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清代护票

时间:2022-06-27 10:03:21

摘 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一个画面对赶考士子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以至于科举入仕成为士子们所奋斗的目标。而能否顺利进京考试,通关证明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政府特意为赶考士子出具一份关卡证明――护票。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士子从出发地到京城所通过的关卡,不受任何阻滞拦截。于现今来说,类似考生的准考证,身份证。这样一种证明在现今已很少见,尤其是纸制文件,更是难得。为此,文章将对同治年间的一张护票作一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清代 科举 护票 士子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5)02-58-62

在山西省临汾市新近发现了一张清代考生进京考试的票据,于现今来说是一种通行证,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我们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

科举考试由隋唐创立到清末1905年的废止,历时约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对整个中华民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仅是对古代入仕士子的影响,同时在现今也可以看到科举考试的影子。科举考试,对于所有参加考试的士子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因为三年一考,逢子、午、卯、酉年举行,所以机会很少,尤其是对于千万应试的士子,中举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为此,士子们想要实现他们的目标,必须做好精神和体力方面的准备,对于当时士子努力的情景,黄宾虹先生曾描述:“何物羡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意思就是孜孜不倦的学习,工作。而本文章则主要介绍士子们赶考时的情景,尤其是士子所需要的通行证―――护票。

原文如下:

外用同知直隶州知州山西太原府祁县正堂加六级随带加二级记录一次王 为给发

照得敝县己未科举人梁豫奉

旨入都赴甲戌科会试所随家丁人等并带行李车辆等项,诚恐沿途阻滞,合行给发护票。如遇关津隘口,验票放行,勿许留难阻滞。须至护票者。

计开

同行 四人

车 二辆

右给发家丁 准

同治十三年二月初四日给癸县

限四日销。

外用:出任地方官。

同知:官名。称副职。宋代枢密使院,不设枢密使及副使时,其主官称知枢密院事,佐官则称同知枢密院事,或简称知院,同知院。辽代设同知府事,同知州事。金元时每府或州设同知一员。明清定为知府、知州佐官,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江防、水利等,分驻指定地点。清代的同知称为州同。此外,地方政权厅的长官,也称为同知。清代各府同知为正五品。

直隶州: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单位之一,与府的等级相同。

知州:宋代派朝臣为州一级的地方行政长官,以中枢官带权知军州军衔,兼掌军事,简称知州。原意为暂行主持本军本州事务。明清以知州为州的长官名称。知州有两种:一为直隶州知州,其地位稍低于知府;另一为散州的知州,其地位与知县相同。

山西太原府:太原市简称并州。殷商时为北唐,春秋时,晋阳城问世。于战国是赵国早期的都城。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太原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置晋阳县,是为太原,这就是晋阳一地二称的开始。汉代并州刺史部治此,亦是太原称并州之始,南北朝时为东魏、北齐之“别都”,史上称为“霸府”。到了隋代,太原成为当时黄河流域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长安和洛阳。唐开国皇帝李渊、李世民起兵晋阳,多次扩建太原城,相继称为“北都”、“北京”。当时,太原的地位与长安、洛阳齐名,合称“三都”、“三京”。五代十国,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多发迹于太原,因此,太原又有“龙城”称呼。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将晋阳城焚毁,随后,并州移治唐明镇,就在今天的西羊市、大关帝庙附近。嘉v四年,并州改称为太原府。金、元时期,因为太原处军事要地,所以饱受战争的摧残,太原军民曾经过了二百五十天的“抗金保卫战”。明清时期,太原亦为首府。

祁县:明清时属太原府,现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

正堂:明清时期,对府县等地方正印官的称呼。清代县官的名称沿袭明制,称为知县。其知县之名源于宋代。当时,皇帝常直接委派京官去掌一县之政,即所谓“知县事”,简称“知县”。知,为主持之意。明清知县之名即源于此。县官之名除了定制为知县之外,还有县侯、明府之别称。俗称“亲民官”、“父母官”,习称县令。百姓尊称大老爷、县太爷或县官大人,而其属下则以“县尊”敬称。县官还有‘县正堂”之称,这是因为旧时县官正式办公的处所是衙署的大堂,故大堂称为正堂。县官在文告、碑刻、匾额、官衔牌上常以“县正堂”作为县官的代称。此外,县官还有正印官之称,这是因为清代地方府、州、县官所掌之印俱为正方形而称之。也就是说,正堂是对祁县知县的称呼。

加六级随带加二级记录一次王:

