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阳桥石塔的建筑特征与文化底蕴

时间:2022-06-27 08:55:45

泉州洛阳桥石塔的建筑特征与文化底蕴

摘 要:洛阳桥石塔的建筑类型包含了楼阁式塔、宝箧印经塔、五轮塔、经幢式塔与文笔塔等五种样式,体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的高度成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洛阳桥石塔 建筑特征 文化底蕴

检 索:.cn

洛阳桥位于泉州市洛阳江入海处,是我国保存年代最早的跨海式石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嘉四年(1059年)竣工,全部为花岗岩石砌成,工程浩大。关于洛阳桥的建筑构造与技术水平,已有许多专家学者进行过探讨,但位于桥边的八座石塔却较少有人关注,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希望探析洛阳桥石塔的建筑特征与文化底蕴,有利于进一步开发与保护洛阳桥。

一、洛阳桥石塔的建筑特征

洛阳桥八座石塔涉及五种类型,分别为楼阁式塔、宝箧印经式塔、五轮塔、经幢式塔与文笔塔。为了研究方便,笔者根据塔所在位置、塔的样式及塔身雕刻等,对这八座塔分别取名为桥北一号塔、桥北二号塔、月光菩萨塔、阿育王塔、桥南塔、十方塔、镇风塔和陀罗尼经幢塔。

(一)楼阁式塔

桥北一号、二号塔和十方塔均为楼阁式塔,造型清秀挺拔,结构严谨,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风格。其中桥北一号塔与二号塔相互对称,建筑样式与构造相同,八角五层,通高5.3米,单层须弥座,转角有负塔力士。塔身层层略有收分,塔檐为仿木结构,出檐做成翘起的挑角,呈曲线状,檐顶雕瓦垅,塔壁各层相互间隔的四面刻有佛菩萨头像或禅定佛像,塔刹为圆柱形。洛阳桥这三座塔体现了泉州地区实心楼阁式石塔的基本特征。[1]

(二)宝箧印经式塔

月光菩萨塔与阿育王塔属宝箧印经式塔。其中月光菩萨塔高3.5米,双层须弥座,第一层素面无雕刻,第二层每面有四个佛龛,内刻结跏跌座的佛像。四方形塔身的西面雕月光菩萨头像,南北两面刻佛教偈语,东面为梵文,德宇处雕有花卉图案。塔刹为圆盘基座,五级相轮,宝葫芦形刹顶。月光菩萨塔与阿育王塔继承了五代吴越国金涂塔造型的基本特点。[1]

(三)五轮塔

桥南塔为五轮塔,高5.3米,双层须弥座,第一层六边形,素面无饰,第二层圆形,上下枭分别为仰覆莲花瓣,束腰为金瓜形态,其六条棱角用凹陷刻纹取代,分离如瓜瓣,瓣面呈狐形。塔身接近椭圆形,西面有一个石窟,里面供奉观音像,塔檐六角仿木构,塔刹为圆盘基座,三级相轮,宝葫芦刹顶。

(四)经幢式塔

陀罗尼经幢塔通高3.5米,为单层圆形须弥座,浮雕双龙戏珠。幢身八角三层,第二层上面雕有经文,一、二层中间以宝盖相隔,雕刻仰莲造型,第三层每面雕刻佛像。二、三层中间及三层顶部各有一层八角形宝盖,刻成屋檐状,塔刹已毁,整体造型端庄而秀美。[2]

(五)文笔塔

镇风塔为近代重修,高3.5米,造型颇为奇特,是一座表面光滑,没有任何装饰的圆锥形建筑,这种造型在福建300多座古塔中是极其少见的,更接近文笔塔的特点,应该是受到中原地区文笔塔的影响。

洛阳桥石塔完成于大桥竣工之后,除了镇风塔,其他基本都是南宋时期的建筑,造型已逐渐摆脱唐代刚健宏伟的样式,形成线条明快且富于变化的建筑风格,整体造型比同类型高大的塔均有所简化,体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

