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禽绿脓杆菌病诊治技术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06-25 06:24:54

对禽绿脓杆菌病诊治技术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 文章客观分析了禽绿脓杆菌病的传播特点,受感染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等,并在自己多年工作经验基础上给出了防治的措施和体会,对其他地区治疗该病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禽绿脓杆菌病传播;症状;病变;诊断;防治

本病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传染病,随集约化养禽业的发展,其发生率逐渐上升,甚至在一些地区连绵不断地暴发,成为危害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疾病。

一、传播

绿脓杆菌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水、正常畜禽体表、上呼吸道及肠道中,也容易从死胚及新生雏体内分离,尤其在雏鸡肠内容物中常见。鸡的绿脓杆菌感染发病率较高,特别是雏鸡感染多发。初生雏多为败血症,死亡率常为20%~60%。以5~10月份多发。诱因为环境污染、潮湿、饲养密度过大、长途运输、啄癖,以及脐带感染或为混合感染,尤其常发生在雏鸡注射疫苗以后。绿脓杆菌还可经卵壳入侵,造成孵化率大幅度降低,死胚和弱雏增多。

二、症状

1.败血型

发病急,死亡迅速,可发生于出壳雏,表现急性经过,短期内可大量死亡。潜伏期1~2d,病程2~3d,可长达14~15d。最急性的未见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的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厌食或不食。体温升高至43'C以上。羽毛蓬松,粗乱无光泽,两翅下垂,闭目,流泪。结膜充血、出血,化脓,有于酪样物。口、鼻流粘液,甩鼻,张口呼吸,后期腹式呼吸。拉稀粪,呈黄白色、淡黄绿色、灰白色或红色水样,有的带血丝。泄殖腔周围粪泻,有的水肿,外翻,有出血点。皮肤出现烂斑或痂皮,局部水肿,如眼睑、鼻、口角、冠、肉髯等处,或化脓、溃疡及结痂。胸腹部水肿,腹部膨大,严重时水肿蔓延至翅下、两腿内侧、颈部及颔部。后期生长发育受阻,多皮屑,脱毛,肉垂色紫。有的倒地、颤抖,运动失调,极度消瘦,头颈抽搐,衰竭死亡。

2.关节炎型

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逆立,闭目呆立,跛行,脚软,以跗关节着地主要特征为跗、跖、趾关节明显肿胀发红,且一侧性居多,爪干燥。

3.眼型

精神、食欲不振,羽乱,站立不稳,喜卧,流泪,眼睑肿,角膜炎,结膜炎,重者角膜下形成黄白色纤维素性结节,角膜混浊,以致单或双目失明。终因采食困难而死亡。

4.脑炎型

败血型常同时表现脑炎,或关节炎、眼炎。为全身性菌血症,并非单一的脑炎。

三、病变

1.败血型

初生雏卵黄吸收不良,呈水样污黄色或黄绿色,有的粘稠或呈豆腐渣样。部分雏脐炎,皮下水肿、胶冻样淡绿色或黄染,可见散在性出血或出血斑。颈、胸、大腿的肌肉透明化、水肿,并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条状出血。腹部膨大者腹水增多,呈绿色而混浊,腹壁色绿,有的胸水色红。口腔有多量粘稠液,粘膜有出血点;严重者喉头有豆粒大、黄绿色的干酪样物阻塞喉头及气管,颚裂两侧有干酪样块状物,舌面有粟粒大脓疱疹。鼻孔、上呼吸道有粘液,严重者鼻孔被脓块阻塞。气管充满粉红色泡沫样液体,粘膜呈淡红色。肺充血、出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少数有化脓灶或局部坚实,或多处有紫色实变区,或散在粟粒大黄绿色斑点,兼有紫黑色小出血斑。气囊混浊、粗糙、增厚,有灰白色斑点。心包膜混浊,或有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积液,色淡黄,心外膜有出血点,心冠脂肪呈胶冻样水肿,心耳瘀血,心腔扩张积血,心肌水肿、色淡,有灰白色点状坏死灶,心内膜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肝肿大、质脆,呈土黄色、深红色、暗红或暗紫色,表面有出血点及灰白色或灰黄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点,少数表面有纤维蛋白絮状块附着,切面血汁浓稠。胆囊肿大,汁墨绿色成淡绿色。脾有时肿大、质脆,有出血点或瘀血斑、坏死灶。肾瘀血、肿大,色浅淡,输尿管积灰白色尿酸盐。胃肠呈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有的消化道病变却不明显。有的空、回肠内容物色粉红、较稀薄,盲肠扁桃体出血,直肠及泄殖腔充血、出血。个别的法氏囊呈化脓性坏死、肿大,内积水样液体,囊壁菲薄,外观有斑纹。胸腺充血、萎缩。脑膜水肿、增厚,实质有出血点,呈粉红色,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血管怒张、充血。股骨中段骨髓呈灰红色,病程长的呈暗紫色。

