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时间:2022-06-25 01:56:39

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别人都说这个班的学生喜欢作怪,我看这个班的家长更怪。前些天,我本打算和小乐的家长好好谈谈,商量一下怎样帮小乐把物理成绩赶上来。不料他妈妈到学校后居然劝我说:“老师,我知道你很有责任心。不过,我的孩子我自己知道,你别白操心了,他真的不是读书的料……”你看,这哪像一位母亲该说的话?再说说昨天,小勇故意把钢笔墨水甩到窗帘上,我把他妈妈找来,当着家长的面把小勇批评了一顿,并要求他把窗帘带回家洗干净。我话音刚落,他妈妈就对我说:“小勇把墨水甩在窗帘上,让我们洗可以,不过,这块窗帘上只要有一个墨点不是我们小勇弄的,你就得让那个人跟我们一起洗!”你说,这算什么事?在我刚接班第一周,一位同事带来了他在社会上很有名气的大姑姐,她说孩子不懂事让我多照顾点。原来她家孩子正是班上的小霸王,平时就坐不住,从未认真听过课,不是打这个,就是把那个人的东西碰坏。家庭更有特色,这家人每天一味地玩,玩来了钱,也玩到了名气。我理解她说的照顾,就是家长忙于玩,忙于应酬,没时间管孩子,让我给看着,管严点。第二天我把这个孩子调到往前一点的座位,他回家不写作业,我就利用课余时间让他补,遇到不会的我就给他讲,打人我就让他向人家道歉,教育他与同学和睦相处。结果一周后孩子妈妈找我了。说道:“我们认为你细心,又有爱心,才把孩子交给你教的,可你又是给孩子调座,又让孩子向别人道歉,这不是侮辱我家孩子吗?这不是让我家孩子受气吗?我们家孩子可不能让别人给欺负,你想教育也不能批评,只能哄,再说,你让孩子写那么多作业,是加负,我告你,你就得下岗,知道不?我在社会上混这么多年,可以说不呼风也唤雨了,对我孩子的态度你掂量着点。”当时我木然了。知情的同事劝我说:“你别上火,他家人就这样,仗着家有几个钱,霸道惯了,以后就别管他家孩子了。”

那夜,我彻夜未眠,这种威胁令我心寒,这种无形的社会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可寒心归寒心,当班主任的又怎么能让一个孩子掉队,于是我开始了反复的琢磨,一方面努力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离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苍白无力的),一方面又挖空心思地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力求用赏识法,抓住孩子的心。

开始家访时,孩子妈妈很不欢迎我,那脸色难看呐!我真是发怵!但我还是硬着头皮以一位母亲的身份和他们谈起家常,向他们渗透习惯是大事的思想。想使家长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最关键的是,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后来见我不是来告状,态度又诚恳,渐渐消除敌意,脸色也渐渐好起来。可是我也发现指望他们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那是不现实的,不过他们表示把孩子交给我教育了。

寻找孩子闪光点的行动更是不易,我都佩服这个孩子了,18岁的孩子不怕批评,不接受好言哄,每天的行为竟没一点可以当正面材料的。怎么办,本想通过闪光点做文章,但找不到啊,无奈,我只好说谎。一天早自习,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这个孩子说:“老师昨天听你妈妈说,你还照顾生病的妈妈呢,真是孝顺的孩子,老师就喜欢孝顺的孩子,更相信孝顺的孩子是遵守纪律的孩子。”在他脸上我看到一丝笑容,我一看有门,在物理课后,我又悄悄地对表现和平时没多大差别的他说:“老师看到这节课你比以前听课认真了许多,要是你以后课上能回答对一个问题,老师就给你发奖品,加油!”他毕竟是孩子,一夸就高兴了,连续两次善意的谎言,他有了一点改变,于是我就经常夸他,经常以朋友的口气和他谈心,还降低标准地为他发奖,孩子渐渐地开始学本分了,后来还主动问物理题,他说他想得个奖状回家,我则不失时机地向他提出更高要求,让他帮助别人,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当他拿回家第一张奖状时,他的妈妈又来学校了,这回她乐得嘴都合不上了。从那以后,这名家长不但不再找麻烦,相反遇事总是鼎力相助。又替我找逃学的学生,又帮我劝导家长,放手让孩子学习过集体生活。

几句善意的谎言,几份廉价的奖品,一张简单的奖状,改变了一个孩子的行为,争取到一位特殊家长的支持和认可,我真的很欣慰。我也立即决定对全班学生都因人制定得奖标准,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能教这个班是一种缘分。但说实话,当了十年老师,这是我目前接过的最让人头疼的班。班风差、成绩差,上进心不强,整个班级看起来像一盘散沙。我们都知道响鼓当使重锤敲,整顿风纪,刻不容缓。我需要获得家长的信任、理解与支持。要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进步,信任、理解并支持老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也绝非一日之暖。整整一个学期,家长们亲眼见证了我的努力和学生的进步。当有护短的家长抱怨我对他的孩子不够温柔时,不少家长会站出来为我说话:“我们的孩子回来都说,老师是批评他们,但老师更关心他们,他们都不觉得老师凶。”

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成绩提高了,班风有所好转,在期末家长会上,我的发言刚结束,教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掌声。想起接班后的第一个家长会,我印象特别深刻:教室里,虽然每一位学生的家长都到齐了,但我却感觉不到一丝热切的气氛。会上,家长们有的低头抽烟,有的织毛衣。家长会犹如一潭死水。那段日子里,缺乏信任、理解与支持,是我与家长之间无法达到有效沟通的最大原因。今天,面对这迟来的掌声,只有我知道它背后的意义,也只有我知道,为了它,自己曾经历了一场怎样的艰难战役。我相信人都是向真,向善的,只要你用心去浇灌,总有一天会开出美丽娇艳的花朵。

家长可以很“可恶”,但也可以很“可爱”。产生这两种极端表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这件事里,家长们从最初的冷漠到最后的热情,这其中不过也就是理解与信任的作用。它与老师的付出成正比,与学生的成长成正比,与老师跟家长的成功沟通次数成正比。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学生,他的身上也会有一些细微的闪光点,等待老师用放大镜去将它放大,关心不要分三六九等,不管他多“皮”,学生毕竟是学生,老师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份真诚的关爱,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难得的信任,都会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呵护每一颗善感的心。

上一篇:天生善良 第5期 下一篇:“铁血”“怀柔”两相宜