二、洛阳桥石塔的文化底蕴

洛阳桥石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缩了宗教、历史、美学、民俗等诸多元素,见证了洛阳桥兴衰沉浮的沧桑历史。

(一)风水文化

自从塔传入中国以来,从朝廷到民间不断建造佛塔,这些塔均具有佛教意味,但到了宋代以后,由于佛教与儒、道两家学说相互融合,塔的功能也增多了,出现了许多改造风水的塔。洛阳桥南北桥头共有四座塔,还有四座位于中洲岛桥头两旁,反映了我国风水塔建造位置的特点。根据传统风水学原理,在洛阳桥建塔主要起到3个作用,1、可平灾,保护石桥和过往行人。2、能镇住洛阳江出水口的龙首,使当地的财水不外流,保佑居民能够一帆风顺。3、兴当地的文运,盼望人才辈出。

洛阳桥石塔中有两座是宝箧印经式塔,用宝箧印经塔做风水塔在福建是有先例的,如与泉州相邻的仙游县早在五代时期就建有一座宝箧印经塔――天中万寿塔作为风水塔。月光菩萨塔上的种子图代表了“五方佛”,看来人民希望借用五方佛的法力保护石桥,福佑过往群众,而阿育王塔四转角刻有金翅鸟,传说这种鸟是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为众鸟之王,以龙族为食,能镇压海里兴风作浪的恶龙。洛阳桥石塔中,镇风塔是最纯粹的一座风水塔,这座圆锥形石塔外形如笔峰般挺秀,更能传达出文笔峰“彰文明,培风水”的意蕴,具有镇台风、祈求金榜提名,官运亨通的儒教与道教的思想。

洛阳桥石塔被认为是早期风水塔的代表,是一种消灾镇邪之塔,表现了人们趋吉避邪的美好愿望。这八座塔以佛教的建筑形式来表达中国传统风水学理念,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兼容性与广博性。

(二)宗教文化

洛阳桥石塔既是风水塔,又是佛塔,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内涵。

月光菩萨塔上的月光菩萨原是药师佛的胁侍,又称月净菩萨,是中国民间最流行的俗神之一,雕刻月光菩萨像,说明当地民众对此尊菩萨的崇敬与信仰。月光菩萨塔北面刻有“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常住三宝”等字,这是佛教里著名的一首偈语,告诫人民看破红尘,早日修道,而南面塔壁刻有“诸佛出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使得清净”等佛语,直接以文字表明佛教的基本目的与教义。阿育王塔塔身四周的佛本生图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而且更有宗教寓意,宣传佛祖为了众生不惜舍身相助的自我牺牲和忍耐精神。十方塔塔身上刻着的“十方三世一切佛”出自佛经后面的回向偈,三世是过去、现在与未来,十方是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表示诸佛无处不在,见此塔如见佛。桥南塔为五轮塔,而五轮塔与宝箧印经塔一样包含密教教义。陀罗尼经幢塔在佛教中原具有灭罪和追荐亡者的作用,联想洛阳桥附近曾淹没过许多过江的行人,在此建经幢塔也就合情合理了。

作为风水塔,这些石塔同时具备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内涵,如镇风塔具有祈求文运的儒家精神和镇煞压邪的道家思想,是儒、释、道学术观念相互融合的建筑物,具有世俗化的特征,反映了佛塔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三)雕刻艺术

洛阳桥石塔上的雕刻十分精彩。阿育王塔塔身四面开圆拱形佛龛,龛内分别是尸毗王割肉饲鹰救鸽图、菩萨以眼施人图、摩诃萨舍身饲虎图和月光王施宝首图等佛本生故事浮雕。其中菩萨以眼施人图里端坐中间的菩萨袒胸露腹,头部微微向前倾,右手抬起,右腿弯曲,造型逼真,四周的信徒们纷纷礼拜,人物动态各异,端庄古朴,有清秀之感。桥南塔须弥座鼓形束腰和塔身上的护法神横眉立目,威风凛凛,挥舞着手中的降妖兵器,仿佛在驱赶敢于前来破坏大桥的魔怪,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其他如桥北一、二号塔的佛像与力士雕刻,线条古朴简练,形神兼具,惟妙惟俏。[3]

