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治疗糖尿病脑梗死93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6-26 10:47:27

血栓通治疗糖尿病脑梗死93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4月~2010年8月收治的93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93例患者治愈11例,显效38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本组总有效率为91.4%。住院时间4~23d,平均10.5d。本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栓通治疗糖尿病脑梗死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栓通;脑梗死;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6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63-02

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病发病率很高,可为同年龄组非糖尿病人群的2倍以上,与糖尿病心脏病与糖尿病肾病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三大原因[1]。糖尿病代谢紊乱导致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凝状态更是脑血管病发病和复发的危险因素。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3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做出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自2007年4~2010年8月收治的93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2]。93例患者中男61例,女32例;年龄43~78岁,平均56.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6h,平均2.6h;糖尿病病程6~15年,平均10.2年;梗死部位中基底节部位梗死48例,放射冠部位梗死26例,脑叶梗死15例,其余4例。

1.2治疗方法 包括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降低体温,给予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等抗血栓药物治疗,加用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2~5ml,以氯化钠注射液20~40ml,稀释后使用,1日1~2次。以连续治疗14d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标准[3]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疗效判定,即: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肢体功能完全恢复,不影响基本生活、学习;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50%以上,肢体功能大部分恢复,轻微影响生活、学习;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30%以上,肢体功能小部分恢复,影响基本生活、学习;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本组93例患者治愈11例,显效38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本组总有效率为91.4%。住院时间4~23d,平均10.5d。

2.2不良反应 本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脑梗死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据资料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约为5%左右[4]。糖尿病最易出现血糖高、血脂高、血黏稠度高的现象,这“三高”可致血流缓慢、淤滞和动脉硬化,而造成脑梗死。糖尿病病人因受遗传、胰岛素分泌异常、高血脂、微血管病变、高血压、血液成分异常(血小板聚集、黏滞性增高、血栓形成等)及主动脉壁内含酸性黏多糖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无糖尿病患者高且早,更易发生脑梗死。而脑梗死急性期的血糖水平增高,多为一种应激反应表现,但这一反应对脑梗死很不利,因为高血糖可加重脑梗死的损害。实验证明[5],梗死造成脑缺氧。如果缺氧状态下血糖升高,可因糖的无氧代谢致乳酸异常增多,产生乳酸中毒,造成脑神经元内琥珀脱氢酶活性抑制,ATP减少,这样血糖增高所引起的脑缺氧加重,酸中毒和ATP减少等综合因素,更加重了脑组织的损害。血糖正常或偏低时,可对脑梗死时缺氧脑组织起保护作用,减轻损害和促进健康。因此,对脑梗死伴高血糖的患者,应适当应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静脉滴注,以降低血糖水平,保护脑组织,促进病情好转。2型糖尿病引起的脑梗死以中小梗死多见,梗死灶常小于0.2cm,常不出现任何症状,有的仅表现为无力、肢体麻木等,有的出现智力、精神和语言障碍。

因此,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要警惕脑梗死发生,不要放过一些不典型的轻微症状,要经常测定尿糖、血糖、血脂。当出现轻微脑梗死症状时,则应及早做脑部CT或磁共振检查。平时糖尿病患者除了严格控制血糖外,还应注意低脂饮食,口服降脂药,积极锻炼身体,降低血脂和血黏滞度,加快血流,改善脑组织供血和供氧。

血栓通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其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的效果。其能够扩张冠脉和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慢心率、减少和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灌注量、增加脑血流量、对心肌和脑缺血有一定改善作用;具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此外,本品还具有降血脂,抗疲劳、耐缺氧,提高和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等作用。本组研究中治愈11例,显效38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本组总有效率为91.4%,效果十分理想。

参考文献

[1] 刘艳,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针对性健康教育[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4):154-156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种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陈庆堂,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4]李世敬,金亚娟,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5):843-845

[5]张阿莉,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动脉硬化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812-813

作者单位:236600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

上一篇:ICU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下一篇:半椎板切除入路行椎管内肿瘤切除的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