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化蝶,再创财富神话

时间:2022-06-27 02:10:43

破茧化蝶,再创财富神话

地处河南省中西部的巩义,浅山丘陵占了大部分面积,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巩义人为了改变生存环境,甩掉贫穷的帽子,过上好日子,几代人摸索着走上一条工业化道路。

曾几何时,巩义“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繁荣”景象出现了,大大小小作坊式工厂遍布城乡。巩义富了。巩义也“病”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假冒伪劣充斥着这一地区,使之成为亟待整治的“灾区”。

巩义醒了。质量兴市的战役打响了。从昔日造假重灾区,到今天中国最大的铝业生产基地,巩义破茧化蝶,闯出了一条又好又快的改革发展之路。

社队企业:引燃希望之火

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史不会忘记:1975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详尽报道了河南巩义回郭镇“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兴办社队工业的做法。回郭镇作为全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在全国一炮打响。在当时以粮为纲的时代背景下'巩义开始了第一次大胆的体制创新。

巩义人的血液里流淌着经商创业的因子。连绵的伊洛河边,康百万的财富神话开拓了巩义人经商的头脑。上世纪70年代,全国农村都在“学大寨”,弃本逐末发展工副业,无疑是要一定的气概和胆量的。为了在夹缝中找到生存之路,巩义的决策者提出了“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毅然开始了社队企业的创办与发展的尝试。

修水利,崩山采石,炼制土炸药回郭镇人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时至1975年,回郭镇已经办起了大大小小10多家社队企业,公社和大队工副业产值达1000多万元。同志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了重要批示。一时间,回郭镇的社队企业名扬天下。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也为巩义市工业发展打开了闸门。巩义各地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到1991年,全市乡镇企业总数达到23000多家。

与此同时,个体私营经济也开始在巩义兴起。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巩义打破了农村工业只能集体办的思维定势,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巩义人投身到当时前途还不甚明朗的个体、私营经济中去,民营经济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回郭镇是最早从开放中得到实惠的。回郭镇副书记杨文渠自豪地对记者说:“回郭镇的企业家不愿张扬,我们镇的两家铝加工企业完全能够左右中国铝产品行业的市场价格。”他指的是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顺源铝业有限公司。

明泰铝业是回郭镇的“铝老大”,其创始人叫马廷义。1974年,马廷义来到镇化肥厂当学徒工,这个充满梦想、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小伙子,4年后毅然从镇化肥厂走出来,在距陇海路不远处办了个H酸厂。这是个连洋人都难以治理的严重污染项目,产品却全部出口,供不应求。马廷义赚钱了,可附近村民实在受不了了。1995年6月,村民到陇海铁路上卧轨以抗议污染,导致中国东西大动脉中断6小时。这次发自民间的环保行动,也让巩义政府痛下决心,宁肯牺牲项目也不牺牲巩义的自然环境。醒悟后的马廷义从回郭镇父老乡亲的视线里消失了,辗转安徽、湖北等地闯荡。两年后,心系家乡的他毅然在H酸厂的废墟上建起了年产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第二、在河南省同行业中名列第一的明泰铝业。

回郭镇还有河南万达铝业和河南鑫泰铝业等一批铝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年销售收入100多个亿元,电缆箔、空调箔等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截至2007年底,回郭镇个体私营企业总数3817家,其中工业企业1100多家,亿元以上12家。目前,已经形成铝加工、电线电缆、钢板、钢带、铜加工、精铸等为主要产业的局面,成为全国铝加工业最大的生产基地。

质量诚信:企业生存的法宝

1992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狂飙般席卷全国,犹如一剂猛药,唤醒了国人的质量意识,质量兴国战役开始在全国打响,回郭镇也曾因生产假冒伪劣电线被《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曝光而闻名全国。巩义人从此痛下决心,提出质量兴市战略。时任河南省省委书记李长春激励道:“回郭镇要杀回马枪,变成优质电线电缆生产基地。”

巩义市政府毫不含糊,立即成立政府、工商、质监、公安、司法等联合稽查组挨村挨户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清查,凡生产假冒伪劣电线者一律重罚。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巩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从办厂生产、经营到服务全面进行规范,鼓励企业主动走以质取胜、以信求胜的道路。

1996年,巩义市政府在全市提出了质量立市的工业发展战略,把质量立市办公室设在了巩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从引导、督促企业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入手,建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工作机制。很快企业的管理制度健全了,一个个QC小组成立起来了,一本本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证书飞到了各个企业。

