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力士陆永,十年成就奥运冠军梦

时间:2022-06-27 01:08:47

广西大力士陆永,十年成就奥运冠军梦

2008年8月15日,22岁的广西大力士陆永为中国举重队赢得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第8枚金牌,这是中国举重大级别的一次突破,全国为之欢呼,家乡更是为之沸腾!

从1998年练习举重至今,整整10年过去了,“十年辛苦磨一剑”,陆永付出的,何止是艰辛?

少儿追梦,“我要当世界冠军!”

陆永是家中长子,1986年1月1日出生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东竹村东竹屯,父亲陆启玉和母亲都是当地普通农民,弟弟小他3岁,哥俩整天跟着父母在田间地头跑,日子过得艰辛,却也其乐融融。

小陆永虎头虎脑的,长得很壮实,个儿比同龄的小伙伴大,吃得也比小伙伴多,村里人打趣说:“瞧这身板,瞧这饭量,还真像个小运动员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小陆永还真喜欢上了体育运动,经常拉上小伙伴们去跑步、打球……

这一运动下来,他的饭量更是见长,吃饭再不用小碗了,用父母给他专门备的一个大海碗,一次一大碗。或许是多吃多运动的缘故,他的力气挺大,跟小伙伴玩抛石子,他拿的石子最大,抛得却最远。

陆永7岁的时候,有一次,他跟着父母到县城买化肥,回村的路上,懂事的他主动要求帮父母扛那袋30斤的化肥,父母不同意,怕太重了,他扛不了,结果,他抢过来就抡到了自己肩上,一路小跑着走了。路上的村民都啧啧称奇:“这娃儿力气不小呀。”从此,小陆永得了一个“人王”的绰号。

被称为“人王”的小陆永挺自豪,走路都神气了很多,小胸脯挺得高高的。

1994年7月,广西三江县举重运动员兰世章在雅加达举行的第20届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上囊括了本级别的3块金牌,其中挺举成绩打破了152.5公斤的世界青年纪录。消息传到家乡,人们都激动不已。为了庆祝这一喜事,政府特别邀请他回家乡做报告。而兰世章正是陆永的表叔,小陆永得到这个消息,兴奋得觉都睡不安稳。报告会那天一大早,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会场门口等着了。

听着兰世章充满激情的演讲,看着他自豪的神情,小陆永深深地被感染了,一个要当世界冠军的梦悄悄在他心里生根发芽:“我要像兰叔那样,当世界冠军!”

从此,他更加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每天放了学做完作业,一定要去跑步、打球,然后才回家吃饭。

明师激将,“你得替老姐争回这口气!”

1998年7月,上小学四年级的陆永来到了三江县城,投靠在县城居住的姑姑。换了一个新的环境,他仍然没有忘记他的体育运动,每天放学后,就和同学一起到三江县灯光球场打篮球。

11月的一天下午,三江县业余体校教练兰燕云很偶然地在灯光球场上发现了正在玩篮球的陆永。见到他的第一眼,兰燕云就有种感觉:“这个孩子很特别,肩膀宽宽的,脸圆圆的,身材胖胖的,还有挺挺的‘鸡胸’,正是练习举重的好材料。” 就是这次偶然的相遇,改变了陆永的人生轨迹。

在说服陆永和他的家人之后,兰燕云将陆永收归门下,练习举重。从徒手动作到有杠铃训练,陆永在举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性格豪爽的兰燕云虽然只是一个县级业余体校的教练,但非常热爱基层体育事业,可以说为此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她尽力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培养他们的技能,甚至照顾他们的生活。孩子们的吃、穿、洗、睡,以及复习功课、辅导作业,她都事事经手,有时候,连家长都感慨:“兰教练比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还要尽心。”所以,孩子们都和她很亲,也愿意听她的话。因为她年纪不大,孩子们便亲热地叫她“老姐”,陆永叫得特别勤,因为,他对自己的这位启蒙教练充满了感激和敬畏。

很多人认为,举重训练很苦,也很枯燥。年少的陆永却痴迷其中,几乎把上学以外的时间都投入到举重训练中。这些,都是因为他心中的那个“冠军梦”,因为有这个梦想,他比其他孩子沉稳、执着,其他学员嘻嘻哈哈相互打闹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埋着头苦练。

一次,陆永正抓着杠铃练挺举,突然,“嘭”的一声,杠铃重重地从他头顶摔到了地上,一下子滚出好远。陆永呆呆地看着杠铃滚远,没有任何举动。兰燕云一向容不得学员训练时有丝毫松懈,看到陆永发愣,她马上冲过来:“你怎么回事?”陆永这才反应过来似的,慢慢跑过去拾回杠铃。兰燕云感到有些不对劲,要知道,陆永训练从不要人监督,而且都是下狠劲地练,今天的表现有点奇怪。她走到陆永面前,拍拍他的肩头,想问问怎么回事,突然,手下的温度让她吓了一跳,怎么隔着衣服都那么烫手?!她忙伸手探了一下陆永的额头――烫得惊人,她的鼻子一下子变得酸酸的:“这孩子,练得也太狠了。”

