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时间:2022-06-27 02:26:00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主人

新课标把教学的重点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上来,引导他们想学,会学,善学。在这里笔者就在小W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谈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或体验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

例如课堂上我一般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将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和感受写出来,把你认为最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并写一写让你感动的原因。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课文中哪些句子你认为写得最优美?读了课文以后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你是怎样分段的?你这样分的理由是什么?……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学生的问题一个个穿起来,一个个智慧的火花加以引燃,照亮学生的心智,最后回到课文的主旨上,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

不少学生学习语文精力花了许多,效果却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学会怎样发展自己。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什么,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做好课堂笔记。小学阶段课堂笔记比较简单,一般有两种方式:(1)是圈点勾划即用不同的圈点线条等符号标出文章的段落层次,圈出重点词语,勾划出重点句段。(2)是用笔记本或在书的空白处记录,记录的内容主要是段落大意,中心内容,写作特点及多音字。我还要求学生将自己读书时读出的感受和体味在一旁进行批注。同时也可以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摘抄,摘抄在笔记本上。在记录学习笔记的过程中,我建议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记录。重点难点易错的内容用红色笔记录加以突出,同类知识点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这种有色笔记,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下课后我都要抽一部分学生的笔记进行检查,指出学生笔记中的错别字,以及不当之处,帮助学生纠正。同时对那些笔记详细、清楚、认真、有创意之处的同学予以表扬。对那些没有记笔记的同学,我一般要求其课后补上,并给他讲清作笔记的重要性。时间长了,学生慢慢养成了作笔记的习惯。我鼓励学生相互借阅笔记,以便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可学习到别人的长处。

2.读书指导。语文教学就是要“读”占鳌头。新课程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改变了按语言知识体系构建语文教学系统和过分强调语言知识教学与训练的倾向,而特别强调了诵读,强调积累感悟和熏陶,也就是要求“多读”。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通过读才能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1)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2)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3)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学好语文,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我在平时常用讲幽默,笑话,俏皮话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多方式、多层面、多渠道地训练学生的语感,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发展。

3.鼓励学生质疑。学贵有疑,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我们总担心学生不会提问,事实上一旦学生思想的火花被点燃,学生会提出很多的疑问,但有时也会出现学生的问题乱飞,提的问题不着边际。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如:提出一个你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或生词?在词语用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用这个词语?换个词语可以吗?……也可以引导学生向老师发问,往往一个有价值、有意义、有趣味的问题,能激活学生无穷的思维空间,学生随机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个敏感的问题适时出现能刺激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活跃区”。

三、引导学生的学习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一个不断参与和实践的过程,学生只有亲身参与了,去看了,听了,想了,那些感受到的事物和知识才会慢慢地丰满具体起来,生动鲜活起来,最终成为自己的知识。要让孩子们能像蜜蜂一样博采众“花”,教师就必须设计建设好的学习平台,引导和帮助学生学好语文。

比如在教学《秋天的画》一课时为帮助学生加深对秋天的印象,课前可以组织学生秋游,带着孩子们走进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让学生在田野里边欣赏金黄一片的稻谷,观赏一碧如洗的天空,采摘火红的枫叶,抚摸枝头的硕果累累。再回到课堂,举办一次座谈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的秋天,然后再学习课文,并让学生们用手中的笔画出心中蓝蓝的天,金黄的稻谷和火红的枫叶,不经意间学生将感情的认识与抽象的文字符号联系在一起,将具体形象的事物与生动丰富的语言融为了一体。

作为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范艳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导报,2007年第1期.

上一篇: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浅探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