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背后的思考

时间:2022-06-26 09:18:01

厌学背后的思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背景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特别是政治教师,面对如何树人,我感到责任重大。

我是一名专职政治教师,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感受特别深的就是学生厌学。尽管现行教材作了修改,是新课程、新课标,但学生厌学政治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在这个问题上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学生厌学政治到底是什么原因?

如何转变学生对待政治学科的态度,发挥政治课应有的树人作用呢?我想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教师首先应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学生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教师是关键。因此,作为政治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重视和热爱政治学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针对当今学生厌学政治学科的现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其原因及对策进行了认真的探究。我认为学生厌学政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政治考试之前常常要问:这次政治成绩打不打折。我认为这一现象足以说明学生不重视政治很大程度上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又如我在教新课之前都要求学生作好预习,但学生就是不理解。当我问及他们课前为什么不预习,不做好课前准备时,没想到他们却振振有辞地回答:语、数、外的作业都做不完,哪有时间去预习政治哟。这是一种对政治学科的轻视。对此,我作为一名专职政治教师感到十分不安和忧虑。

2. 思维方式陈旧,学习方法不当。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不重视学习政治,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甚至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课后又不及时复习,等到考试之前才来一个“突击”。因此,学生往往在考试过程中出现诸如选择题答案拿不稳,简答题张冠李戴,分析说明题更是无从下手等现象。

3. 社会、家长的因素。诸如“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相当一部分家长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往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且又主要是“语、数、外”三个大科的成绩。而政治学科只有50分,好像是豆芽学科、小菜一碟,学生、家长都瞧不起,认为政治成绩考好考差对升学的影响不是很大,只要“语、数、外”等大科成绩上去了就行。甚至,有的家长还认为政治不就是讲大道理吗,有什么好学的,只要把要考的几个题背住了就行。家长的这些思想观念从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孩子对学习政治学科的态度,从而误导学生。

4. 教师的教学缺乏吸引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无论是教学语言、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要非常讲究,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教学才会具有吸引力。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是靠语言来传递知识和交流师生之间的情感,教学语言的精炼、幽默、风趣,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可见,教师教学语言是否具有艺术性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习压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平时讲课平铺直叙,语言平淡、缺乏趣味性和艺术性,学生听课就好像是在听和尚念经。这样的讲课,根本就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当今时代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代,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时代。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段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我们每一位政治教师都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和创新,在政治课教学中提高自己的素质,提升自己的形象。怎样创新,使学生肯学、爱学政治,我觉得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 练好教师的“内功”。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大胆创新。由于现行教材是新课程、新课标,这就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钻研新教材、新大纲,把它吃透。另外,在教学艺术方面要下苦功夫去锤炼。如课堂结构的优化、教学语言的提炼、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等。由于现行教材容量较大,教学目标较高,我们必须优化课堂结构。否则,一堂课随意性太大,重点、难点安排不合理,不但教学任务完不成,而且会使学生感到厌倦。要使教学语言精炼、幽默、风趣,具有艺术性,我觉得可以多看一些诸如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小品相声、话剧等语言艺术作品。要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多样和应用自如,我觉得应多练、多实践。“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就要注意多观摩、多训练。要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教材中情景材料较多,我们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发挥作用。我是这样做的:请学生分角色到台上来模拟情景材料中的人物进行表演,然后再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谈感受,也可帮他人出主意解决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觉得这样做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 教师就是一个“设计师”。上好一堂课,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并非易事。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呢?我觉得首先应备好课。教师应深钻大纲、教材并结合实际包括学生的思想实际、知识上的实际,认真设计好每一堂课。即认真备好课包括备好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设计甚至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等。因为只有备好课,教师讲起课来才会胸有成竹,才能更加自信,从而更加展示出教师的风采和魅力,从而才能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有趣,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其次要上好课。课堂上教师必须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讲课要有激情,语言要风趣、幽默,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多变,激发起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提问,我是根据学生的基础等情况分为A、B、C三个层次来设计问题的。教学方法上既有讲解法、案例分析法,也有情景式教学法,还有探究式学习法等。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教师也应当是学生的一位心理医生。面对学生的厌学问题,我们作为教师首先应静下心来认真观察学生的厌学表现。其次要和学生交朋友,从交心谈心中了解学生厌学的原因。当我发现有的学生上政治课不专心、作业马虎等现象,下课后我就会找他谈话弄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再次就是针对厌学的原因开好“处方”。由于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因素,既有社会的影响也有家长的误导。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应做好与学生、家长的配合,对学生在思想上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而不是一味的责备,兴趣上给予最大程度的激发,多开展师生互动,学习方法上给予科学的指导使其学会多向思维、辩证分析、理解记忆,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面对学生的厌学,我们作为教师不能急躁更不能气馁,而要有耐心和爱心,从关爱他们的角度去了解和引导他们,给他们讲明学习政治课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懂得政治课不仅是学习必要的政治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做人。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使其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健康成长。

上一篇:目前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探讨 下一篇:中学生异往应予以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