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体下阅读教学的新走向探索

时间:2022-06-26 10:04:22

不同文体下阅读教学的新走向探索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文体的价值属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的确,文本的文体不同,作者在创作文本时的材料选择、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风格也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而这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阅读教学呼唤文体意识,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解构文本,才能真正感受到文本的价值。

一、散文题材:紧扣情感脉络,不断深入文本

散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题材,最大的特点在于“形散而神不散”。在小学教材中,散文基本以丰富的情感为主,在文本语言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情愫和真挚的情感价值。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着文本中的“神”引导学生拨开语言文字,真正走进课文的情韵之中,感受作者寄托在课文中的情思。

以《桂花雨》这篇课文为例。一位教师让学生初读课文后以自身的感性认知得出阅读后的直接体验,不同的学生说出了不同的感受:“香”“甜”“乐”。这是学生感性认知的结果,是学生阅读文本后的情感基调。寻找到这样的基调,也就扣住了散文教学的基本纲领。

当然,散文教学不能止步于学生内心的机械体验,不能停留于这种感性的认知层面,而要沿着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深入。在教学中,这位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一、五、六自然段,思考这些段落写到的花香,思考所包含的作者情感,最终将文本之思绪指向浓郁的乡愁。

面对散文,我们可以引领学生经历这样的体验历程:整体把握感知、埋下情感基调、开掘内部情韵、巧妙随文练笔。这样的设计契合了散文的基本特性,同时也迎合了学生的认知需要,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二、小说题材:依循情节发展,化烦琐为简洁

在小学生的视野里,小说最大的价值在于生动的语言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对于从小爱听故事的小学生而言,故事的情节发展是推动他们阅读小说的重要源动力。但小说的元素不仅仅在于故事情节发展,更在于情节发展中所独有的价值思考和情感蕴藉。因此,在教学小说过程中,教师可以依循故事发展,采用对话聊天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小说的语文思维之中。

例如六年级《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篇构思精巧、情节自然的小说。一位教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没有按部就班进行教学,而是敏锐地意识到第三人称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特点,即小说中的人物对发生的事情并不知情,而读者却全盘通晓。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从内部人物和读者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角感悟课文。这样,小说内部人物的关系、情节的生动、结构的巧妙、语言的灵动,甚至是蕴含在内部的主题价值,就在不知不觉中凸显而出。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了重点,优化了结构,提炼了主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写景状物:体悟核心词语,破解教学难点

在小学阶段,写景状物类的课文占有较大的比重。教学这类题材时,教师要做到删繁就简,紧扣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从而巧妙自然地突破教学重点。

例如《雾凇》这篇课文,就是典型的具有文艺气质的科普说明文。其最大的难点,在于雾凇形成的科学原理以及作者是如何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准确介绍的。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部分时,从课文中抽取出了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词语,让学生在诵读、默写、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复述大意。接着,从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感知总分描述结构,并从分写中的每一句话的内在关系上感知作者描述过程中的逻辑联系,同时也在语言环境中获取了更多的说明方法,轻松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四、说理题材:辨析事例属性,聚焦表达特色

说理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不是重要的文体,但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学生思维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他们在交流沟通中已经逐渐意识到说理文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对文中所列举的事例有自己的思考。说理文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与提升,在中高年级适当接触和了解说理文,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教学《说勤奋》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搜集对比文中的几个事例。一位教师在执教这种类型的议论文时,抛出了一个别具匠心的问题:这几个事例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为什么议论文中的事例描写显得简洁,而记叙文中的事情却写得如此具体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让学生陷入对文本题材特点的深度思考上,进而明白议论文选用的事例,注重的是性质与真理,而不在于其细节。据此,教师顺势引导,相同的事件在不同文体的需求下,应该采用不同的价值思路进行描写,从而契合不同的写作意蕴。

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学习议论文,对于议论文基本的论点、论据等重要信息,已经不再陌生。如果教师还在这样的机械层面纠缠不清,势必影响学生对说理文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因此,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的教学力求在相同的面孔中开掘出不同的价值内涵,从而引导学生走进议论文的世界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对文体意识的培养,多从不同的文体特点入手,帮助学生走进文本的内蕴世界,从而引发学生养成关注文体属性、聚焦言语形式、感悟表达特色的习惯,真正让阅读教学走上一条高速通道。

(江苏省张家港锦丰中心小学)

上一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下一篇: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