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后进生"说话"的艺术

时间:2022-06-28 03:41:59

班主任与后进生

我学习完潘凤亮的《教育能够改变什么》一书感想很多。记得他说过:不懂的尊重孩子的师长,是最没素质的。他们也不可能教会孩子去尊重别人。而且,不要误解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优点看成缺点,因为事物总有两面性。爱观察、爱思考,当然会暂时减慢做事的速度,但这对孩子的成长却有更大的益处。作为班主任,每个班都不排除有后进生,尤其对那些后进生来说,说话更要讲艺术。

后进生,通常泛指那些纪律意识差,成绩居班级下游的学生。每个班都不可避免地有几个甚至更多的后进生。这些学生不应该被忽视甚至是遭歧视,而应成为师生关注和帮助的对象。后进生固然给班主任带来了烦恼和压力,但通过对后进生的启发和教育,班主任也能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能力。对后进生的说服教育,主要靠语言来完成。那么,班主任该怎样对后进生说话呢?以下一个方法不妨一试。

一、发掘闪光点,多说赞扬话

后进生在班上要么默默无闻,要么被老师“另眼看待”,所以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关注和肯定。班主任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都足以让学生在心中铭记感念,长久回味。况且后进生除纪律或学习成绩不佳之外,也有自己的闪光之处,也有让人称道的地方。他们可能在体育上有专长,在艺术上有天赋,他们有的乐于助人,有的热爱班级体,这些都需要班主任悉心观察仔细发掘,抓住其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如我班的A同学,上课不是讲话就是睡觉,成绩是班级最后几名,任课老师看到他就头疼。去年在体育场排练翻牌,对我说:“老师,您喝点水,天气热,您的嘴巴也干的。”当时我就表扬他,并鼓励他在学习和纪律上要有所提高,通过他的努力,确实进步较明显。又如:我班的B同学,上课爱讲话的毛病,总也改不掉,学习也不认真。这次在学校举行的“十佳歌手”比赛中表现突出,在比赛前认真准备,积极投入,反复练习,荣获“十佳歌手”,我及时抓住他认真做事展开表扬,并告诉他,学习也需要认真对待,只要长期坚持,成绩就会提高,我相信你肯定行。通过表扬,上课变的认真,各方面都在提高。

我班张帆 胡万红同学学习不好,可劳动非常积极,每次学校大扫除,他们拖地,擦门窗 排桌子,忙得满头大汗,还不停的问:”老师,还有什么事要干?我趁机对他们说:”老师特别喜欢你们现在的表现,如果你们在学习上再下点工夫,就会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到那时,同学们都会对你刮目相看的,老师和父母也就更开心了,”他们听了我的话也比较高兴。

二、激其潜能,说说“激将话”

激将法固然是个“老掉牙”的法子,但居然也屡试不爽。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若不加改进的使用此法则显然不合时宜,使用不慎还会落个适得其反的后果。不过,如能对传统的比较生硬的“激将法”的话语加以改造,以开玩笑的方式轻松道出,也能收到奇效。如,为了激励我班许泉同学认真学习,我打赌似地对他说“:你这次考试名次要是进十名,我请全班同学吃德芙巧克力!”或是:“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唱首歌给你听。”当我讲完,学生激情高扬,同学都要他赌一把,他也答应,通过他的努力,去年的期末考试,名次前进十五,我和同学们都为他高兴。教师的“赌注”新鲜有趣,学生通常真的会“赌上一把”,只为了让教师小小地“破费”一次,或为了让教师小小地难堪一下。只要他们能投入到学习中去,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寻找回失落的自信,那么,他们整个学习面貌的改变、学习态度的改观便指日可待。

三、放低高昂的头,说些请教话

在学生的眼中,教师似乎无所不能、无所不通,但事实远非如此。韩愈说得好,“弟子不必不如师”。有些方面教师可能确实不如学生,或许教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其他方面的爱好,或许教师受年龄和自身兴趣所限无心涉猎,比如电脑:就算教师比学生精通,也不妨装着不懂的样子,和那些“精于此道”的学生聊聊,请教一下“贝克汉姆到底是谁”“如何用QQ聊天”等问题,让学生体验一回为人师的感觉。如:我班的瞿波同学,我常常叫他帮我收收资料,打打文章,电脑上碰到问题就虚心向他请教,时间长了,他觉得老师很器重他,学习成绩好了,担任楼长的他工作认真负责。又如:C同学,我可以说他是个“双差生,”但他在摄影等方面很有一手,我侄儿结婚,刚好期末考试最后一天,我用车专门接他去酒点,为我们家摄像、刻录等。班级有事,也常常有他搞定,这学期我省心多了。

四、学学“婆婆妈妈”,和学生“拉家常”

师生之间并非只是教与学、教导与聆听的关系,也需要进行思想之间聊聊家长里短,问问家庭情况,谈谈前途理想,说说兴趣爱好,以此缩短彼此的距离,拉进彼此的内心世界,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认识和感情。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值得信赖,教师的话他怎会不听,教师的课他怎会不上?我常常找我们的学生聊聊家长,问问家庭情况,发现效果还不错。我时常告诉自己,只要学生的心跟着我,就不怕管理不好班级。

五、触动人心,用类比说话

用类比方式说话,一是可以弥补正面说理的不足,二是可触及受教者的心灵。我班有一个学生,初中时父亲就去世了,他跟父亲感情极深,因此受到很大打击,对什么都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学习上没有动力,成绩也越来越差,我找到该学生,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大学生,父亲在他大二那年因病去世,家里为父亲治病借了一大笔债,本来他完成不了学业,但他选择贷款读书,并在外兼了几份职,平时生活上省吃俭用,硬是咬牙坚持到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还清了债务,还供弟弟读完高中考上大学。班主任讲完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对自己的学生说:“你知道那个大学生是谁吗?就是我们学校的某某老师,我希望你能像他一样振作起来,将悲痛深埋心中,认真学习,挑起劝驾的重担。”这个学生深受震动,以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学习倍加努力。

上一篇: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下一篇:让知识在巩固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