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浅谈

时间:2022-06-25 05:43:52

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浅谈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班主任,应该担负起管理学生的重大责任,这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班级的管理工作,通过各种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主要围绕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技巧进行探究和分析,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教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丰富教学模式

班主任不仅是高中教学课堂中传授知识的核心力量,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榜样,所以,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性。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喜欢模仿教师,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班主任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小事影响学生,例如,看到垃圾,教师应该弯腰捡起来,为学生做好榜样,这样学生以后不仅会学习教师,还会发自内心地将班集体当做自己的家去爱护,在班级中团结同学,在值日的时候认真仔细,恪尽职守。同时,学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应该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工作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培训教师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加强教师对新时期教育的认识,树立新的教学思想,从而丰富教育管理模式。在培训完成之后,学校应该针对培训进行考核,考核的成绩要与教师的职称挂钩,对于表现好的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不认真对待培训任务的要进行惩罚。在培训之后,班主任要将新时期的管理方法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利用新颖的方式提高管理效率,融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协同家长,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交流

为了搞好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还应该在课后继续开展落实,这也是班主任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课余时间,班主任应该善于与学生友好相处,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主动找他们谈心,了解学生的情况,然后尽教师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学生。通过这样的帮助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困惑,还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更加信任和敬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想让教师更加关注自己,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寒暑假是最大的假期,教师可能会对学生的管理比较疏忽,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管理工作的衔接性。因此,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电话、微信或者是QQ等一些比较简单快捷的通讯方式联系家长,这样不但能够使教师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还能使学生的家长对学生更加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感情变化,积极配合教师管理学生。通过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管理还能够排解学生内心的压力和困惑,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心无旁骛,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班主任要巧用赞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缺点,谁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学生也是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看重学生的优点而忽视了缺点或者是只看到缺点,埋没了优点,教师应该正确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断发展和强化学生的优点,补充和纠正学生的缺点。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看重一些学生身上的缺点,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就会过分批评学生,使学生畏惧教师,甚至出现心理阴影。这样的教学副作用过大,会严重威胁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上,经常会有课堂提问的环节,当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对不对都应该认真倾听,这代表了教师的一种态度,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同时,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可以毫不吝啬的表演学生,树立学生榜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也不要直接批评学生,要先学会鼓励学生,然后再委婉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能使学生虚心接受错误并改正,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教师这样的鼓励,不但能尊重学生,还能使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满足,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扬长避短,查漏补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当今社会的教育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尤其是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其工作的效率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应该顺应时代潮流,顺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除此之外,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新一代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启洲.基于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5).

[2]梁依斌.用爱的清泉浇灌学生的心灵:高中班主任工作感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6).

上一篇:情感化设计在网页应用界面中的应用 下一篇:教师如何促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