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时间:2022-06-25 02:30:19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摘 要:高中化学实验课是对化学课堂所讲内容的验证过程,在实验课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的整个流程,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其对课本知识概念的理解。文章将通过对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一是就高中化学实验的基本理念和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二是主要分析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方法。最终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能够为广大教育同行提供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设计实施

高中化学实验和化学课堂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教学模式。化学实验课是对教学活动中已知的定律或者概念进行验证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高中化学课要求突出对化学实验的探究,在化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参与。因此,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就显得意义重大。根据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仍然以在课堂上灌输知识的教学为主,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高中生要面临升学的巨大压力而不得不放弃对化学实验课的探究。因此,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条件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迎合新课改教学理念

新课改中的核心理念就是呼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以往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将知识尽可能地传授给学生,往往在一节课上会讲满45分钟,留给学生自我反思和练习的时间很少,而有时候化学实验课会被占用进行自习。这时,教师需要放下自己的课堂主导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在化学实验课上利用实验来进行解释说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2.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教学

如果在化学课上教师不和学生进行互动,会导致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且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来自教师的引导。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从而形成一个和谐向上的化学课堂。

二、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方案

1.提出探究实验主题

在化学实验课上,首先需要明确实验主题。教师一般的教学步骤包括提出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讲解―操作提示―实验安全须知这几个步骤。之后学生自主按照实验课的标准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有可能会发现问题,这时教师再讲解,就会使学生豁然开朗。比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时,教师在课堂上会给学生氧化还原反应公式:还原剂+氧化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其中的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的是还原反应;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根据这个公式和原理,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元素之间的化合价对比进行组合。在铁和铜的置换反应中,发生的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还可据此得到一系列的置换反应,只要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

2.实验探究过程

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根据自己所观察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过程发生的变化,进行相关的练习和拓展,另外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知识概念。比如在进行“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实验原理为以下反应公式:

在这个公式中,由酸和醇生成乙酸乙酯,其中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如果加入过量的乙醇,在反应中会不断蒸出生成的产物和水,促进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为了能使乙醇生发减少,在实验中可以利用分馏柱进行分馏。在这个实验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加入不同配比的酸和乙醇来观察可逆反应的进行方向。在生活中,人们之所以会将醋和酒放在一起调味,这也是因为应用了在炒菜过程中两者发生反应会生成具有清香味的乙酸乙酯。

3.归纳总结

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需要就实验现象、过程步骤和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和归纳总结,也就是学生对化学实验课程结果的一个直观体现。在总结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觉得吃力,因为其对知识整体的认知和把握能力不足,此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阐述,之后再进行概括,便可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整体。

化学是基于实验的学科,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袁小朋.高中化W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新课程(中学),2013(5).

[2]刘振峰.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创新式人才[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7(11).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

上一篇:甘南本土民歌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渗透浅探 下一篇:论环境责任保险的强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