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木刻技法在插画中的表现

时间:2022-06-28 12:33:53

探析木刻技法在插画中的表现

插画作为视觉传达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日常书刊杂志、平面艺术设计中。插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这决定了创作技法的迥异。手绘是插画创作最主要的技法。在绘图表达的统筹范围内,黑白木刻作为一种传统、古老基本形式与平面设计中的黑白插画存在着紧密地联系。

插图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画种之一。人类起初的成型的语言文字是象形文字。它是一种有问有图的文字。凭借着这种特性,人们对它的探究便无止境。我的理解是象形文字既是最早的文字又是最早的插图艺术形式。因为它是人类通过对生活的点滴凝练出来的图字结合。

随着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盛行和对人类历史的总结,书籍便应运而生了。为了方便阅读,此时的书籍中也伴随出现了插图。这也是插艺术最初的作用与呈现目的。

相对而言,绘画艺术是一门广博的学科。绘画也分为不同的门类,插画和版画便是其中的两种。版画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它分为木刻、铜板、丝网等不同技法。之前提到的版画的独到之处:刀痕与木味,这是版画位居中国文化艺术史重要地位的依据。

黑白木刻作为传统插画表现形式的一种。它具有自身特殊的表现力,即味觉和视觉。黑白木刻的直接受者是木版,施者是刻刀。前者本身散发的木板的香味是木刻插画最特殊的元素;后者侧重表现了刀痕的灵动之美。黑白木刻作品的成果印证出了整个创作过程,,使结果与过程并存。这是一种力量,一种使黑白木刻永葆活力的力量,一种代表了传统绘画工艺的力量,一种值得后世代代相传的力量。

另一方面,木刻插画注重构成感。这和视觉传达中的平面构成非常类似。黑白木刻没太多花俏的装饰,有的是富有变化的点、线、面的组合构成。黑白木刻同样注重疏密、节奏、韵律。其实黑白木刻技法单纯,但是越是看似简单的事物反而越难掌握。因为要用简洁的手法创作出富有灵魂的艺术品,这是对创作者极大的考验。

究竟对于插画和木刻技术语言来说,它们有无契合点呢?我在此大胆阐述下个人观点。

我们现今接触到的插画其实大同小异。无非是从线条(形态)、色彩、风格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有的是纯线描,富有古典、传统之美,给人一种婉约、纯粹的感觉;而有的插画则是拥有浓墨重彩的豪放、夸张之气,当然也多出了一份灵动;同时色彩的不同运用给人的感觉也是截然不同的。单一的色调带有一定的神秘感,让人不自主地想要深入研究一番。相反,复杂多样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是活跃的、热情的,有一种色彩主动与人沟通的神奇力量。色彩越丰富,人们内心的自主选择性和认知性就越强;说起风格,插画的风格形式也是各有其特点。有的卡通,有的风雅;有的恬静,有的奔放等。无论如何,插画的这几种特质都是相互并存而且存在一定的差别的。而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除了人为臆断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创作技法。

对于插画甚至是范围扩大到绘画来讲,不同的创作技法造就了不同的作品,赋予了不同的感情,造成了作品对人们不同的心理或精神影响。我认为加以臆断的黑白画在一定环境或影响下可以作为插画形式来呈现。同样,黑白木刻与黑白画的联系相对来说更为紧密。因为二者的色调和纹理都大概一致。除去黑白木刻的木味、刀痕等特点不说,它和黑白画大致看起来是非常相似的。所以说我认为黑白画是插画与版画之间的理智的联系人。

提及木刻技法,我认为影响它的绝大部分因素在于刀法变化。经过艺术处理的刀法变化更集中于表现木刻的形式美感。艺术家们所创作的集艺术构思与艺术传达于一体的作品脱离不开木刻原有的艺术语言。所以要求形式美感对于木刻技法研究是必要的。对于木刻技法的研究内容无外乎是掌握和运用黑白灰的变化。黑白灰的概念不是绝对的,是彼此间相对而言的。而在此对比中所包括的因素是:形、色、点、线、面等。木刻线条的不同则表达出相应的画面效果和创作情感。木刻中最响亮的艺术语言莫过于黑白对比的强烈、利落、朴实。这也与木刻削弱真实的表象和繁琐的细节,而强调对象的结构和内在韵味的本质特点相呼应。而木刻中起调和作用的灰色,它依然是没有具象的概念。而是一方面通过黑白对比、过渡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又作用于黑白表现中的调和剂。掌握了黑白灰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就能很大程度上体会木刻技法。

插画与版画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插画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可以作用于纸质或电子设备等各种领域。在这个诺大的领域中,有一种语言无时无刻地唤醒着我们对插画的关注,这就是木刻语言。它用自身的气味和痕迹向我们诉说着它的成长和发展,也提醒人们关注有关它服务于插画所创造出来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上一篇: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探究立领在民国旗袍中的变化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