有效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及其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发生[5],尽量去除易产生过敏因素,对于高危患儿及时进行预防性干预。

2 结果

43例喘息婴幼儿经综合性治疗,雾化吸入,在环境、饮食、心理等方面给予精心护理,均在1~3周治愈或缓解出院。同时加强随访,尽量减少诱发因素,预防喘息反复发作,获得满意效果。

3 讨论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的一组综合征,该病除了有肺部炎症外,还存在气道反应性和支气管痉挛等症状。急性期喘憋严重,若不及时控制发作,尽快解除气道痉挛,解除缺氧状态,很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对患儿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有效控制喘息,行雾化吸入,认真细致的护理,使患儿早日康复。又反复发生喘息者经治疗近期预后大多良好,部分病例远期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6],故指导患儿家长加强预防知识,减少诱发因素,避免日后反复。

参考文献

[1] 赵玉歧,孙宝华.小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新医学,2006,38(8):543-545.

[2] 曹力,卢竟,钱渊,等.6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9):528-531.

[3] 黄虹,廖金娥.不同状态下高压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4):462-463.

[4] 杨冬平.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J].中国中医咨询,2009,1(2):285.

[5] 白珺,徐佩茹.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进展[J].中国儿科杂志,2009,24(4):312-313.

[6] 范永琛.小儿哮喘与“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区别[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68-70.

(收稿日期:2012-09-06) (本文编辑:李静)

上一篇: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在治疗胆囊结石中的临床疗效... 下一篇: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