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团是跑团,DND是DND

时间:2022-06-26 10:18:25

在这个世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旁人眼里或许就是一群奇怪的家伙,他们总是坐在一起念念有词,说演戏不是演戏,说游戏又不全像游戏,嘴里说着一些常人听不明白的名词,手里捧着厚厚的书、一堆纸笔,还有各种各样没见过的骰子。这个游戏叫跑团,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叫“龙与地下城”,而且我没想到的是,我会结识并加入到这样一个团体之中,并有机会写下这些东西,确切地说,是整理关于天津渤海团的这些点点滴滴。

一个下午

渤海团的成员们最初之所以能开始跑团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产物,是源于一个朋友随口说的一句话。那是2004年夏天的下午,原定的娱乐计划突然落空了,一群人无所事事地,无聊而又不甘地坐在一起,突然一个朋友说:“不如我们来玩DND吧。”“那是什么?”“就是龙与地下城。 ”“我知道,我听说过,然后呢?”“……”

虽然在场的没一个人玩过这个游戏,甚至没有人比较系统地了解过这个游戏,可这个宝贵的下午不能就这么荒废。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很多时候人的创造力会在突然间被逼迫到一个新的阶段。DND固然没有见过,但RPG电子游戏总还是玩过的,《博德之门》 总还是见过的。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第一次跑团就这样在这种本就存在和不断创造的困难中开始了。

现在在想来,那次的团真是很奇特,就连模组也根本算不上是模组,硬要往高层次点说也不过就是下个副本罢了。当时的城主(DM)Koasir这样回忆那次难忘又有几分诡异的“第一团”:“我做的怪物理论上来说,PC们是根本打不死的,那时还没有AC的概念呢。从第一次带团我就没蹂躏过PC,所以我就说自己天生就不是一个喜欢蹂躏PC的DM嘛,以后不要冤枉我。”

骰子是跑团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不同的跑团系统会用到不同的骰子,就DND的世界来说,20面骰子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当时别说这种特制的20面骰子,就连个6面骰子,众人一时都翻不出一个来。于是就造就了渤海团历史上唯一一次,也是城主Koasir经历的唯一一次使用13面骰子来进行判定的跑团经历。你问哪来的13面骰子?扑克牌。

现在不想去回忆那个下午的所谓“跑团”在如今看来是多么的惨不忍睹,因为实在也没人记得或者说想去记住太多细节。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次跑团又是非常成功的,因为这突发奇想的跑团经历激发起了大家对这种游戏的兴趣,也就是从那个原本无聊的下午、那次驴唇不对马嘴的“跑团”开始,桌面角色扮演游戏(TRPG)这种游戏形式在天津这个小小的圈子里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当然知道跑团其实本该叫“桌面角色扮演游戏”(TRPG)又是后来的事情了。

起承转合

热情虽高的玩家们却一时还是不得其法而入,最初的规则只能是靠Koasir通过网上查到的只言片语自己汇总起来,那个时候TRPG的概念普及度远远不如今天(其实今天也比较小众,只能比较来讲),网上能查到的资料也非常有限,这就又给了渤海团的众人们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能查到的就记录下来,查不到的就自己编纂,渤海团的玩家们从小说、游戏、电影、漫画、动画以及任何可能有所联系的地方,充实手中的规则书。

“虽然我们都知道很烂,但那也是我当时能找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最初的这套规则我们用了近一年。”城主Koasir这样评论渤海团最初使用的那套充满想象元素的规则书,“现在想来,我们跑团重情节轻战斗的风格,也和使用这套规则有关。毕竟谁能真的编出一套像DND一样严谨的规则来啊,所以当时基本上就是只跑故事跳过战斗了。”虽然当时号称是在玩“龙与地下城”,但事实上大家真正使用的规则却更贴近“剑世界”的设定和规则。毕竟在找不到太多美国人的跑团资料时,《罗德斯岛战记》 成了最佳的参考作品。受其影响,直到现在,Koasir的带团风格依然充满了“剑世界”的味道。

