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好诗歌的认识

时间:2022-06-27 05:54:41

对教好诗歌的认识

一、知人解诗,触类旁通

文学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的外观。因此,课前可先让学生收集诗歌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诗歌的意思,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他的作品及该时期他人的作品打开了便捷之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如女词人李清照所作《一剪梅》中的“愁”情,这“愁”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就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眉头”与“心头”,正代表身与心,把爱的至诚、情的深切表现得十分形象巧妙。至此,学生就不难理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难于排遣的“愁”情了。由此拓展赏读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作为末代国君的词人,把亡国的哀思比喻成滚滚东流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词人那种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解读诗题,可明意旨

诗题即文章的额头,富含诸多信息,它往往交代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角度了解诗歌。因此,推敲诗题,可明意旨。

如从张继《枫桥夜泊》的诗题中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间景象,从“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从《泊秦淮》这个诗题中可了解到诗人杜牡什么时候停船靠在秦淮河岸(夜泊),当时环境怎样(夜色迷茫,“笼”)。那么,诗人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还是忧愁?为什么?从《春望》这个诗题中了解,诗人杜甫在什么季节眺望哪里?那里的景色是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而当时长安城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占领,一片荒芜,这就是战乱中的唐朝首都)至此再学习其他作品时,就会有一个总体的情感导向。

三、反复诵读,可悟意境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中有许多美的语言艺术。组织和带领学生读诗、吟诗、诵诗、赏诗,让学生体验语言美而进入心灵美的境界,可升华学生的心智。

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其他文学样式更宜于朗读和背诵。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能将我们很快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指导朗读的技巧,明确诗歌节奏和重音,掌握语速和语调,尤显重要。

如《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伤。朗读时节奏不宜强,速度不宜快,声音不宜大,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就理解得更透彻,学生就更容易体悟到诗歌的意境。

四、揣摩语言,可升情感

诗歌语言是高度精炼而又含蓄,并且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的,欣赏时要仔细琢磨,反复思考,不能浅尝辄止。

如杜甫《登高》诗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十四个字,包含有多种意思:他乡作客,经常作客,离家万里作客;又值悲凉的秋天,重阳佳节,没有饮酒乐事,只有带着多种疾病孤零零一人登台。人生百年,而自己已是年过半百,仍无奈地飘泊在外,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呀。让学生联系实际,体悟诗情,展开写作,别有滋味。又如,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字用起来很能达意:人与自然之间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与自然已融为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是,这正体现了作者当时的愿望。在这样的情境中,让学生表达感悟,畅谈所想,这不是拓展写作的好时机吗?

五、领悟“理趣”,认识真理

“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来揭示生活的真理。

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既是实景描绘(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又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难时仍会有许多希望)。由于这两句诗的深刻的哲理内容,使这首诗也流传千古了。又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可以不必以“沉舟”“病树”自比,而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给人以精神启迪和力量。

上一篇:新形势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