到2007年,巩义市260家上规模的企业,全部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巩义市政府每年度召开一次质量立市工作会议,对质量提升较快、取得名优品牌的企业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和宣传,在巩义市掀起了一个又一个质量活动的高潮。

以质取胜,以信求胜,已成为今天巩义市企业家的追求和自豪。巩义人没有在失败面前倒下,也没有辜负领导的嘱托,电线电缆产业与铝加工产业并驾齐驱,在当地迅速崛起,多年来―直领跑中原产业的发展。

如今,当记者走在回锅镇大大小小的街道上,已找不到昔日家家冒烟、户户点火的作坊式工厂的痕迹,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洁净的街道,一座座高大宽敞的厂房,一条条现代化自动控制的生产线,一个个井然有序的生产车间。回锅镇党委书记李小虎指着河南顺源铝业公司的厂区告诉记者:“在回锅镇,像顺源、明泰这样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就有8家,我镇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铝生产加工基地。”

名牌战略:企业发展的催化剂

3月1日,巩义市副市长梁险峰在巩义市工业大会上报告:“通过深入落实扶优扶强优惠政策,企业战略重组和创名牌成效显著,30家扶优扶强企业实现了高速高效发展。”

2007年,巩义市30强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9.6亿元,同比增长45%,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6.1%;完成销售收入289.7亿元,同比增长46.6%,占全市规模工业销售收入的45.5%。

从质量巩义到信用巩义,再从信用巩义到品牌巩义,是巩义市质量立市不断深化的标志。巩义市政府每年组织专家对质量工作进行调研,并根据情况对质量工作的整体思路适时调整。2006年,市政府确立了“四抓、四强、一提高”的质量工作新思路。即:抓质量管理,抓品牌战略,抓诚信体系,抓技术创新;强化宣传、教育、培

训机制,强化工作机制,强化质量技术支撑服务机制,强化扶优治劣、重奖重罚激励机制,提高巩义经济发展水平。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名牌战略,强力打造品牌巩义的实施意见》,将质量工作专项基金由过去的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并设立了200万元的名牌奖励基金,重奖名优企业。对于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最高奖励可达到100万元。这一思路的提出,使质量工作与经济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突出了品牌战略在质量工作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质量工作融入到了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巩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帮企业建立三级培育体系,把品牌建设落到实处。目前,纳入重点培育与管理的企业达到170多家。巩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经委和工商局等部门一起研究制定了铝及深加工、耐火材料、化工化纤等8大行业名牌培育规,确立了泰鸿牌铝板带系列产品、顺源牌铝箔、恒星牌镀锌钢丝等7个产品争创中国名牌的5年规划。

目前,巩义市获得国家免检产品2个,河南省名牌8个,河南省优质产品7个,是全省获得名牌数量最多的县级市。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沈阳、贵阳铝镁设计院及中南大学合作,攻克了电解铝行业不停电停开槽技术和“300K A级综合节能技术”等世界性技术难题,每年可为企业增加直接经济效益3000万元,河南明泰铝业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自主开发了国内首条15万吨“1+4”热连轧生产线,结束了我国易拉罐料等高精铝产品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被专家们誉为中国铝加工建设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河南顺源铝业有限公司研发的3102牌号的高档空调箔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再次填补了河南省空白。

这些成绩的取得决不是偶然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巩义市政府为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大道,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列为了第一要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巩”战略。1999年9月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订了院地合作协议,成为全国第一家与中科院建立院县合作关系的县级市。2002年10月,巩义市又举办了“百名博士巩义行”活动,邀请116名博士到巩义调研,为巩义市社会经济发展会诊把脉、建言献策,其中有51名博士分别受聘担任了巩义市的行业发展顾问。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的科研院所上百名院士、科研人员扎根巩义,建起了28家产’学、研基地,为巩义市企业与科研院所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建立起了“民营+科技”的经济发展模式。巩义市政府还强力实施“三个一百”工程,即每年组织实施100项各类技术攻关项目、100项专利技术发明、100项技术成果推广项目。

目前,巩义市已建立了铝深加工、耐火材料、无纺布、净水材料4家行业创新服务中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l家,高新技术产品36个;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达到17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6项,国内先进水平11项;靠科技创新完成了产业升级,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46%。

上一篇:免费茶:残渣败叶待食客 下一篇:张洪恩:“一体双翼”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