2.关节炎型

关节肿胀,关节囊液增多并混浊;足底部肿胀,切开内有浆液。

3.眼型

眼睑皮下水肿,眼角膜混浊、增厚,角膜覆盖纤维素性干酪样结节;眼结膜充血、出血,化脓,眼球被脓汁覆盖。实质器官无异常变化。

四、诊断

根据症状、病变及传播情况等,可作初步诊断。实验室诊断:

1.取死禽心血、肝、肺及皮下水肿液,接种于普通肉汤、普通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或麦康盖琼脂平板等培养基,于37℃恒温箱中培养18~24h,观察菌落的特征和颜色。菌落呈蓝绿色,可初诊为该菌。

2.动物试验取24h肉汤培养液,腹腔接种健康雏鸡,每只0.2mL,设立对照。从试验死鸡的心、肝等器官分离到该菌,可确诊。

与类似病症鉴别:①缺氧: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常因孵化室通风不良而导致缺氧,雏鸡出壳困难或不能出壳。雏鸡出壳后不吃不喝,1~5d内大批死亡,死亡率可高达100%。公鸡母鸡都出现死亡,病爪干瘪。而绿脓杆菌只有母鸡发生,公鸡正常(因为一般只有母鸡注射马立克氏疫苗)。②雏鸡脱水:雏鸡由于在出雏器内时间过长、长途运输以及育雏高温低湿等原因,可引起雏鸡脱水,表现为病爪干瘪,体轻,羽毛发干,多为单侧性肾脏肿大,有尿酸盐,个别鸡会出现内脏痛风。3~5d内可引起1%~5%的死亡率。③雏鸡水中毒:雏鸡由于长途运输等原因可引起雏鸡脱水,饮水时出现部分雏鸡暴饮而引起水中毒。剖检可见皮下有胶冻渗出物,肠道水肿,腹水。本病可造成1%~5%的死亡率。

五、防治

1.治疗

因有耐药菌株,所以须以病变脏器的组织匀浆,或以绿脓杆菌纯培养物作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用作治疗。

2.免疫

应用从本场分离出的菌株制备灭能菌苗,可有效控制和预防本病。

3.综合措施

加强种蛋与孵化环境的卫生管理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种蛋每小时捡一次,并立即用福尔马林薰蒸消毒,种蛋库每晚薰蒸一次。加强孵化室、孵化机、出雏器、育雏室的消毒工作。可用百毒杀(药液温度35'C~40C左右)给出壳捡出后的雏鸡消毒,将其羽毛喷湿,再放入经消毒过的出雏器或孵化器内烘干,然后进行马立克氏病疫苗注射,每注射100只鸡更换一个针头,以防感染细菌。当雏鸡转入育雏害后,每天用百毒杀(药液温度同前)消毒二次,直至20日龄,以控制绿脓杆菌感染,同时注意保暖防寒、防湿,密度合理,防止应激因素。

上一篇:浅析渎职侵权犯罪轻刑化特点、成因及对策 下一篇: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