此制度是中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形式,这种制度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都可以看到。据《资治通鉴》载:“(南朝)宋末,以治民之官六年过久,乃以三年为断,谓之小满;齐初,官员迁换去来,以小满为限。”据《宋史》载:“宋初循旧制,文武常参官各以曹务闲剧为月限,考满即迁。”到了明代,据《明史》载:“升必满考。”清入关后,延续明代的考满制度,就是汉官延续明代考满制度,有加级、加衔、记录等项目,为京察和大计。顺治十二年,对加级、加衔、记录进行了调整,据《清世祖实录》载:“初次考满,大学士、六部尚书有应加官保衔者俱候上裁。学士、侍郎及通政使司、大理寺等衙门正卿,有注优考者作何加衔,亦候上裁。二次考满仍列优等者加一级,照旧供职,二等者纪录。三次考满一二等者,照前议加级、纪录。启心郎、侍读学士、理事官初次考满注优等者,加正卿街,照旧供职。二次考满仍列优等者加一级,照旧供职,二等者纪录。三次考满,一二等者照前议加级纪录。汉启心郎、副理事官、内阁侍读初次考满,注优等者加正卿衔,照旧供职。二次考满仍列优等者加一级,照旧供职,二等者纪录。三次考满,照前议加级、纪录”。就是说:考满只是加级,加衔,但是不升职。实际上是一种荣誉性的加级,加衔。这样的一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授爵制度,对官员进行行政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随后,对于官员的考核渐趋成为定制。“雍正元年复行内官京察,以京察与大计为京官外官考核定制,每三年一次的考绩制度正式确立”。一直到乾隆五十年,大计作为外官的考核制度臻于完备。

“旨入都赴甲戌科会试所随家丁人等并带行李车辆等项,诚恐治途阻滞,合行给发护票。如遇关津隘口,验票放行,勿许留难阻滞。须至护票者”。意思是:梁豫以及家丁等人进京参加甲戌科会试,其有护票,勿需刁难阻滞并准许同行。其上写有过路人的名字,家丁人数,车是两辆,盖有当地官员的印章,有开始颁发的日期,有失效期限,非常的详细。这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当朝的一些惠民措施,也为赶考士子提供了方便。正如当时政府给予赶考士子的盘费一样。

清代科举如明代,不管是乡试、会试、还是殿试,都要求士子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考试。所以不论是当时国家的最南,还是最北,都得去,没有特例。因此,古人将这一艰苦的历程称谓“赶考”。所以就有了“有人星夜赶科场”的说法。“赶”字,顾名思义,可想当时的赶考士子的着急之状。清代的乡试和会试分别是在省城和京师,赶考士子,尤其是对于长途跋涉的士子,经济是首先要考虑的一方面。为此,清政府对于入京考试的士子给予一定的补助,就是由地方官派人起送入京,由布政使司给予盘缠。并且有严格的规定。顺治二年,“举人公车由布政使司给与盘费,各按其省分至京之道里远近以为差。”当然对于地方的远近,政府所资助的费用各有不同,如顺治八年(1651年)《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所载:“( 顺治八年) 又定举人会试,由布政司给与盘费,安徽二十两,江西、湖北皆十七两,福建十五两,湖南十四两,广西十二两,浙江、河南皆十两,山西七两,陕西六两,甘肃、江苏皆五两,直隶、四川皆四两,山东一两,广东二十两,惟琼州府增十两,每名三十两,于领咨日给发。”政府对于士子资助的费用有一定的原则,规定:“科场供应及花红、筵燕、盘费等银,各省有动用编征银及地丁正项、耗羡存公、程费各项银不同,俱每年按数扣存司库,事竣核实报销,馀剩报拨。”“盘费银每年编征申解藩库,会试之年将本款存银及地丁银给发。”雍正年又增新规定,那就是,云南和贵州的举人除给予盘费三两以外,还有驿马。但是仅仅三两的银子,是难以到达京师参加考试的,因此,就有诸联所记:“金陵之行,盘费日增,见昔人旧账,所用约三四金尔。予初试时,只加其半,今则非二三十金,不能行矣。”到雍正八年,对于盘费时遭苛扣的状况,又做了一次规定:“雍正八年谕: 各省会试举人,向例给盘费银两,所以体恤士子,助其资斧之需。闻得各州县举人俱赴布政司衙门领取,道途跋涉,守候需时,吏胥又扣克之弊。嗣后,著从本州县衙门照数给领,该州县取各举人领状,申详布政司于奏销册内报部查核……若州县稍有扣克需索,而督抚失于觉察者,经朕访闻,将督抚一并议处。”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级官僚对于赶考士子盘缠苛扣的状况。当然,雍正九年,对于士子的科考盘费也有完善,总的来说,于雍正朝的几次改革,政府对会试资助的规定趋于完备。直至嘉庆朝又有规定,如对于赶考士子,费用不够就用地丁正项,正如《大清会典》中所记述的:“山东额征银五百八十九两有奇,山西一千九百四十四两有奇,河南二千五百六十余两,江宁布政司二百九两有奇,苏州布政司八百五十三两有奇,安徽二千八百四十三两有奇,江西一千六百四十八两有奇,福建五千九百六十七两有奇……陕西四千一百九十八两有奇。”由此来看,政府对士子科考状况的重视。士子参加科考,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正如乾隆五年“覆准:会试举人支领盘费银两,有任意逗留及中途潜归者,照例追还银两,其有患病、丁忧者,取具该地方官印结,详明报部;或已经到京而患病丁忧者,取具同乡官印结报部,均免追缴。”具文可知,政府对于士子以赴考为名义骗取盘费的,政府会责成地方官员追回盘费。政府的明文规定,似乎对于减少和规范这种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后期也有类似现象的发生。据此现象,嘉庆二十二年,御史谢崧上奏有的县份等赶考士子考试回来后才补发给盘费,针对于此,嘉庆帝又做出规定:“御史谢崧奏请会试盘费一折,直省举人起送会试,给与水脚银两,原系国家嘉惠士林、优恤寒之恩,自应早为给发,俾作长途资斧。乃有延至次年,俟该举子回籍始令补领,殊乖立法本意。嗣后此项银两著各该藩司按照定例,于起送会试时饬令该州县全数给发,其本省未经给领者,俱查明补给,如有书吏克扣勒跚楸祝查出严惩,以均实惠而杜侵欺。”于清一朝,这一项资助制度得到了较为彻底的贯彻,到咸丰七年,户部奏请停止给予士子盘费,直到同治九年,赶考士子都没有得到资助。同治十年开始恢复前例,也就是同治十年辛未科。