就从那时候开始,每周活动一次的渤海团开动了,而手中那份不时增加、修改着的规则书也就被使用了一年多。

慢慢的,自创规则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玩家们在跑团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情况,模棱两可的规则叙述和判定使得许多必须分出个一二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放在现在来看就是由于规则的模糊,导致PC在游戏中无所适从,而城主由于要过多地解释规则层面的问题,从而被牵扯很多原本不必要浪费的精力。但当时是没有人明白原因的,大家只是觉得这个一开始还觉得很有趣的游戏慢慢变得没什么意思了,变成了只是因为习惯而参与的固定活动,而且越发趋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就这样结束吧”,在这个念头产生的时候,挽救这个跑团小团体的人毫无预兆地出现了。

重现生机

“她并不是以救世主的姿态降临的,只是以新人的身份开始加入到渤海团活动里来的。”Koasir回忆当时的情景这样说到。

谁规定完成挽救大任的人一定要三头六臂,威猛无比,背后有翅膀,头上顶光环呢?作为一名跑团新人,这位无意中扮演了拯救者角色的女玩家的ID叫“树上的男爵”。现在或许很多圈子里的朋友会认识这个名字吧?但是当年绝对是一届新丁。其实这种情况一点也不新鲜,在平时的朋友圈子里,大家都或多或少地尝试参与过渤海团的活动,那些喜欢这个游戏又有条件经常参与的人不断加入,而那些不喜欢或者没有条件经常参加的人陆续离去,过了很久才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团体。“男爵”本人之前对“龙与地下城”的了解也委实不多,但是她却认识当时天津的很多资深跑团玩家,也正是因为这样一条渠道,渤海团的玩家们才开始接触到了同一座城市里其他的跑团人群,也才第一次拿到了标准的DND规则书。到了这个时候,自力更生、半猜半蒙的自创规则书终于到了该最后一次合上的时候,渤海团才正式跑起DND规则了。

与此同时,Koasir通过新结识的跑团圈子里的朋友找到了DND网上世界的门户。即使在今天想来那也是个最让人怀念不已的时代,那是大法师塔还灯火通明的时代,那是最深地下城还没有崩塌的时代,那是苹果园 还没有被封印到异位面去的时代,那是一个每天都能撞到网团 的时代,那是一个每时每刻都有勇者等待新冒险的时代。在那些充满传说和回忆的地方,渤海团的玩家们真正开始学习DND规则,看到一个又一个把规则书当圣经般背诵的人物,做出一张又一张令人匪夷所思的人物卡,当然也膜拜了一个又一个教主,或许这也应该算是一种成长吧。

创造世界

使用正式DND规则后的第一个团,前后跑了三年左右的时间,期间也跑出了几个还算鲜活的人物,完善了世界的设定。随着时间的流转,有些人加入了进来,有些人又走了出去。渤海团的活动还在继续着,虽然无法达到最初的每周一次,每次八小时,但也没放弃,就这样慢慢地一直坚持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渤海团也接触了很多不同的跑团系统,剑世界、COC、QIN……但是或许因为最初的机缘决定了今后的选择,直到今天DND仍然是他们的主要内容。

规则虽然已经标准化,但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却没被一同标准化,就像国内很多持续时间较长的跑团群体一样,渤海团也在多年的跑团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世界——安列布罗斯大陆。从大陆地图、地理种族、人物典籍、神祗恶魔到传说神话、历法节气、礼节风俗,甚至精灵文字和语法,很多早期玩家的角色都成了后来故事中的NPC人物,在跑团之余,听起这些现在看来NB无比的NPC角色,当年的种种囧事也成了如今渤海团的一大乐趣。比如威震一方的魔法大师当年是怎么在街头靠变戏法混口饭吃,高高在上的领主大人当年怎么时运不济只能顺走人家的马……难怪经常也会遇到有人感叹,当年我没想过自己会变成这样啊!

依靠DND规则来建立,又几乎完全脱离DND设定来游戏。创造自己的世界,并在其中不断书写新的故事,就像一本故事书,边翻看边撰写边感悟。无论是正在参加还是曾经参加的人,这本书上都会留下他的身影,留下他的故事,留下那些值得纪念的回忆。

最后,Koasir和他的朋友们发现,跑团是跑团,DND是DND。

上一篇:旅法师营地·依尼翠,威胁潜伏其间 下一篇:烧钱网络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