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黄疸听力损伤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27 01:25:20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黄疸听力损伤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造成的脑干听力诱发电位(BAEP)异常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未结合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在患儿3月龄进行BAEP复检。结果 对照组3月龄BAEP异常率高达53.8%,且中、重度异常率高达19.1%;治疗组3月龄BAEP异常率仅为9.64%,且以轻度异常为主,中、重度异常率仅为2.4%。治疗组3月龄BAEP异常率明显下降。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脑干听力诱发电位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其最严重并发症为胆红素脑病,可使患儿遗留不同程度听力功能障碍,早期积极干预可避免或减轻后遗症的发生。目前对胆红素脑病听力损伤的治疗尚无公认有效的药物。本研究应用单液酸神经苷脂(GM1)治疗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造成脑干听力诱发电位(BAEP)异常的患儿,探讨神经节苷脂的治疗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确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4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浓度≥307.8 μmol/L,均以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为主,结合胆红素浓度≤34.2 μmol/L,男76例,女58例,日龄3~28 d,胎龄37~40周,体重2500~4000 g。全部病例除外败血症、窒息、颅内出血、颅内感染、低血糖及代谢异常、无先天性神经系统及耳疾患、无耳毒性药物使用史。经治疗黄疸减轻后行BAEP检查提示听力异常,此记为0月龄BAEP异常。

1.2 临床治疗观察及随访 治疗组:83例患儿进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20 mg/d,1次/d,10 d为一疗程,间隔20~25 d进行下一疗程,共三疗程。对照组:26例未治疗患儿。以上患儿3月龄均再次复查BAEP,其余25例患儿失访。

1.3 BAEP检测方法 应用WONDⅡ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完成BAEP测试,记录方法在双耳垂或者耳后乳突为信号电极,颅顶区(头颅正中CZ点)为参考电极,前额或手腕为地电极,信号电极、参考电极用一次性针电极采集,患儿睡眠,取频率10 Hz,刺激强度95 dB,最大不超过120 dB。对侧以低于刺激强度40 dB的白噪声掩蔽。每级声强至少测试两遍,每遍叠加1024次,以重复性好的两次图像测量Ⅰ、Ⅲ、Ⅴ波潜伏期及IⅤ、IⅢ和ⅢⅤ波间期。

1.4 BAEP判断标准[1] ①正常范围:Ⅰ~Ⅴ波波形稳定整齐,各波PL正常。②轻度异常:Ⅰ~Ⅴ波存在,但部分PL和IPL延长均超过平均值+2.5个标准差。③中度异常:仅I、V波存在,全部间期延长,波形不整。④重度异常:I—V波分化不清或消失。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

2 结果

2.1 BAEP检测结果 观察134例患儿中轻度异常72例,中度异常45例,重度异常17例。

2.2 BAEP随访复查听力情况 对照组与治疗组在0月龄时BAEP异常分度无明显差异性(P>0.05)。对照组3月龄BAEP异常率仍高达53.8%,且中、重度异常率高达19.2%;治疗组3月龄BAEP异常率仅为9.64%,且以轻度异常为主,中、重度异常率仅为2.4%,与对照组相比异常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干听力诱发电位(BAEP)检测是目前临床用来客观评价外周听觉系统和脑干功能活动的有效方法。BAEP的Ⅰ波反映耳蜗神经,Ⅱ波反映耳蜗核,Ⅲ波反映上橄榄核,Ⅳ波反映外侧膝状体、Ⅴ波反映次级下丘[2]。高胆红素血症时脑干听力诱发电位的振幅和潜伏期部有异常变化,可早期发现高胆红素所致神经损伤,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2]。及早预测、及时干预,对预防核黄疸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神经节苷脂是一种糖鞘脂,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中,在神经系统中含量尤为丰富,是神经细胞膜的天然组分[3]。神经节苷脂除了作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外,还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促进神经发生分化、促进突触和轴突生成、促进神经损伤后修复再生等。因此外源性神经节苷脂是一种“神经病变修复药物”,可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这是我们临床应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治疗听力损伤的理论基础。

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治疗组患儿BAEP异常率仅为9.64%,且为轻度异常,听力状况有显著好转,听力损伤有明显减轻。对照组有部分患儿BAEP也有所恢复,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婴儿期处于神经系统包括听觉系统的快速发育阶段,特别是在出生后前6个月,有一部分耳听力障碍科在发育过程中得到恢复。但对照组患儿仍有部分中度甚至重度听力异常,因此有早期干预的必要。

胆红素主要毒性作用是解离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量负荷减少,抑制糖有氧氧化,使无氧酵解增强;可抑制并改变Na—K—ATP酶活性;胆红素聚集于神经节苷脂、神经鞘磷脂等细胞膜成分联结,物质转运,神经递质合成和线粒体功能均受损[2]。应用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减轻其毒性作用,可起到治疗作用。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神经细胞重塑、保护神经细胞膜上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纠正离子失衡、防止细胞内钙超载、减轻神经细胞水肿,它能够增加能量代谢,抑制病理性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和类神经生长因子样的功能,促进神经再生功能。

通过我们对83例BAEP异常患儿的治疗效果看,其BAEP异常消失率达90.3%,而对照组仅为46.2%。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可以应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治疗听力损伤,以减轻或避免听力障碍。

参 考 文 献

[1] 潘映福.临床诱发电位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50—351.

[2]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版,2007:747—749.

[3] Yoshikawa M, Go S, Takasaki K, et al. Mice lacking ganglioside GM3 synthase exhibit complete hearing loss due to selective degeneration of the organ of Corti.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9,106(23):9483—9488.

上一篇:多普勒超声在脐绕颈胎儿脑血流阻力指标的探讨 下一篇: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