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6-25 04:10:59

例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15

音乐欣赏课过于枯燥乏味,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教育体系,其赋予了音乐教育全新的观念与方法,不但遵循了音乐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同时还很好地契合了儿童音乐心理发展的规律,基于此,我们开展了验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了某小学2个平行班的96名学生作为教学实验对象开展了教学实验。运用文献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以《小星星变奏曲》的教学为例,对照班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班的学生的教学具体如表1所示。

二、结果与分析

1.结果

我们比较和分析对照班学生与实验班学生在教学实验前后音乐欣赏能力的差异情况,进行了t检验。分析发现:针对两班学生音乐欣赏平均成绩的t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01,是小于0.01的。这说明在教学实验结束之后,两个班学生的音乐欣赏平均成绩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

2.分析

首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中,很多任课教师所采用的都是“手把手”或者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都是模仿、照做和重复,以至于学生的主体性被忽略,不利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但是奥尔夫教学法却完全不同,奥尔夫教学法强调的是通过音乐学习来唤起学生创造的潜在本能,满足学生的自发需要的教育思想。

其次,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有助于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任课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一味地强调学生是否掌握了自己讲解的内容和知识,是否掌握了某一首欣赏曲子等,从而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压力,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就更是无从谈起。但是,奥尔夫教学法却认为音乐是人的本能的一种需要,音乐欣赏应该是享受快乐的过程,相对于音乐欣赏知识和对某一首欣赏曲子的熟练掌握来说,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更需要的是心理和环境的宽松与自由。因此,在利用奥尔夫教学法来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时,任课教师不会要求学生怎么做,也不会要求学生模式化地跟着做,而是通过具有引导性的提问或者是语言提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感觉。

第三,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记忆音乐能力和理解音乐能力的提升。在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时,需要将乐曲利用图谱的方式来加以呈现,图谱中通过各种图形所表现出的高低起伏的旋律能够形象、直观地再现音乐的主题,使得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上一篇:巧用开放式教学,构建全新化学课堂 下一篇:明确训练目标注重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