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儿与孕母体重的关系探讨

时间:2022-06-26 10:44:54

巨大儿与孕母体重的关系探讨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262―01

近年来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上升,所致母儿并发症增多。研究表明胎儿体重主要受孕妇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的影响,现分析麦盖提县人民医院产科2002年至2008年分娩的巨大儿,探讨巨大儿与母亲体重的关系,加强孕期保健,以减少巨大儿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巨大儿126例,随机取同期出生体重2 500~3 999 g的新生儿230例对照组,两组均有完整的产前检查资料,均为单胎,分娩孕周37~42周,初产96例,经产30例。

2 诊断标准

巨大儿的诊断标准为新生儿出生体重≥4 000 g,孕妇体重指数公式:体重(kg) 身高平方(m2)。按孕前体重指数将孕妇分为三组人群,高体重组:体重指数>24,理想体重组:19≤体重指数≤24,低体重组:体重指数

3 结果

3.1 两组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重 巨大儿组孕妇中,高体重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而低体重的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巨大儿组孕妇孕期的体重增加均相应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3.2 不同孕期的增重情况 妊娠前半期,即孕20周前,巨大儿组母亲体重增加大于对照组,并持续到妊娠末期,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重。

3.3 巨大儿的分娩结局 与正常体重儿组比较,巨大儿组母亲剖宫产率、产时出血量均显著增高,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虽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自然分娩产程相近。

4 讨论

巨大儿的母儿并发症较正常体重儿高,本研究显示巨大儿孕妇易发生难产,致使手术产率及产时出血量增加,新生儿窒息增多。所以预防巨大儿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胎儿的生长发育由遗传因素及宫内环境所决定,当供给胎儿的营养过多时可刺激胎儿生长,易发生巨大儿,国内外学者发现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肥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及孕前体重指数有密切关系。本文发现巨大儿组中高体重孕妇的比例显著大于对照组,孕期体重的增加亦高于对照组,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一致。提示孕前及孕期适当控制体重有助于减少巨大儿的发生。本文发现巨大儿组孕妇前半期体重增加超过对照组,研究表明妊娠的前半期是为后半期胎儿的快速生长做准备的时期,超重孕妇有足够的营养储备,其基础代谢率于妊娠末期明显增加,使胎儿得到更多的养分,促使胎儿生长加快。孕期盲目偏食或某些营养摄入过量是孕妇超重,甚至肥胖的原因。对孕前不同体形的妇女孕期增重要因人而异,消瘦型妇女孕期增重应大于12.5

kg,而超重或肥胖型妇女孕期增重则适当减少,建议控制在14 kg以内为宜。但肥胖妇女在妊娠期不要求减轻体重,因为限制进食,母亲将消耗体脂而使酮体增加,酮体会妨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建议整个孕期都要重视孕妇的体重变化,指导孕妇合理的营养摄入,使孕期体重增加在合理范围,减少巨大儿的发生,提高孕期保健质量,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上一篇:德令哈地区HbsAg检测结果分析 下一篇:天门市AFP2009―监测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