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道路施工的质量常见问题及管理控制

时间:2022-06-28 01:30:56

小议道路施工的质量常见问题及管理控制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带路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首先从影响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的因素着手,详细叙述了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则与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对其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措施与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道路施工;质量问题;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一、影响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工程设计决定着工程质量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基础是工程的设计,工程设计的质量决定着工程建设的质量,设计的质量高,那么工程建设的质量也就高。另外,在城市道路的工程设计中,所测量的数据是否准确、制定的结构方案是否合理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该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如果测量数据不准确、制定的方案存在缺陷,将会对工程建设的质量造成一定的隐患。

道路施工的组织设计和施工的工艺影响着工程质量

作为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在该工程施工之前,就应该将该工程制定的系统的施工组织设计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运用适当的施工工艺。除此之外,因为城市道路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征地或者拆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施工单位要能够灵活的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及时的调整施工方案,准确、快速、灵活的适应多种情况的市政道路工程计划。

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

城市道路建设的物质基础就是工程施工中所选用但是施工材料。所选用的施工材料质量的高低、保管是否恰当等不同因素,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年限。

施工人员影响着工程质量

一个施工单位,离不开监督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因此,作为城市道路建设的主体,对最终的工程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道路建设的施工人员,要对该项工程的设计理念、要求以及施工方案、计划等详细的情况均有所了解,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二、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城市道路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时,必须把要城市道路的质量放在第一位,一切以工程质量为核心。

坚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是对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化和程序化的平台,一个合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融合了质量管理所有的目标、方法、手段、标准等,是确保工程质量并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方法。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质量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人是质量管理的动力,提高人的素质,发挥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防止人为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预防为主是指要重点做好质量管理的事前管理和事中管理,应积极主动,而非消极被动,同时严格检查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和中间产品的质量,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

质量标准是评价城市道路质量的最重要尺度,城市道路的质量是否满足合同要求,应通过检查监督、质量检验,严格对照标准来评定,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才是合格,否则必须返工处理。

三、道路质量常见问题分析

路基方面

路基方面的质量缺陷,是指在城市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路基局部沉陷、路堤失稳、路基弹簧或者路床积水的情况;在施工单位的挖方过程中,可能出现土方坍塌、超挖、侧移或者扰动的现象;在回填的过程中,出现回填土标的高度厚度不均匀、不密实或者下沉等现象。

路面不平,水破坏

路面通过碾压,然而凹凸不平部分的峰谷长度不大于碾轮接触面,就是产生疙瘩坑表面,因为密实度不好,突起部分密实度高,低洼部分密实度不好,进而导致路面结构层的强度与密实度不均匀。再就通过冬春季节的雪水水分积聚与雨水雨季的渗透,导致软土基中会渗入很多水份,极大地使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支撑不住路面结构,造成路面变破坏形。还有早期施工时损坏现象体现为:沉陷、唧浆、沥青从集料表面脱附等。

城市路面塌陷裂缝

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破坏现象之一就是塌陷裂缝,伴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无论路面基层是半刚性的还是柔性的,都会产生塌陷裂缝现象。最常见的裂缝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与网状裂缝三种:纵向裂缝是沿道路的纵向开裂,通常和行车方向基本一致,长宽不同;横向裂缝是沿道路的横向开裂的,和道路中心线基本垂直,长度有的贯穿部分路段有的贯穿整个路段。网状裂缝是由一系列多边形小块构成网状开裂,裂缝纵横交错,它刚开始的形状是单条、单条的平行纵缝,之后在纵缝间产生斜向与横向连接缝,构成缝网。

道路施工的质量问题处理措施及质量控制方法

(一)路基下陷回弹的处理措施

一是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清理碾压层下软弱层。对发生下陷回弹的部位,能够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合的良胜土壤后重新碾压,或者将其过湿土翻晒,搅拌均匀后重新碾压,然而在施工中要尤其注意,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严格控制不能用异类土壤混填,防止形成水囊;二是防止使用液限大于 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 2%与天然稠度小于 1.1 的土作为路基填料;三是填筑上层时,应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与含水量进行检查,等检查合格后才能填筑上层。填筑上层时需要采用其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到路基,开好排水沟。

路面裂缝的处理措施

针对路面面层质量常见的问题,进行防治时,施工单位必须要根据正确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来有效的控制路面和路基的结构质量。针对沥青类的路面,要严格的把握和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比例以及施工环境中的温度。另外,在对沥青结构的混凝土路面碾压过后,施工人员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检测沥青路面的各个指标,并记录下所检测的数据。

组织机构保证措施

为了组建一个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机构,甄选质量意识强、施工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的优秀人员充实到质量管理的各级机构或部门,制定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

制定明确的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和权限,使其权责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一道施工工序都要实行工序签证制度,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人,并严格落实考核制度并采取奖惩制度,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和质量创优。

技术管理保证措施

在认真分析工程实际状况基础上,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如施工测量、组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工作,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批准之后,严格按施工方案组织实施工程施工,并根据工程的动态变化对工程质量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强化工序管理,使整个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施工实施阶段质量控制

进行每道工序前,都由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关键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必须经过严格论证,坚持按章操作。

严格落实监督管理制度,实行工序质量考核负责制,每道工序必须自检、质检员检查验收,确保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之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经签字后才可转入下道工序的实施,对于达不到标准的坚决返工。

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从源头控制工程质量,把好材料采购关、试验检验关,特别是确保钢材、砼、沥青砼等材料的质量,同时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提高工程质量。

做好施工收尾工作

验收前,项目经理部按施工合同认真检查工程任务是否已按照有关规定的完成,成立专门的质检部,派遣专职质检工程师按合同规定的规范、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认真落实工程质量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工作,检验施工质量是否全部合格,控制工程总体质量,对于工程质量自检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返工,确保工程质量。最后进行现场清理和整修,并检查和核验质检试验、验收记录等工程资料是否齐全。

结束语

在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工程质量,就要做好工程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对道路施工质量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对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控制,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钟强.论市政工程建设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0.

[2]杨建珂.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1(7):79-80

上一篇: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初探 下一篇: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