冠军之路永远都不会是平坦的。15岁那年,陆永的右手手腕在训练中意外受伤造成骨裂。兰燕云非常担心,马上联系医院,研究治疗方案,加紧为陆永治疗。

幸运的是,陆永的伤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但这次意外令陆永的父母担心起来,他们害怕儿子再次受伤,不希望他继续练习举重。在父母的劝说下,陆永也有些犹豫了。这时候,恰逢中考来临,他放松了训练,复习备考。

觉察到这种变化的兰燕云焦急万分,她担心陆永的举重运动生涯就此终止,他那么喜欢举重运动,又有那么好的身体条件,如果就这样放弃的话,不仅令举重界损失了一棵好苗子,以后他自己肯定也会遗憾的。为了避免遗憾,她频频出入陆永家,想尽一切办法说服陆永家人,让陆永恢复训练。坚持还是放弃,难题摆在了陆永面前。

令兰燕云感到欣慰的是,陆永最终选择了继续进行举重训练,原因只有一个,他喜爱这项运动。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男孩陆永的身材并没有朝着举重运动员理想的方向发展。他不断长高,体型也苗条起来。这种变化意味着他正逐渐失去练习举重的优势。对于这一点,兰燕云有着清楚的认识,但她同时也发现陆永有着协调性强的优点,正是这个优点,让她坚信陆永是个可塑之材。

那段时间,因为成绩一直上不去,陆永变得很消沉,看着和自己一起训练的学员已经入选广西体工大队,他的情绪越来越焦躁。这些,兰燕云都看在眼里,她没有怀疑自己的判断,觉得陆永这块金子始终会发光。但是,必须找办法及时解决陆永现在出现的问题,否则他的成绩很难提高。找什么办法呢?由于条件简陋他们没有正规的心理辅导医生,什么都要靠自己来。

一天,兰燕云找陆永出去散步,一边走一边说起了自己的运动生涯。说到自己刚开始当教练时,有人嘲讽她:“就你这样,还想培养一个世界冠军吗?”她坚定地对陆永说:“别人越是看低我,我越是要争气。陆永,拿个世界冠军回来,给老姐争回这口气。”虽然陆永没说什么,但是眼神却变得透亮起来。

这次谈话之后,陆永又生龙活虎起来,下了狠劲地练。2002年,他拿到了广西全区青少年举重锦标赛的3块金牌。

大爱保航,“儿子,我们永远支持你!”

这时,陆永的妈妈把家搬到了三江县城,摆了一个小小的米粉摊。因为没钱租店面,本钱也少,她只能在菜市场附近找了一个露天的摊位。她起早摸黑,四处奔波,为的是离儿子近一些,能每天给儿子煮一个荷包蛋。

有时,陆永训练回来累得一头倒在床上睡着了,妈妈心疼得直掉眼泪。可是,她知道儿子是个非常懂事体贴的孩子,要是看到妈妈难过,他会非常不安的,那样势必会影响到他的学习和训练。于是,她躲进厨房里,一边哭,一边给儿子煮上一碗荷包蛋瘦肉汤……

有一次,受台风影响,县城里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正在米粉摊忙活的陆永妈妈手忙脚乱地收拾起锅碗瓢盆,但没等她收拾停当,大风就掀翻了摊顶的油布毡子,大雨倾盆而下,汤菜被浇得一塌糊涂,人也淋了个全身湿透。看着一片狼藉的摊子,陆永妈妈悲从心来,真想扔下这里不管了,回老家过安安稳稳的日子。但一想到陆永,她的心又平静下来,为了儿子的冠军梦,她就是再苦,也得挺下去。

2003年,陆永终于如愿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举重队。2004年全国锦标赛上,他获得了85公斤级抓举冠军。2005年,他入选国家举重队。

2005年3月,他出现头晕等症状,队里建议他疗养半年,于是,他回到南宁的医院疗养。这次回来,他没有和家里人联系,怕家里人知道了担心。

在医院里疗养的陆永并不“老实”。因为成绩正处在上升期,他心里很着急,不想中断训练。他想出去跑步,还央求教练陶闯拿杠铃到医院里给他练习。最终,禁不住他一再请求,教练只好找来一根竹竿,让他在医院里练技术动作。

出院后,他经过4个月左右的恢复训练后,获得了亚运会举重亚军。

到现在为止,陆永已参加过大大小小几百场比赛,获得的奖杯奖牌也装满了一大箱子,但是,父亲和母亲却从没有到现场看过一场他的比赛,尽管他发出过数次邀请,但是都被父母拒绝了。有一次,他回到南宁参加全国青年男子举重锦标赛,这是在家门口的比赛,他极力劝说父母前来观赛,但是父母仍然没有答应。他纳闷不已:“父母是怎么了,难道他们都不想看看儿子是怎么比赛的吗?他们不想念儿子,不想和儿子一起分享荣誉吗?”

后来,还是在兰燕云教练的追问下,陆永父母道出了实情,原来,他们是心疼儿子,担心看他比赛会联想到他吃过的苦,而且还担心他们在现场,会增加儿子的压力,他们不忍心让儿子多一丝辛苦。听了这似乎不是理由的理由,兰燕云的眼圈红了,这一简单的举动后边包含了父母多少的爱啊!

陆永获得奥运冠军后,有人问他还有什么心愿,他说:“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为妈妈开一家宽敞明亮、能遮风挡雨的米粉店。”

上一篇:喝水大调查,今天你喝对了吗 下一篇:幽默风趣的新郎官,为何婚后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