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探讨

时间:2022-06-26 07:19:01

长春市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探讨

摘 要:水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以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长春市水资源非常珍贵,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之一,而水环境质量的优劣,则是水资源能否被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长春市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提出污染治理措施和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资源污染;现状;治理措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长春市是吉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吉林省省会,全国1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DB22/388―2004),对长春市及其辖区22条主要河流划分了水功能区,目前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已达到70%;而地下水资源是长春市生产、生活重要的补充水源。适时掌握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对长春市水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服务和今后永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 地表水污染评价

2.1河流污染评价

2.1.1评价项目

评价项目为pH值、溶解氧、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氰化物、硝酸盐氮、砷化物、挥发酚、六价铬、汞、铜、锌、铅、镉、硒、氟化物和粪大肠菌群等19个参数。

2.1.2评价标准

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评价。

2.1.3评价结果

第二松花江干流在长春地区评价河段长为163.0km,汛期、非汛期及全年,整个河段均为Ⅲ类水,水质较好。

拉林河干流评价总长124.0km,除非汛期为Ⅴ类水外,汛期及全年均为Ⅳ类水,受到轻度污染。

饮马河干流评价河长315.5km,石头口门水库大坝以上无论是汛期、非汛期还是全年均为Ⅲ类水质,水质较好;从小南河入河口以下至入河口河段,污染较为严重,无论是汛期、非汛期还是全年,均为劣Ⅴ类水,主要污染物较多,其中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粪大肠菌群是主要的污染物。

双阳河评价河长92.8km,双阳水库以上河长25.0km,全年为Ⅴ类水质;双阳水库以下代表河长67.8km,除汛期为Ⅴ类水外,非汛期及全年,均为劣Ⅴ类水,主要污染物有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粪大肠菌群。

伊通河干流河段225.4km,新立城水库汛期、非汛期及全年,均为Ⅲ类水;流经长春市区后,受长春市工业及生活污染的影响,整个河段水质较差,主要污染物有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和粪大肠菌群,水质类别为劣Ⅴ类,也是长春地区受污染较严重的河流。

新凯河评价河段72.2km,无论汛期、非汛期还是全年均为劣Ⅴ类水,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氟化物和粪大肠菌群, 河流污染较为严重。

翁克河评价河长19.0km,汛期、非汛期及全年水质类别均为劣Ⅴ类水,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氟化物。

小河沿子河评价长度为24.8km,净月水库全年为Ⅳ类水质;河口为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粪大肠菌群。

赵家沟河长度为11.3km,全年为Ⅲ类水质。黑顶子河评价长度为30.4km,全年为Ⅲ类水质。雾开河评价河长为132.0km,除卡伦湖水库以上为Ⅲ类水质外,卡伦水库以下则为Ⅳ类水质。

干雾海河评价河长65.6km,全年为劣Ⅴ类水。三道沟河评价河长59.6km,全年为劣Ⅴ类水。三岔河评价河长74.0km,为Ⅳ类水。沐石河评价河长112.5km,全年均为Ⅲ类水质。卡岔河评价河长110.6km,全年为劣Ⅴ类水。二道河评价河长79.8km,全年为Ⅳ类水。小三道河评价河长46.0km,全年为Ⅳ类水。半截河评价河长26.5km,全年为Ⅴ类水。三道河评价河长61.3km,全年为Ⅳ类水。四道河评价河长19.1km,全年为Ⅳ类水。大荒沟河评价河长69.5km,全年为Ⅳ类水。

综上,在长春地区评价河长为1934.9km,全年属于Ⅲ类水质河段长447.1km,占总评价河长的23.1%;Ⅳ类水质河段长562.9km,占总评价河长的29.1%;Ⅴ类水河段长81.9km,占总评价河长的4.2%;劣Ⅴ类水河段总长为843.0km,占总评价河长的43.6%。

2.2大型水库富营养化评价

长春市一共有石头口门水库、新立城水库和太平池水库等三座大型水库,按《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为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以及透明度等5项。

结果表明,石头口门水库、新立城水库为轻度富营养,而太平池水库则为中度富营养。见表1。

3地下水水质评价

3.1评价说明

参与评价浅层地下水一共53眼,评价标准采用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评价指标有pH值、矿化度、总硬度等17项,采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划分出“优良”、“良好”、“较好”、“较差”和“极差”等级别。

3.2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表明,有21眼地下水水质级别为良好,占评价总数的39.6%;有9眼地下水水质级别为较好,占评价总数的17.0%;有16眼地下水水质级别为较差,占评价总数的30.2%;有7眼地下水水质级别为极差,占评价总数的13.2%。

3.3污染分析

长春市浅层地下水“较差”和“极差”占其总数的53.3%,主要污染物为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氨氮,个别井总铁超标。

双阳区共监测三眼浅层地下水,两眼处于“良好”级别,1眼处于“较好”级别。

榆树市浅层地下水“较差”、“极差”级别的有5眼井,占总数的38.5%,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和亚硝酸盐氮。

九台市浅层地下水 “极差”级别占总数的40%,主要污染物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

德惠市浅层地下水 “较差”级别占57.1%,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总硬度。

农安县浅层地下水“较差”、“极差”级别占总数的40%,主要污染物为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氨氮和氟化物。

从评价结果来看,长春地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污染物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总铁、氨氮以及亚硝酸盐氮等指标。

4 污染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

从以上评价结果来看,长春市地表水污染较为严重,近44%的河段受到污染而失去使用功能;有13%的浅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由此可以看出长春市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是较为严重的,污染状况不容乐观。

4.1点源污染

长春市是省会城市,人口相对密度大,企事业单位多,工业、生活等排污量较大。因此点源排放放量大,污染负荷大,因此所有污染企业污水必须处理达标、各污水厂要做到达标排放,才能有效削减污染负荷,减少河流纳污量。

4.2面源污染

农业生产过程中因使用不当而产生的过量农药、化肥,以及村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牲畜粪便等,随暴雨进入河流而造成下游河流、水库、地下水污染,也是造成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 全省面源中主要污染物氨氮和化学需氧量入河量分别占入河总量的53.4%和44.4%。因此,必须大范围推广绿色农业生产,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退耕还林,大力加强植树造林投入力度,有效涵养水源,以减轻面源污染。

4.3污水处理设施效率低

长春地区建设了多个污水处理厂,但却没有全部投产运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彻底处理,有的污水处理厂经常直排污水,污染物没有被消减,长期对下游河流、水库、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才导致长春地区主要河流污染较为严重。建议强化污水厂的日常监督和管理,使其正常运行,以削减下游河道的排污量及其污染负荷,早日还给市民一个自然、洁净、优美、和谐的环境。

5 结语

水资源短缺及污染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长春市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达到了上限,而污染控制及其治理措施又相对滞后,有的河段常处于干涸状态,部分河道成为污水沟,导致城镇下游多数河流遭受污染,水功能区达标率较低。地下水资源是长春市生产、生活重要的补充水源,是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目前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开发和利用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珍贵而有限的水资源,使得水资源不断为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永续服务,不断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使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健康、永续发展,早日还我们子孙后代一个蓝天碧水的优美环境。

参考文献

[1]长春市水资源公报[N].2012-7.

[2]尹华,昌镜伟,等.新立城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治理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2(01):152-155.

[3]赵婷婷,尹华.长春市主要河流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0(04).

[4]刘文,尹华.长春市地表水功能区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成因分析[J].吉林水利,2011(12).

上一篇:探讨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 下一篇:现代城市绿道规划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