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大学英语课堂写作教学模式下的动态评估体系构建

时间:2022-06-27 11:30:48

“多维度”大学英语课堂写作教学模式下的动态评估体系构建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写作能力偏低,大学英语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对于英语写作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多以学生上交的最终作文为批改文本,静态测试为主要形式。因此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所教授英语班级为例,将动态评估引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当中,详细阐述了动态评估体系构建过程及评价标准,将小组评价、网络在线评价、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我评价能力,为以后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关键词:多维度;大学英语写作;动态评估;小组评价;网络在线评价;教师评价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1―0083―02

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和评估现状

目前,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偏低,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对写作能力重视程度远远不足,课堂教学活动多围绕词汇、语法、课文内容理解等客观内容展开,在有限的课时分配中,对于写作的涉及仅仅停留在语篇结构的分析上,写作实践多在课下完成。教师对于学生课后完成的写作任务的评价过于笼统,多以分数(等级)加评语的形式反馈给学生。大学英语教师多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力,而在写作任务等输出方面很难做到有的放矢,给予针对性较强的指导。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词汇、语法等识记和理解方面,而对于口语和写作两大方面的输出重视程度和训练程度都远远不够。口语表达在课堂上跟随教师引导很容易完成,而写作这一需要课后完成的任务,从话题的分析、准备,到语篇的组织和词汇的选择都无法得到教师及时和个性化的指导。《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专门对教学评估内容进行了补充, 强调了评估的过程性和发展性。综上所述,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评估学生的写作任务,如何“多维度”地动态评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多维度”大学英语写作模式的实施和特点

大学英语课的主要特征是集听、说、读、写、译教学于一体,大学英语课堂写作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将写作与听力、阅读、口语、翻译教学相结合,形成形式多样、不同渠道的写作任务输入,将大学英语课堂的作用发挥至极致。本教学模式的开展主要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课本为依托,结合各单元教学内容辅以一定的媒体材料,从以下方面开展:利用口试的形式,将阅读、口语与写作相结合;翻译、听力与写作实践相结合。课堂上教师将课文按照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不同的口语作文练习。例如,在微观分析课文内容时,教师给出讨论话题,学生4人一组进行讨论,并且以作文总―分―总形式进行讨论结果汇报,将作文结构与课文内容相结合,既有逻辑,又有充实的内容。在宏观分析篇章结构和文章主题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或者课后复习,以摘要或者大意的形式以总―分―总的结构在下次课的课堂上进行汇报,对学生概括和提炼的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些课堂上进行的隐性的作文训练,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热点话题的关注,积极形成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考模式。

三、动态评估体系构建

动态评价又称学习潜能评价,是运用交互法对个体的潜能进行评价,是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评价者和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在有经验的评价者的帮助下,探索和发现学生潜在发展能力的一系列评价方式的总称。动态评估体系强调教师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发展状况来设计循序渐进的“支架”式介入手段,以使学习者借助支架完成写作任务。教师应该以写作策略的指导者、写作参考资源的提供者、写作动力的维持者、写作问题的咨询专家的身份出现。大学英语课堂写作的动态评价分为课堂头脑风暴、句酷批改网提交初稿、个人修改、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自我反馈等几个阶段。以我校13级物流管理1-2班、通信工程1-2班以及软件工程A班学生,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4》第一单元Man and Nature为例,详细阐述整个动态评估过程及体系构建。

1.头脑风暴。教师根据单元主题设计讨论话题,如“nature-unfriendly behavior and your suggestions or possible solutions”,学生4人一组进行讨论,并列出尽可能多的问题和解决办法。15分钟后小组汇报,每组代表将关键词写到黑板上,要求用完整句子和具体例子进行阐述。教师根据小组的语言运用和思维广度情况给出ABCD等级。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展他们的思维广度,锻炼语言逻辑能力,并且避免写作文时的内容空洞和局限。

2.句酷批改网提交初稿。课堂的内容讨论为初稿完成提供了丰富的语料,但是在课堂表达过程中难免有语法上的错误。所以为提高批改效率,学生需要当天课后提交初稿到句酷批改网上。对于网络自动批改,教师设定一系列的参数。如字数限定在120-180,打分公式按照CET-4标准,平均分80分,相似度低于30%,不允许粘贴复制等。学生要求多次即时修改作文,达到平均分80分。教师可随时查看修改动态,根据学生修改次数和分数情况给出ABCD等级。以第一单元作文为例,学生最高修改次数可达52次,最高分数89分。

3.学生需要打印最高分数的作文稿,下一次课带到课堂,10分钟时间进行小组互评。4人一组两两互评,标记出批改痕迹和修改意见,每组内ABCD等级各一人,小组内商讨决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省能力。下课前教师收取互评后的作文稿。

4.教师评价。教师在组内互评基础之上,对文章结构、内容切题以及语法错误等批改网难以识别的错误进行最后修改,并给出ABCD等级。

5.自我评价。将教师批改后的最终稿和学生第一次提交网络的初稿比对,从内容、结构、句子、词汇等各个角度总结自己的进步,并记录到学习日志上,让一次作文练习从组织思维到提交终稿的整个过程细化并深刻。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堂进行的“多维度”作文训练和传统意义上的词汇、语法、口语等教学并不冲突,相反,它作为一个平台将语言训练的各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综合输出。作文练习也未必要留在课后,教师也未必只充当批改者的角色。通过实施动态评估策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及时干预任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无话可说、思维局限、结构混乱、中式英语等;而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参与感、责任感,积极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有助于形成自觉、自主、自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动态评价体系的短期目标在于,通过一个完整的“介入”周期,学生能够在一项特定的写作任务上实现由教师的指导逐渐转向自我纠正的自主观摩学习。这样,经过多轮的“介入”周期之后,有望实现一个更为长期的目标:学生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逐步将外部知识(如各种写作知识和策略)“内化”并转变为意识控制的工具,将之逐步迁移运用到其他类似的写作活动中,不断超越当前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孙丽.“多维度”大学英语课堂写作教学模式的效应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04).

[2]孙赛楠.动态评估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8).

[3]梁惠梅.“写”“译”结合,构建多维度的英语写作教学课堂[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

[4]王娟.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折射的问题及多维度启示[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4(04).

[5]张艳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体系建构[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1).

上一篇: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下一篇:EPC模式下通信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