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技术应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时间:2022-06-27 11:20:07

试论新技术应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已成为企业走向成熟和发展的关键。然而,面对当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在推广新技术应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造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就新技术应用对建筑工程造价流程管理及核算方法的影响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新技术;工程造价;流程;核算

中图分类号:TU201.7 文献标识码:A

1 建筑工程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对建筑工程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十分重视,原建设部于1994年8月颁发了《关于建筑业1994年、1995年和“九五”期间重点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提出推广应用建筑工程新技术:2005年进行了修改补充,2010年10月,住建部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进行了修订,出台了《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推广应用的通知)》。

建筑业推广应用的新技术主要有:一是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二是混凝土技术。包括高耐久性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技术等。三是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四是模板及脚手架技术五是钢结构技术。包括深化设计施工技术、厚钢板焊接施工技术和高强度钢材应用施工技术等。六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包括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施工技术及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等。

2 新技术应用对建筑工程造价流程管理的影响

2.1 项目决策阶段

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阶段,据研究分析,这一阶段的设计费支出只占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在建筑单项工程设计中,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新的合理的项目决策理论可降低工程造价3-8%,甚至更多,因此工程造价控制应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作为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来抓。

2.2 优化设计环节新技术应用意识不强

目前,业主往往把投资的控制中心放在施工环节上,为了赶工期,往往边设计边施工,而对设计环节重视不够。其原因:一是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看到搞施工招标,招标价要低于底标、施工单位要让利等,殊不知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二是由于业主专业知识上的限制,无法很好地选择项目设计,虽是通过招标,但此时方案不细,概算粗略,很难来综合评定。

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约占40.1%,居第一位。

专业自身的设计失误、专业之间的设计矛盾产生的图纸变更、返工、停工会造成投资巨大的浪费,如果出现巨大的工程事故,则不仅仅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

2.3 施工阶段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住建部《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推广应用的通知)》的推出,随着新技术新产品带来的显著效益,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新技术推广和创新的队伍当中。大家都知道,建筑工程是一次性的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是工程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进些年新兴的工程预警软件则有效防止了工程设备故障情况的发生,降低了作业施工费用,增加了经济效益。

大庆于2006年自主研发了热洗、除垢预警软件,该软件是基于数据库环境编以及用户端协同运行的监控报警系统。该系统是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与设计开发而成。能够针对施工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使管理者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范于未燃。目前,通过该预警系统管理,设备月平均故障率由7.41%下降至5.39%,降幅2%,直接经济效益160多万元。

2.4 新技术应用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现在,随着国家政策对节能、环保设施、专利产品的鼓励,对各个科技型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国涌现出了大批新产品和新技术。2008年5月21日,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颁布,秦皇岛地区要求新建住宅全部安装可调式热计量表。

根据国外的统计数据显示热计量的效果是明显的,可节约20%-35%。如果以秦皇岛地区90平米住房为例,虽然每户装配热计量表费用约3500元,但是装配后每年的取暖费可节约400-500元,如此计算,8、9年即可抵消成本费,9年后即可见效益。还有人曾经统计过,全国平均每109.52平米采暖面积可节约2.69吨煤。由此可见,应用好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是明显的。

3 新技术应用对建筑工程造价概算方法的影响

3.1 信息技术的应用克服了传统缺陷,追求卓越

在传统手工操作时,往往是直接使用定额册上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乘以工程量来获得定额内直接费,另外再根据当前报告期材料的价格与编制定额时所使用的材料价格对比,计算价格变动产生的价差加到定额内直接费上,得到工程直接费;然后再根据工程直接费和定额直接费计算各类费用,形成造价费用表,从而得到工程总造价。由于计算工具和手段的制约,在保证预(决)算结果不会有很大偏差的前提下以上过程往往还要进一步近似,尽管几乎无人愿意承认,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会出现人为的错误,但是人为的计算错误往往还是频频发生,手工计算能力的有限,使得工作效率和精度成为一对矛盾。这一切电子预算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益处,利用电脑软件只要你给它的命令是正确的它就绝对不会出任何差错。特别是可以简化以往那种繁杂的手工汇总计算的工作流程,现在只需点击一个按钮,自动汇总完毕。

3.2 电算化兼灵活性和实用性于一身

电子预算解决方案,使企业的预算和预测完全实现自动化。减轻了繁重的预算工作,人们不必费时费力地手工计算工程量和汇总数据。再者,用上了电子预算,经理人不论在哪里工作,如办公室、住宅、甚至飞机场,都能及时获取所需资料。它拓宽了用户使用预算编制系统的地域范围。电子预算解决方案也能对各种可能情况进行模拟,从而促进了预算规划的灵活性。例如,如果项目经理提出,“如果某分部工程量提高一个百分点或降低一个百分点,会出现什么情况?”电子预算技术只需1min就可完成任务,电脑会支持预算资料的整体或局部的任何更新和变化,所以使用者可以迅速预测出各种预算的可能性,然后再做出准确的最后预测。

由此可见,通过实施预(决)算电算化与办公自动化革命,提高办公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及管理成本,从而大大提升了单位内部的运作效率。采用工程量计算软件、钢筋软件进行工程量和钢筋用量的计算,运用套价软件编制工程预决算,无论哪一种电算化都给工程造价工作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

总之,随着现代科技术在造价行业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必将进一步推动造价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炜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09(5).

上一篇:刍议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下一篇: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