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混搭2010

时间:2022-06-25 09:48:03

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混搭2010

2010年9月11日晚,随着索菲亚・科波拉摘得金狮奖,第6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落下帷幕。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是相对缺乏亮点的一届,无论红地毯上的星光还是入围影片的影响都是如此。这也是倡导融合、混搭以及年轻化的一届电影节,主流商业片与小众艺术片在竞赛单元平分秋色。华语电影则获得了表面上的风光,实质上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混搭+年轻+女性+重口味

2010是电影小年,之前戛纳电影节的选片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缺少大牌导演与重头作品的情况下,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一方面强调年轻化――竞赛单元入围导演的平均年龄仅有47岁。另一方面,组委会在入选片目上也力求某种平衡。

商业类型片在今年威尼斯的竞赛片目中占据了更显眼的位置。邀请类型片参赛其实是近年来三大电影节的一个趋势,比如香港电影《意外》就进入了去年威尼斯的竞赛单元。今年威尼斯走得更远――如徐克这样的资深导演出现在竞赛单元中并不意外,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这样的纯商业电影入围竞赛就比较让人惊讶。相比之下,竞赛单元中的另一部华语片《夹边勾》则代表了典型的欧洲电影节品味。

商业与艺术的混搭是今年威尼斯的一大特色,比如三池崇史虽然是日本著名的cult电影导演 ,但他这次参赛威尼斯的《十三刺客》其实是一部日本本地的主流商业大制作。不过在最终的奖项归属上,威尼斯还是保持了偏好文艺作者导演的既有品位,索菲亚・科波拉的《在某处》(Somewhere)最终摘得大奖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也算是个补偿,2003年她的成名作、品质优异的《迷失东京》(Lost in Translation)在威尼斯甚至没能入围竞赛单元。

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中的女性比例比较高,算上最终获得金狮的小科波拉,本届电影节竞赛单元中出现了3位女导演。“地平线”单元(Horizons)的开幕片则是法国女导演凯瑟琳・布雷亚(Catherine Breillat)的《睡美人》(Sleeping Beauty)。不过,更多的女性导演并未给威尼斯带来更多温柔,相反今年不少入围作品的尺度都偏大。比如开幕片、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的《黑天鹅》(Black Swan)以及文森特・加洛(Vincent Gallo)的《水中的承诺》(Promises Written in Water) 等片都是及暴力程度较重的作品。后者在这方面已有“前科”,其2003年的作品《棕兔》(The Brown Bunny )曾因尺度在戛纳引发论战。

华语电影今年在威尼斯也颇为风光。其实不难发现每到电影节缺片子的时候,威尼斯的艺术指导马可・穆勒( Marco Mueller)总会拉来一堆华语片助阵。今年除了两部参赛片,参展的华语片还包括刘伟强执导的《精武风云・陈真》、 关锦鹏的《用心跳》,获得终身成就奖的吴宇森也拿来了他与台湾新人苏照彬合导的《剑雨》。杜琪峰的《夺命金》则因为未能按时完成而跳票。华语电影今年在威尼斯的销售成绩也很不错,《剑雨》之前已经把北美、英国的版权分别卖给了韦恩斯坦和狮门公司。在威尼斯期间,负责该片海外销售的 Fortissmo 则卖出了法、德、韩以及拉美地区的版权。徐克《狄仁杰》的海外销售情况也不错。

除了中国,亚洲电影整体今年在威尼斯也比较引人瞩目:越南导演陈英雄改编的《挪威的森林》可谓是竞赛单元最吸引眼球的作品之一。韩国导演洪尚秀的《玉熙的映画》则是地平线单元的闭幕片。翻拍的韩版《英雄本色》 同样受到了一定关注。不过从最终结果看,亚洲电影仍然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表面风光的背后,摇旗呐喊的戏份更重。

3D方面,华语地区首部3D恐怖电影、彭氏兄弟执导的《童眼》( The Child's Eye 3D)在电影节上正式展映。恐怖片大师清水崇也拿出了日本的首部3D恐怖片《战栗迷宫》(Shock Labyrinth 3D)。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亚洲主要的电影市场,日本对3D电影的热情似乎不太高,当地的影院、设备商目前还是更看重体育比赛与演唱会的3D 转播。这两部率先吃螃蟹的亚洲3D新片在电影节上获得的口碑也不太理想。不过从今年威尼斯的情况看,北美以外的3D 电影实践,很多都走出了好莱坞家庭娱乐片的既有套路,从喜剧到艺术片都有尝试。今年的电影节也继续推出了关于3D的论坛和奖项――不用说,得奖的又是《阿凡达》,以及梦工厂动画的《驯龙高手》。

另一方面,虽然亚洲电影比往年更为抢眼,但本届电影节的主角还得算是美国电影。之前缺席了戛纳的美国影人此次大批来到威尼斯,总共有13部作品入围电影节,6部进入竞赛,其中以科波拉、阿罗诺夫斯基等业已成名的年轻一辈导演为主。主场作战的意大利声势也不弱,有6部电影入围竞赛,其中4部都是与法国的合拍片。而法国则有7部电影参赛,另16部入围电影节其他单元,这23部影片中有18部都是跨国合拍。这也见证了目前欧洲电影内部更紧密的合作趋势。

一个时期的终结?