清代的护票与给予赶考士子的盘费都是当朝政府对于科举士子所提供的方便政策。尽管在清后期政府的科场之款逐渐减少,以至于没有,但是对于底层的人士来说,科举入仕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正如苏轼所说“天下之学者莫不欲士”,“学而优则仕”的这样一种观念不仅对当时起到了促学的作用,同时对于现今也是起到了兴学的风气。因此,我们在看到科举考试的消极意义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科举为当时人才的培养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正如科举护票对于赶考士子所提供的方便,以及政府为科举所专门提供的科场之款,其意义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大清会典(康熙)[M].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

[2]托津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嘉庆)[M].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91.

[3]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4](清・康熙)穆尔赛等修,刘梅、温敞纂.山西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

[5](清・雍正)储大文纂.山西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6](清)王轩、杨笃.山西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

[7](清)康基田.晋乘L略[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8](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

[9](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0](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1]严懋功.清献类编[M].台湾:世界书局铅印本,1931.

[12]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3年.

[1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5]嘉谟等.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M].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6]郭齐家.中国古代考试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9.

[17]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临汾地区)[M].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年.

[18]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临汾地区)[M].台湾:凤凰出版社,2005年.

[19]刘纬毅.山西历代地名词典[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0]朱保炯 谢沛林.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1]郑天挺.清史探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2]孙永都.中国历代职官知识手册[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3]梁章钜等.枢垣记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4]陈文新.钦定学政全书校注[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5]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辩[M].辽宁:沈阳出版社,2005.

[26]郭齐家.中国古代考试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7]刘海峰等.中国科举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28]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

[29]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The Discussion of the Qing Ddynasty Pprotecting Tticket

Abstract:“The fields and Lang, mutianzi hall.”Such a picture is a huge boost to descend intellectuals, so the imperial earners become the target of the intellectuals to struggle for. And whether they can be smoothly into the exam, customs clearance proved to be essential.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made specially protecting tickets for the examinations intellectuals. Its main role is: advocating Confucianism from a source to the capital through the checkpoint, not subject to any block. In nowadays, similar to the examiner admission ticket, identity card. Such a proof is rare now, especially the paper files, is rare. To this end, the article will be stagnation and a simple introduction of the Protecting tickets.

Key Words:Qing dynasty;exam;protect ticket;Scholars.

上一篇:国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经验与启示 下一篇:后发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径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