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指导 确保高效

时间:2022-06-26 08:34:44

科学指导 确保高效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不是简单的第二遍重复,而是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重组,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并对主干知识进行强化巩固,澄清易混易错点,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真正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进入二轮复习阶段,对高三学生具体的学法建议是:坚持以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基本思想为核心的专题复习为基础,以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分层训练为主线,突出以下几个要点:

一、 突出基本内容的基础训练

部分学生考分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特别是对一些自然地理知识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不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记忆多、联系少、缺少拓展性的思维。二轮复习要求学生注意把握考点本身的知识体系,学会根据知识体系来组织答案。做到主干知识系统完整、脉络清晰,对知识点能完整明确的提取,才能够应对试题的变化。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过关训练,从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辅导学生完成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学生对基本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加准确。

二、 突出空间判断能力的分层训练

专题复习要注重学生空间概念的构建,以专题复习来引领区域地理复习,重点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注重地理环境多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区域地理知识要做到适当的拓展,选择不同能力水平层次的训练题,进行地理空间判断能力的分层训练。训练要有计划,训练目标、训练时间、弥补措施等都要周密安排。

三、 突出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强化

地理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的提高是高三学生复习阶段最主要的目标,此项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学生对各种地理图表解读方法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本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不同的知识内容,涉及的地理图像不同,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方法也不相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配合学生对特殊的地理图像的学习,进行辅助教学和相应的训练。在教学训练中,要加强对训练难度的把握和控制,教尤其要对地理图像、能力要求以及知识点与难度之间的关系要有良好的调控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将地理信息难度从小到大,有梯次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逐步掌握和熟悉,以配合达成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各个步骤。同一类型的地理图像在同一学习步骤中,涉及不同知识点时,也应呈现不同的地理信息的难度层次,教师就要在学生学习某个知识内容的初期、中期、后期阶段,采用同一知识点、不同类别的地理图像,利用不同难度的地理信息配合训练,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对地理信息的综合性加以控制,有针对性地展开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四、 突出学生答题规范的训练

二轮复习阶段,在联系和考试中学生失分的重点是非知识性方面的问题造成的,比如,答题不规范,答题时采用的地理语言不科学,缺乏有序性,学生对试题中的信息判定或者空间定位不准确,导致回答问题不完整,或者答案要点有缺漏。所以,二轮复习阶段应加强对考生答题技巧和答题能力的培养,讲清解题思路和答题要求;重视解题过程中的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注意审题中的细节,找出关键词,明确已知条件和需解决的问题,答题时书面语言要规范、通顺,不写错别字。要注意启发诱导,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读题、审题能力,最好每堂课都安排一道主观题训练,课堂上要让考生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让学生明确:准确审题是前提,寻找中心词是关键,观点结合材料是基本,规范答题是保障。

复习的中后期,要恰当做好“会做”与“得分”的关系,适当安排一些限时的解题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还要及时了解班级整体在复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学法上问题和情绪上的波动,要适时适当的予以调整和辅导,以确保复习工作的有序和高效。

上一篇:实验设计中的重复落实 下一篇: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