威尼斯的海浴饭店(Grand Hotel des Bains),这家1902年开业的饭店自电影节首次举办起就是威尼斯的象征之一,经典电影《魂断威尼斯》(Death in Venice) 和《英国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也都曾在这里拍摄。不过在今年的电影节后,这里将会被改建成一座豪华公寓。另一个地标变化是, 电影节着力打造的新主场电影宫(Palazzo del Cinema)目前建设得颇不顺利,竣工日期又要推到2012年。2008年以来,威尼斯电影节的预算逐年削减。由于资金不足,今年的电影节也取消了开幕酒会等烧钱环节。

相比其他老牌电影节,威尼斯一直是一个以秀场气氛为主的电影节,更偏向于通过明星吸引媒体和曝光率。不过相比往年,今年电影节的星光要暗淡不少,倒是评委会主席昆汀・塔伦蒂诺喧宾夺主地制造了不少新闻。但这似乎并未影响到观众们的兴趣。事实上,今年电影节的门票收入较去年大幅提升17% ,参加电影节的媒体数也比去年增长了4%。在经济情况整体尚未完全回暖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在难能可贵。

这并不意味着目前威尼斯面临的压力在减小。相比其他电影节,威尼斯的不利之处在于缺少专门的市场交易环节,在举办时间上又夹在戛纳和多伦多等主要电影市场之间。今年威尼斯与多伦多之间的竞争已近白热,前者的日程是9月1日-11日,而后者则安排在9月9日-19日。因此很多片子都选择了两头跑,比如刘伟强的《精武风云・陈真》就既是威尼斯的开幕片之一,同时也是多伦多电影节的开幕片,这造成今年两个电影节入围片目重合较多。

多伦多电影节背靠幅员辽阔的北美市场,这一点对很多外语片都具有吸引力。此外,不同于威尼斯等老牌电影节,多伦多并不强调首映要求,因此其往往能够吸引到大批影片,近两年来到多伦多的电影都超过了300部。一些有卖点的电影往往都选择先在威尼斯首映,制造影响,然后再顺势前往多伦多宣传卖片。比如今年入围竞赛的《巴尼的人生》(Barney's Version),这部由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领衔的加拿大电影就选择了先威尼斯后多伦多的路线。

就好莱坞的情况而言, 虽然经济危机的阴影正在渐渐散去,但大片厂的态度仍在持续变化。近来的一个趋势是具备明星效应的影片开始对电影节态度转淡,正如一位好莱坞高层所说――“如果我们的电影一上来足够吸引眼球,那么或许就用不着电影节带来的曝光率。”其实威尼斯今年原本属意的开幕片是《美国人》( The American ),该片明星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在意大利一向人气高涨,不过最终还是由于制片方不同意推迟在北美的首映时间以满足电影节的首映要求而作罢。毕竟对于此类电影来说,主战场还是在北美。同样,大卫・芬奇( David Fincher)的新片《社交网络》( The Social Network)最终也拒绝了威尼斯,而选择了纽约电影节作为首发地点。对于这样一部规模更小的文艺片来说,纽约等媒体重镇的影评反应至关重要。对于主创们来说,去威尼斯就意味着一轮长途飞行外加连续几天跟各路媒体的车轮采访,确实也有些让人望而生畏。

面对新的竞争与变数,威尼斯也在竭力求变,这一点从选片中就可见一斑。此外,今年的电影节也创纪录地选择了3部开幕片:《黑天鹅》、《精武风云・陈真》外加罗伯特・罗德里格兹(Robert Rodriguez)的《弯刀》(Machete)。 另一方面,“地平线单元”今年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变革,该单元完全放开了对入围作品规格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无论是2分钟的数字短片还是4个小时的纪录长片都能参与其中。组委会希望此举能希望吸引全球各地更多的视觉艺术家,为新一轮的发现新人运动奠定基础。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威尼斯今年已经走过了78年、67届的历史。这也是连任两届电影节艺术总监的马可・穆勒掌舵的第七个年头,当初正是他的上任把威尼斯带出了低谷,不过这位中国电影的老熟人已经表示其在2011年合同期满后不会再寻求连任。对于如今的威尼斯来说,或许真的是一个时期走到了终点。

上一篇:“无奖叫座” 下一篇:TVB遭反垄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