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交流交往的空间分析

时间:2022-05-12 12:06:53

促进交流交往的空间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群之间的交流是越来越多了。随之而来的,现代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上开始注意到居民在交流方面的需要,也把小区居民的交流视为小区规划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种交流也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物质环境就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它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影响着居民间的交流、交往活动。相对来说,人们在户外逗留的时间越长,邂逅的频率就越高,交流交往也越多。本文选择了苏州山塘老街区和时代花园,通对新旧街区的对比分析,了解大型活动场地和组团绿地对邻里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交流交往,空间分析

中图分类号:C0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有人把交流,交往活动分成三个部分: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一类活动对于物质环境的要求都不相同。物质环境包括非常多的方面,就我们常见的来说,有地理条件,周边环境,小区内在物质条件等。但所有活动都有一个基础条件——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从现代规划上来看就是大型活动场地和组团级绿地。

从地理位置上看,山塘街区处于古城区西北,是历史建筑保留较多的地段之一。东接石路商贸区,西临虎丘山风景区,南邻山塘河,北靠北环路。时代花园东临滨河路,南至邓尉路,西接塔园路,北靠何山路,周围集中了学院、大润发超市,是一个居民、企业、双职工和年轻人居多,居民文化程度普遍较高的社区。

一、小区调查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被调查人数比例为时代花园38%,山塘街区62%;同时对调查年龄结构进行划分5-25岁;25-60岁;60岁以上;分别对“您是否在空余时间去的活动场地、去活动场地的频率、逗留时间的长短、与邻居的熟悉度等”进行提问。

通过问卷综合分析,山塘街区由于在古城区附近,活动场所很少,居民在空余时间大多数以菜场,门前小道作为活动场地。街区房屋年代久已,虽然有一部分是院落式住宅,但条件有限,院子内的空地也很少,仅可以供一些老人围坐聊侃。相对后期建造的住宅,住户几乎都不愿意在小巷中散步,要散步就到附近的石路步行街。随着山塘步行街的建成,本区内越来越多的人以它为空闲时间的休息、散步活动场地。而与山塘老街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时代花园是一个较新的居住小区,小区内有明显的中心广场、院落庭院、组团绿地等,小区内居民大部分以中心广场为活动休闲中心,居民去活动场地的频率远高于山塘街区。在休闲活动的人群中,两个小区都以老人和小孩为主。相对于中年人这一层次,两个小区就有一些差异,由于山塘街内的住房,大部分以一层为主,出门就是道路或是院落空地,所以有一些中年人在工作或茶余饭后会在自家门口与周围邻居闲话家常,或是到新建的山塘步行街散步。而时代花园居住者中以中年人士为主,大多数都是早出晚归的上班族,就连周末也可能加班加点,他们在空余时间,会去一些健身房、酒吧、咖啡屋等娱乐场所休闲,不太愿去小区内的公共活动场地,只有少部分人可能为了陪伴孩子而在公共活动场地中散步。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山塘街位于苏州市古城区,是历史建筑保留较多的地段之一。规划结构比较古老,是传统的小街。在那时不只没有中心广场和组团绿地这种概念,就连规划建设都基本上是靠自然发展完成的。居民间的独立的交流空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公共空间一般就是内院,或是像茶馆之类的公共建筑。基本状况至今没有太大的改变。

根据调查,接受问卷的人都肯定山塘街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组团级绿地。同时,接受问卷的人中37.5%表示居民间交往频繁;37.5%表示有较多的交往;另外25%表示很少与他人交往。在进一步对居民的交往对象进行调查发现,37.5%的手调查者的交往对象是成年人;50%的受调查者的交往对象是老人;生于12.5%的受调查者的交往对象是小孩或年轻人。最后,有50%的人认为居民间的交流交往情况很好;25%认为一半;25%认为少,应该加强。

综合调查分析;首先,从环境因素上来讲,山塘街并没有固定的、真正意义上交往的公共空间。按现在的理论来说,居民间的交往和交流就应该是非常少。但是调查结果却是交往交流情况基本满足居民需要。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加进环境以外的因素了。根据调查情况,绝大多数的居民都是当地人,祖辈世代都住在这里。居民们,邻里间非常的熟悉,甚至非常了解彼此的性格特征,这大大加深了居民间的交流情况,弥补了物质环境对交流交往的不利影响。但是这是历史性的,不可以作为小区规划的出发点来考虑。

同时,接受问卷者中以老人为主。因为住房条件,地理位置等问题,一般子女成家后都会搬到外面去住,住宅留给老人居住或是出租。因此在接受问卷的人中只有37.5%是中年人,其余都是老人。也正是因为这样,小区内交往活动较多的老年人。

最后,对于山塘街的规划,认为在限制不是很多的区域进行改造;在控制建筑密集,限制较多的区域可以适当的修建小景或是小型公共活动场地,这样可以更加的进居民间的交流。

现代居住小区的情况和老城区的就完全的不一样了。这里调查新区时代花园为例。时代花园在古城区外,离市中心地段很近,交通非常的便利,对居住的地理位置来说是非常好的。相对于古城区,时代花园的物质环境是非常完善的。小区居民的年龄层次相差不大,在接受问卷的居民中50%为50岁以下,50%为50岁以上。对于小区内的绿地环境,75%的受问卷居民认为很好;25%认为一般,总的来说,时代花园的硬件设施受到了居民的认可,值得借鉴。在交往的频率上,50%认为一半;50%认为偶尔。同时在活动人群方面,37.5%主要是儿童活动;12.5%是中青年的活动;50%为老年人活动。对于这样的交往交流情况,37.5%认为一半;其余62.5%的问卷居民认为不满意。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时代花园为小区居民提供了非常好的活动环境,但是真正在小区内活动时大都是老人和儿童。在与小区居民谈话中发现,忙于工作的中青年阶层在闲暇时都会去小区附近的休闲场所活动,在小区内的活动非常少。小区的组团绿地一般有供居民休息,聊天的亭台等小景。但调查发现这些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只有小区东北角的一块场地经常有人活动,但也主要是儿童游玩和老人晨练。

由以上分析得出,不同的时代和地域造成小区的居民所认识邻居的人数与熟悉度的不同。山塘老街由于虽然没有大型的活动场地,但房屋的组合形式便于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而在时代花园由于有固定的活动交流场所——中心广场,小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可能不会局限在

本幢楼之内,认识的人可能更广一些,但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大家都忙于工作,使得邻里关系淡化,小区内多的只是老人与老人之间、小孩与小孩之间的交往,而年轻人、中年人之间的交往太少。

二、结语

古时的山塘是姑苏最为繁华之地,可以想象当时当地人的交流交往非常的普遍。可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很多老苏州人搬离了山塘,而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搬进了山塘。由于方言、性格、生活习惯的差异,这些外地人与苏州本地人的交流越来越少,最终成为陌路。现代的建筑将每户人家都独立的分隔了开来,本身就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交往,虽然在小区内增设了中心活动广场,可快速的生活方式仍然限制着人们的进一步交往,不少富于生气的城市和居住区变的死气沉沉。为了更好的促进居民的交往,很多小区都提供了一定的交流平台,诸如布置宣传栏、文化活动、设有特色的场所、观景点等,这样就加强了小区居民出行目标的重要性,它们是那些每个人都会很自然地去寻觅的事物或场所,大家出门的几率多的,互相认识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了的,和谐居住环境的建设促进整个社会潜在的交往可能性,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同时也提升了社会的发展。

作者简介:姓名:王雅琼 ,出生年:1985,性别:女,籍贯:江西

上一篇:我国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前景 下一篇:雾霾下的绿色住宅设计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