洛阳桥石塔的雕刻艺术,集中体现了浓厚的佛教文化,虽是宋代作品,却继承了唐代雕塑的风格,既有外来文化影响,又具地方特色,带有明显的世俗化情节表现。

(四)历史与考古研究

每一座塔都在诉说着曾经的历史,通过研究洛阳桥古塔,可以了解洛阳桥早年建造的一些状况。

作为护卫桥的风水建筑,塔的数量和类型都是有限的,也就是两到四座,而且样式较少,一般为一到两种,但洛阳桥石塔的数量与建筑型制较多,这是很少见的,反映出洛阳桥建造者身份的复杂性。可以看出,洛阳桥的建成,凝聚了多方面的力量,这些人各自的信仰不同,许多人都希望在桥边建自己所崇敬和喜爱的塔。因此,洛阳桥石塔的建筑呈现出多样化的样式,其多元化的特色,反映了各阶层人士的思想观念。

月光菩萨塔东面上有描红的字符,为佛教梵文的“种子字”,一般被认为是人们常念的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有祈福,求吉祥如意的寓意。“种子字”是生起一位圣尊的“种子”,在密教中,表示佛、菩萨等诸尊所说真言之梵字。每尊佛或菩萨都有其特殊的证悟或所住的法门,都有“种子字”。月光菩萨塔上的这些神秘梵文还有待历史专家进一步考证。

综上所述,洛阳桥石塔具有深厚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五)文学价值与民风民俗

名胜古迹可以激发文人们的文学灵感,洛阳桥及其石塔也引来了许多诗人为之题诗,千百年以来,历代文人骚客歌颂古桥与古塔的诗词精彩纷呈,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八闽通志》载洛阳桥诗二章,诗云:“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憧憧往来乘仙飙,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考之溱洧功何辽,千古万古无倾摇”,歌颂了蔡襄建桥的功德成就。

这些古塔还体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据说每年农历三月三是玄天上帝生日,此神为泉州沿海人民心目中崇拜的海神之一。在这一天清晨,泉州沿海地区的民众,用轿子抬来村中敬奉的玄天上帝、妈祖等神像,来到洛阳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渔船出海平安,子孙多福。

洛阳桥及其古塔还有许多古老优美的传说,如“蔡襄母亲渡河遇风浪”、“义波和尚舍身助建桥”、“吕洞宾、铁拐李和张国老三人一目仙”以及“观世音菩萨凑钱”等众多动人故事,这些迷人的传说为洛阳桥和古塔增添了许多文化内涵。

三、洛阳桥石塔的保护措施

由于洛阳桥古塔大都年代久远,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普遍都遭到一些毁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部分石塔塔身破坏严重。2:虽然部分塔有所修复,但有些不合理的修补破坏塔的整体造型。3:塔的周边环境遭到破坏。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三点保护措施。1:定期进行科学观测,包括塔身裂缝、倾斜、沉降等方面。2:平时做好经常性的维修工作,包括对塔四周杂草的清除、及时修补塔的裂痕等,使古塔存在于一个优美的环境里。3:做好周边民众文物保护意识。

结语

洛阳桥石塔以小巧而优美造型,独特的装饰、古朴的风姿,矗立在洛阳桥两旁,它们继承了我国传统古塔的建筑样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改造与创新,体现了古代泉州地区高超的石构建筑技术水平,蕴藏着特殊的社会历史性和风土性背景,是泉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注释

[1] 张驭寰:《古塔实录》,81~93页,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 楼庆西:《中国小品建筑十讲》,202~209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3]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165~170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论包装色彩设计中的多维构架 下一篇:《挣扎》现代都市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