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时间:2022-06-27 06:45:07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摘要】旨在最大限度保障债权人利益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在不少国家已经确立,而我国尚未确立该制度,本文一方面分析该制度在我国建立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试图构建该制度的基本要件。以期在我国能早日建立较为合乎国情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关键词】第三人侵害债权 相对性 侵权行为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度发展,人们对于物的要求由最初的确定归属变成物尽其用,这使得债权越发成为交易目的或者实现交易的手段,在现代民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债权的大量运用,以及不断出现的物权化现象,使得打破债的相对性,注重维护债权成为新的理论焦点。及早在我国构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有利于遏制不正当竞争从而保护债权,促进民事活动健康发展。

一、侵害债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理论起源和确立依据

第三人侵害债权,是指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故意实施或与债务人恶意同谋实施侵害债权人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为。英美法系则称之为“妨害合同关系”。他们认为,引诱侵害合同权利,凡侵害行为可得的不法行为的情形,即得同侵害财产权一样,成立诉因。美国甚至将尚未成立的合同也囊括在保护范围之内。

而在大陆法系,法国将第三人行为的可责性作为切入点从而将第三人侵害债权纳入侵权法的调整范围。德国以适用《德国民法典》中一般侵权的规范来解决第三人侵害债权这一问题,我国台湾地区根据债的不可侵犯性理论对“台湾民法典”第184条做了扩大解释,认为债权对于债权人来说是一项可期待利益,所以第三人侵害债权也应该属于侵权行为。

(二)我国构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需要注意的理论问题

由于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特殊性(它涉及债的突破性问题,对债权与物权的区分以及救济方式都有所混合),很可能打乱现有民法体系的内部和谐,故而我国学者在构建其制度时产生了激烈的争议。

关于债的相对性问题。传统理念中,债权是相对权,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提出请求从而实现债权,如果债权不能得到满足,债权人应该向债务人追究违约责任,而债关系外的第三人对债权人没有义务。但是,债的相对性并非牢不可破,如债的物权化现象。由于现实经济的发展需要,打破债的相对性,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对保护债权比较有利。

关于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法律适用问题。大陆法系将民事权利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作为绝对权的物权用侵权责任加以救济,作为相对权的债权则以违约责任加以救济。但是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行为只能是一种侵权责任,侵害债权的行为却以侵犯物权的归责方式加以救济似乎不合理。但是同样的,侵权法近年来的发展已经大大扩展了其保护的范围,许多国家都承认在一定条件下债权也是侵权法所保护的对象。

最后要强调的是,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是一种辅助制度。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只能在违约责任不能很好的补偿债权受损时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这是一项辅的制度,而且应该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才能建立该制度从而适用侵权法的规定。

二 、侵害债权制度的构成要件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和问题前文已经论及,如何构建可以实际运用的制度还有很多问题要研究。就大陆法系而言,一般是将第三人侵害债权以侵权行为来认定,其要件也与一般侵权的构成要件基本相同。而考虑到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很有可能侵害第三人的利益,亦可能造成救济方式的混乱,故而在构成要件上一定要有所限制(应该比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更为严格),从而保证债权人利益与第三人行为自由间的平衡。笔者认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应该具有以下一些条件:

第一,主体应该是与债无关的第三人。这里的第三人要是与被侵害的债权无关的第三人。债的当事人由违约责任规制,利益第三人、人等都已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来规范其活动,不适用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第二,被侵害的债权是合法的。法律只保护合法的财产,非法的债权不受法律承认更遑论保护。这里要注意的是,合法之债包括意定之债(合同之债)和法定之债。

第三,侵害行为的不法性。如何是“不法性”或“违反善良风俗”不好下定义,具体则需要法官在审判时仔细斟酌,既不能强加道德义务也不能放纵恶意的损害行为。并且有学者从正面提出侵害债权的免责事由,如正当竞争、履行职务、忠告行为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法官判案时需要考量的因素。

第四,主观故意。第三人侵害债权的主观要件应该仅限于故意。如前文所述,债权不具有物权的对世性和公示性,第三人很难知道债的内容甚至不知债的存在,在第三人不知道债权存在的情况下侵害债权而承担责任则会显失公平,也不利于民事活动的进行。故而侵害债权行为应该仅限于故意,过失不能构成侵害债权。

第五,债权人的债权受到实际损害。有损害才有赔偿,只有债权人的债权受到实际的损害,债权人才能要求第三人进行赔偿。第三人侵害债权所需赔偿的只能包括财产损失。

第六,侵害行为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即损害结果是由侵害债权的行为所引起的。但是由于侵害债权的类型比较多样,间接侵权和直接侵权又有细致的分类,所以在认定因果关系时要尤其慎重。

三、结语

我国的《合同法》和《侵权行为法》都曾尝试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这一制度,却都依然坚持了债的相对性原则,没有承认这一制度。但是,第三人侵害债权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应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从而弥补法律在债权违约救济不足情况中的漏洞,以保护民事活动的健康发展,促进诚实信用的交易行为。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民商法研究第六辑[M].法律出版社,2004.

[2]杨立新等.侵权行为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3]李永军.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9.

[4]祝卫国.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上一篇:浅谈煤矿采矿技术 下一篇:关于加强部队车辆维修保障工作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