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儿时(节选)

时间:2022-06-27 12:22:00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

…………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

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就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喜欢吃鱼、虾之类。而对于蟹,尤其喜欢。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亲平日的晚酌规定吃一只蟹,一碗隔壁豆腐店里买来的开锅热豆腐干。他的晚酌,时间总在黄昏。八仙桌上一盏洋油灯,一把紫砂酒壶,一只盛热豆腐干的碎瓷盖碗,一把水烟筒,一本书,桌子角上一只端坐的老猫,我脑中这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浮现出来。我在旁边看,有时他给我一只蟹脚或半块豆腐干。然我喜欢蟹脚。蟹的味道真好,我们五个姊妹兄弟,都喜欢吃,也是为了父亲喜欢吃的缘故。只有母亲与我们相反,喜欢吃肉,而不喜欢又不会吃蟹,吃的时候常常被蟹螯上的刺刺开手指,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干净。父亲常常说她是外行。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即关节)里的肉怎样才能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作剔肉的针……蟹螯上的骨头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看的蝴蝶……父亲吃蟹真是内行,吃得非常干净。所以陈妈妈说:“老爷吃下来的蟹壳,真是蟹壳。”

蟹的储藏所,就在天井角落里的缸里,经常总养着十来只。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缸里的蟹就满了,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尤其是中秋一天,兴致更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英坐在旁边。大家谈笑,看月亮,他们――父亲和诸姐――直到月落明光,我则半途睡去,与父亲和诸姐不分而散。

这原是为了父亲嗜蟹,以吃蟹为中心而举行的。故这种夜宴,不仅限于中秋,有蟹的季节里的月夜,无端也要举行数次。不过不是良辰佳节,我们少吃一点,有时两人分吃一只。我们都学父亲,剥得很精细,剥出来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积受在蟹斗里,剥完之后,放一点姜醋,拌一拌,就作为下饭的菜,此外没有别的菜了。因为父亲吃菜是很省的,而且他说蟹是至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我们也学他,半蟹斗的蟹肉,过两碗饭还有余,就可得父亲的称赞,又可以白口吃下余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励节省。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好!自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现在我已经自己做父亲,况且已经茹素,当然永远不会再尝这滋味了。唉!儿时欢乐,何等使我神往!

然而这一剧的题材,仍是生灵的杀虐!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第三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

…………

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

点读

丰子恺在随笔《忆儿时》中回忆了三件童年的乐事。其中第二件便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丰子恺的父亲中了举人后科举便废,一直赋闲在家。他最喜欢喝酒吃蟹,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要吃上近半年蟹。这喝酒吃蟹的高潮便是中秋夜。当年的石门镇上,只有丰子恺的父亲丰鲼考取了举人,中秋夜喝酒赏月的风雅人家也只有丰家。一般人家中秋节也应有好菜,也喝酒,还得吃时鲜蔬菜芋艿,月饼自然是少不了的,只是吃得没有丰家风雅罢了。大概丰子恺的兴趣全在喝酒吃蟹赏月上了,故不再叙写吃月饼、芋艿等中秋习俗。浙西也有重阳登高的习俗,只是石门镇方圆十里之内没有山,故风雅的举人家没有组织重阳登高。当地重阳节有吃重阳糕或赤豆糯米饭的习俗,只是丰子恺的随笔没有提到。丰家仍然以喝酒吃蟹来过重阳节。丰子恺擅画儿童、擅写儿童,是大家都知道的。天下人没有不喜欢儿童的,但丰却能由热爱、亲近而理解,以致把比成人世界更广大自由的儿童世界摹写出来。他又能用余墨写到成年世界的必然降临和儿童黄金时代的必然终止,这种老人气也很必要,至少使文章避免了通常的矫情。比方《忆儿时》,他摹写自己儿时的快乐,养蚕、吃蟹、钓鱼,却又“老人气”地说那不幸都是杀生之取,要永远忏悔。我以为,这种怀恋和这种不忍,都是真实的,它们的并置更调和更人性,缺少某一环,便不是丰子恺了。丰子恺的文字呈现出一种“淡如菊”的艺术风格,行文自然平实,意境清澄深远。当然,素朴并不是无味,他追求的是一种“弦外有余音”的效果。赵景深对丰子恺的评价一语中的:“他不把文字故意写得很艰深,以掩饰他那实际内容的空虚。他只是平易地写去,自然有一种美,文字的干净流利和漂亮,怕只有朱自清可以和他媲美。”

上一篇:夏天的旋律 下一篇:故乡的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