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话”,怎么说

时间:2022-06-28 03:22:23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在工作中,班主任需要经常找学生谈话。高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生理、心理的不同步发展让他们时常出现逆反现象;信息高速发达,一些不良思想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审美观也产生干扰等。这些因素导致班主任的谈话常常面临新的困境:谈话手段单一,学生触动不大;谈话内容枯燥,说来说去就那几句话,老生常谈;谈话没有效果,学生我行我素,“涛声依旧”,等等。最后只好“怒发冲冠”或者“一声叹息”。其实,我们班主任适当的改进一点谈话的技巧,还是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比如:

  一、做好细节,尊重学生,以德服人

  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现在的班主任老师中年轻教师居多,一旦发现了学生的违纪行为,往往情绪激动,“龙颜大怒”,把学生叫进办公室后声色俱厉地大声训斥,认为“打是亲,骂是爱”,“恨有多深就是爱有多浓”。然后就是“一揽子”惩罚措施。给人感觉高高在上,冷若冰霜。这样处理未必能真正解决问题,多数情况下让学生“畏而远之”。尊重学生当从细节做起。我们不能自己坐着而让学生站着,甚至是面壁站着;和女生谈话时应当准备好手帕纸,在她们控制不住流泪时你不能无动于衷,任由其“一把鼻涕一把泪”。我们要做好倾听的准备,耐心听完他们的陈述,弄清事情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的谈话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学生也能冷静地面对自己的行为。扣住“心”弦,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选准时机,理性处理,以智育人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学生是未成年人,但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面对一些性格倔强或者理解问题比较偏激的“刺头”学生,在事发当场当下与其谈话谈心往往效果不佳。因为他们处在“火头”上一般很难听进反面的话。对此,我们不能操之过急,最好采取冷处理的方式,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和他谈。欲擒故纵,不怕他不低头不认错。有时候在学校不方便谈,可以选择家访的方式。环境变了,气氛变了,有利于我们和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三、树立榜样,激励进取,以情动人

  法捷耶夫说:“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在和学生谈话时我们班主任一定要重视榜样的正面引导作用,特别是自己身边的优秀学生事迹,以他们为例,具有熟悉性、针对性和震撼性等优势,效果也比较明显。都说别人是自己的镜子,通过对比,我们帮助优等生找出不足,力求他们“会当凌绝顶”;通过比较,我们帮助学困生进步,达到“更上一层楼”。我们班主任要建立“榜样人才库”,也要建立“教训警示集”。有时候,反面的教训也会在和学生谈心时发挥重要作用。比如“马加爵的故事”就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胸怀坦荡,不能斤斤计较,要适当处理同学关系;“卢刚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别人的成功,不能产生恶性嫉妒心理……

四、积累素材,故事启发,以理感人

  针对学生害怕挫折,我们可以和他说说“树疤”的故事。树疤的形成源自枝丫被他力折断。这对于树本身而言无疑是痛苦的。但是农夫劈柴时会告诉你一段树干哪个地方最硬,最难劈,那就是枝丫折断后形成树疤的地方!它告诉我们: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生命中,我们不要害怕挫折,要在失败的地方、受伤的地方坦然面对,勇于承受,汲取教训变得更坚强!让挫折的印记成长为“生命的勋章”!

  针对学生厌恶父母老师的严加管教,我们可以说个“小马的故事”。小马很小的时候,当它休息时,主人总是把缰绳系得很短,而且系得很高,所以小马总是不能躺下来休息,只能站着,久之,嘴角被绳子勒得鲜血淋漓。表面上看,主人似乎很是残忍,没有爱心,但是,我们要知道,小马是靠本能活的,而它长大后是要拉货走长路的,这种做法看似绝情,其实是主人对它的一种锻炼。不然,它只有一个出路:屠宰场。所以,主人的“残忍”恰恰是对它最好的爱护。俗话说:棍棒下出孝子,戒尺下出才子。父母、老师有时对孩子凶一点、严一点,那也是对孩子、学生的一腔关爱啊!

  教育理论家陈爱芯教授说:“班主任是青少年精神的守望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我想,我们班主任只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改进自己的策略,用爱心、智慧和真诚去和学生面对面、心贴心,用大爱做小事,无论遇到怎样的学生,我们总能找到那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我们也一定能体会到谈话成功的喜悦,教育成功的幸福!

上一篇:和谐校园——现代教育的新追求 下一篇:学会品味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