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时间:2022-06-26 02:33:46

建筑工程中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因此人们对建筑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外墙渗漏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质量问题。当建筑工程外墙出现渗漏时,很可能会对建筑工程产生进一步的损害,因此对建筑工程中外墙渗漏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渗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的建筑工程外墙防渗漏施工中,必须对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对建筑外墙渗漏问题的深入分析,并且针对建筑工程中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外墙;渗漏;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建筑领域中各种先进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为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由于施工工艺水平和施工材料质量、性能的不断提高,从而使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就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而言,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建筑工程的众多质量问题之中,外墙渗漏是比较直观同时也具有典型性的问题。当建筑工程出现了外墙渗漏问题时,不仅对建筑的外在形象造成影响,还对建筑的质量和功能以及使用寿命都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出现渗漏问题过后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其进行处理,而且由于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使得维修异常困难。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对外墙进行防渗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的原因出发,对建筑工程中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措施。

一、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

1、墙体的自身裂缝

(1)在建筑工程中,通常由于对剪力墙混凝土的振捣不符合相关标准,从而导致了剪力墙混凝土的密实程度不合格,使墙体在产生裂缝,进而导致了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现象。

(2)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随着施工工艺的发展,对墙、板浇筑时通常采用同时浇筑的施工工艺,导致了墙体混凝土的静止时间不足,从而使墙体产生裂缝,进而引发墙体渗漏问题。

(3)在对墙体混凝土进行养护时,施工单位通常只对混凝土内墙进行浇水养护,而忽略了对外墙面的养护。因此,容易使外墙产生裂缝现象,特别时在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2、外墙面抹灰层的裂缝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对建筑垂直度把握不好,就很容易导致外墙面抹灰层过厚出现裂缝。进而导致外墙渗漏现象的产生。

3、填充墙砌体砖的裂缝

在进行外墙砌筑施工时,通常会因为采用的砂浆易行和强度问题不符合相关标准,并且在进行砌筑施工时没有对砖进行湿润处理,以及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就很容易导致砂浆干缩,从而产生裂缝现象。

4、外墙施工中留下的各种孔洞处理不当

外墙施工中留下的模板穿墙螺干孔、悬挑脚手架预留槽钢洞等预留洞孔,特别是剪力墙中的孔洞(用于穿拉杆),在封墙时不密实,产生缝隙。

二、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1、框架结构墙体的施工

目前,框架结构外墙常见的渗漏部位为框架梁下与砌体交接处的开裂、渗漏;外墙找平层空鼓、开裂、渗漏;脚手眼渗漏以及阳台根部渗漏等,而其主要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如下:

(1)在施工前,应严格控制好砌块的质量,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规定,应选用抗压强度大于5MPa、干燥收缩值不大于0.5mm/m、出釜后须保证有28d养护期的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时的含水率宜控制在小于15%(对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宜小于20%),以克服砌块自身收缩引起的裂缝。

(2)砌块进场时,应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堆放,并做好防雨措施;同时合理布设构造柱、梁、墙体拉结筋等构造措施。

(3)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操作法砌筑,保证竖向头缝砂浆和水平灰缝砂浆的密实;施工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定将砖预先充分润湿。

(4)在砌筑过程中,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混砌,其也不应与其他砌块混砌。

(5)施工中,框架结构墙体每日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40m以内,砌筑至梁底约200mm左右处应静停7天,待砌体变形稳定后,再用同种材质的实心辅助小型砌块成60°~75°角挤紧顶牢;顶砖要按要求进行施工,必须充分紧实,勾缝密实。

2、外保温层的施工

(1)玻璃纤维网格布要选用质量好的,钢丝网应采用热镀锌的,布置时要充分的搭接长度,并做防腐处理。

(2)窗户周边及其角部集中部位应增设加强网,以分散其中应力。

(3)在结构变形缝处设置变形缝。

(4)保温抗裂保护层施工时,为保证抹灰与保温层的粘结强度,应选择优质的抗裂剂来配制抗裂砂浆。

(5)在保温层抹灰时,应分2次进行:第一次,应按楼层分段施工,其抹灰厚度控制在2mm~4mm,抹完一层待抗裂砂浆固化后,开始进行铺钉网施工,待钢丝网安装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第二遍抗裂砂浆面灰施工;第二次的抹灰力度要大,以防止砂浆面层不出现裂缝,并增强与钢丝网的粘结力;两次抹灰总厚度应控制在5mm~7mm。

3、外墙装饰面层的施工

(1)外墙抹灰前,应先做好基层处理,清除影响砂浆与墙面粘附力的松散物、浮尘和污物,并对墙面充分润湿,其含水率保持在10%~15%左右,以防止基层将抹灰层中的水分吸走而产生空鼓、开裂;有条件的可在抹灰前用水泥砂浆拉毛墙面,以加强结构层与砂浆的粘结效果;待稍干后检查墙面有无裂缝。抹灰完成后,应做好防雨防晒遮盖,应进行喷水养护。

(2)外墙装饰面砖镶贴前,应先清洗干净饰面块材,用水浸泡、晾干后再使用;应检查底灰空鼓裂缝,凡空鼓面积超过200cm2,灰厚小于20mm,收缩裂缝大于100mm,深大于15mm者均为渗漏隐患处,必须进行修补处理后,方可进行外墙饰面块料镶贴。

(3)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确保粘结砂浆饱满度,块料四周留缝宜6mm~10mm,先用勾缝器将粘结砂浆勾严溜实,再掺用素水泥浆,从黏结砂浆的表面再勾一次缝,凹入度不宜太大,最好勾成圆弧形平缝;要严格控制勾缝深,以1.5mm~2mm为宜;勾缝完毕后要注意湿润养护,密缝擦缝不得遗漏;拆架前应全面仔细检查灰缝饱满度。

(4)在涂料饰面施工前,应选用与涂料相匹配的腻子和封底涂料(如弹性涂料);应严格控制墙基体的含水率,必须控制不大于8%,并选择透气性好、性能指标合格的、与外保温系统配套的外墙专用腻子刮对基底找平封闭。

三、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导致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情况下最容易导致建筑外墙出现裂缝的原因就是墙体自身出现裂缝和外墙抹灰层出现裂缝等。在建筑工程中,出现这些裂缝情况,必然会导致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现象。并且由于建筑工程外墙出现渗漏问题时,会严重的影响到建筑的外观和质量以及使用寿命。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我们必须对建筑工程外墙渗漏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从预防开始做起,从而有效的减少建筑工程中的外墙渗漏现象。通过对建筑外墙渗漏的深入研究,并且对建筑工程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相信读者对建筑工程中外墙防渗漏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可以预见,将来的建筑工程中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一定会更加成熟,从而使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得到提高。

上一篇:不停电跨越110kV及以上电力线路施工存在问题及... 下一篇:探讨深基坑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