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阳光体育之种 收获百年文化名校

时间:2022-06-26 05:26:59

播撒阳光体育之种 收获百年文化名校

颍上第一中学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历史可以追溯至1909年(宣统元年)的“乙种蚕桑学堂”,1945年更名为“颍上县立中学”,1969年正式更名为“颍上第一中学”,建校历史已经超过百年。如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基础教育全国名校,安徽省省级重点中学,连续六次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被司法部、中央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读书育人先进单位”、国家级“阳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颍上一中的名校工程建设验证了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名校工程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自2007年4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各地各类学校为响应“阳光体育运动”号召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运动健身氛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学校出现了行政化、模式化和务虚化的倾向,甚至有些学校开展的活动有被淡化的趋势。但颍上一中始终如一地坚持以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通过系列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使全校师生收获阳光体育的快乐,受到深厚校园文化的熏陶。

一、明确内涵,找准校园文化建设核心

所谓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历史、环境、氛围、校风、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际关系以及行为方式等所有因素的总和。颍上一中对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视,通过多种形式,使全校师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有了充分的认识,对校园文化构建有了准确的定位。大家一致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校园体育文化与校园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文化内容一起构成了校园的文化群,同时也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共同组成体育文化群。为此,学校将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定位为三个层面:首先是精神层面,认为体育文化核心是体育健康价值观;其次是制度与方法层面,认为制度与方法是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是学校体育意识的体现,具体内容包括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竞赛、体育协会、体育交流等;最后是物质层面,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体育文化的基础,是客观物质保障。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使学校找准了校园文化构建的核心;通过摆正阳光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二者的关系,使校园文化建设获得了坚实的保障。

二、深入挖掘,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功能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体育教研组对阳光体育文化的功能进行了深入挖掘,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校园文化建设功能。对于阳光体育文化构建功能的界定,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意见,有学者认为是“思想教育功能、陶冶情操功能、心理调节功能、艺术美育功能、规范凝聚功能,社会化功能”,笔者所在学校将阳光体育文化的功能定位为“强身愉情与文化熏陶”。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精神、身体以及社会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其中,身体的健康包括良好的发育、正常的生理机能及承担负荷的适宜反应。体育文化中的行为文化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表现形式,从而对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能有效地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文化环境是一个使人不断地接受新文化滋养、熏陶的园地。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体育文化形态。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加强了组织纪律,协调了学生间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能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优化手段,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能力

颍上一中的校园文化构建目标是:“角角落落皆文化,一草一木皆精品。”正是基于这样的定位,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每一名学生身上都散发与激荡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学校秉承“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理念,践行“文化理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学生真正做到了“在阳光下生活,在自信中成长”。

1.以口号为切口,渗透文化理念

“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是阳光体育的核心目的,“健康、运动、阳光、未来”曾被作为宣传口号。学校在这个主口号下实施了以班级为单位的个性口号征集活动。经过学校审核后,口号可在大课间操、大型体育活动及集会中使用。因此,多年来学校累积了一大批有个性、有特色的阳光体育口号。例如:“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健体魄,亮青春,展风采”;“健我强健体魄,养我浩然正气”;“体育如花绽放快乐校园,青春似火燃烧亮丽人生”;“体育无处不在,运动无比精彩”等等。通过这些口号,各班级形成了各自的班级体育文化,而班级文化最终也推动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

2.以特色为抓手,实现以点带面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颍上一中以手球为切入口,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组建于2001年的学校手球队多次参加过全国中学生手球比赛,曾在2006年获得了全国中学生手球联赛冠军。类似还有排球队、田径队、篮球队、健美操队、高考集训队以及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等,正是通过这些具有特色运动项目的开展,促使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带动了校园阳光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

3.以文化为引领,提升教师能力

“播散阳光体育之种,收获百年文化名校”离不开教师,只有教师自身阳光了,才更有信心去引导学生。为此,学校对教师提出了四个构建要求:“面对生活,有阳光般健康的心态与体魄;面对孩子,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发展,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对于学校领导层也提出了“三到位”、“三落实”的工作要求。所谓“三到位”就是氛围创设到位、心理辅导到位、休闲活动到位。“三落实”是制度落实、器材落实、经费落实。为了提升教师的能力,学校定期开展以“主题课教学、个性课教学、同堂教学”为主题的“三课教学”。“主题课教学”是指紧扣一个主题开展研讨活动;“个性课教学”是指根据各团队教学的研究方向和学科教学发展特色,开展个性化教学;“同堂教学”是指多名教师同上一节课,旨在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特色教学。针对“三课”,学校又开展了“三评活动”,即“理念型评课、问题式评课、答辩式评课”。实践证明,上述的“四个要求”、“三到位”、“三落实”、“三课教学”以及“三评活动”等手段都极为有效地提升了教师文化构建的能力。

4.以环境为基石,强化氛围育人

校园环境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环节,阳光、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能发挥寓教于景、润物无声的作用。基于这样的理念,学校进行了阳光体育教室、阳光体育长廊的环境创设。每个班级定期以阳光体育为主题布置教室,例如,将班级的奋斗目标、口号等粘贴在教室门口。阳光体育走廊的布置,主要是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一些优秀运动员所参加的各类比赛以及学生喜欢的各类体育项目。从实践的效果上来看,这种策略属于潜移默化式,短期效果不明显,但长久看是非常好的。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品位的标志,是一所学校的旗帜;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具有“强制性”的感染力。总之,颍上一中通过播撒阳光体育之种,扩大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间接铸就了百年文化名校;颍上一中借助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提升了社会知名度,得到了同行广泛的认可。

上一篇:中学特优生考试质量分析的几个维度 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的法度范畴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